期刊正文


提高信息技术教师幸福指数的策略探究

 

【作者】 董文华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伏龙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提升自我幸福指数,就需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同时还应有较强的学科教学整合能力,才能让自己在实践工作中感受到工作的快乐,从而在良好心态的调节下体验到存在感和幸福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幸福指数;提高
  不知怎么的,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教师感受不到工作的快乐。说到信息技术教师,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百事通”:打字员、电教辅助员、电脑维修员、网管……不错,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往往是处于一种既被“利用”又被“冷落”的尴尬地位,好像许多地方都少不了你,而成绩与荣誉又远你而去,这让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感到非常尴尬和无助。这种情况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觉得幸福指数越来越低。在倡导教师减负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走出这样的困境呢?如何做一个幸福的信息技术教师呢?只靠等待是看不见曙光的,只有在教学上和学校信息化建设有所作为,才能够在学校中有地位,提升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幸福指数。
  一、调整心态,在爱岗敬业中做幸福的信息技术教师
  我始终相信,一个有进取心的老师不会不幸福,一个始终学习着、思考着、研究着、实践着的老师不会不幸福。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除了忙碌,还需要抬头向前看。既然选择做了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就要努力调整好心态,爱这份工作,并把它当成你的事业。目前,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出成绩的也大有人在,怨天忧人总是消极的。作为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努力从以上几个方面打造自己,使自己能更好的适应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适应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我们应该“在其职,谋其位”,踏踏实实地把这份工作做好,实现自己的个人和社会价值,成为学校信息技术领域的佼佼者,从而提升自我幸福感,提高幸福指数。
  二、加强知识学习,在创新教学模式中做幸福的教师
  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信息技术的特点之一就是知识更新快,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就要适当超前地学习一些新的技能,这可是“吃饭”的基本功。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新课标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可以说前途一片光明,但道路是曲折的。现在信息技术课程地位得不到足够重视的情况下,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地尝试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必然要有更多的付出、更多的牺牲,才能取得优秀的教学成绩。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对自身学科知识结构的不足之处进行补缺和提高,陶行知说过:“我们做老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我们要学会抓住各种时机,通过因特网等去主动地搜集、整理资料,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师还应利用假期及时充电,积极走出学校去聆听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取经”回来及时揣摩、领会、实践,并在学习中改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形成灵活多变的教法,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在新课改的道路上,坚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构建出符合新课改所需要的一套独特的创新教学模式,努力上出组织有章法、教学有内涵、课堂有情趣的信息技术课,推动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就感,从而提高自己幸福感。
  三、提升信息素养,培养学科教学整合能力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没有较强的信息素养是不行的,而且有了这种素养,还要有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力。目前,信息技术教师只能为其他学科教师开展课程整合提供低层次的技术操作帮助,没有达到能够进行指导和设计的高度。在这种背景下,要为其它学科教师所认同和尊重,信息技术教师就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能够为其它学科课程策划和设计出各种高质量的信息化教学。现代教育提倡每位教师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但由于我国教育信息技术化的实施时间不久,致使不少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使用方法知之不多,有的甚至毫不了解。而信息技术教师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之处,应该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同事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比如教他们做一些课件,进行简单的计算机维修培训等,让你的同事能在自己的帮助下逐步掌握信息技术,对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来说,这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最起码其他老师通过培训,自己能够独立使用简单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兼任电脑维修打字员等的现象就会慢慢消失,信息教师所显示出的作用性随之加强,幸福感也就提升了。
  四、寻求发展动力源泉,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教师要从为学校信息化服务方面并提升专业发展:即是大力开发教学信息资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信息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学校信息化的发展大趋势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路不是变窄了,而是更加宽广了。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寻求自我发展的动力源泉,进一步培养自己的信息化系统规划能力和管理能力,协助校领导为学校的信息化发展布局,制订计划。比如学校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深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打造、学校校园网和计算机的维护等,如果把它们看成是“副业”不乐意去干,那实际是大错特错了,谁说这些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和业务的提高没有促进作用?干好这项工作正是你大展身手的最好机会。有句话说得好:“有能力才能有作为,有作为才能有地位!”当你在这些方做出成绩的时候,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开拓者,自然会成为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心中的“香饽饽”,幸福感也就油然而生。
  参考文献:
  [1]韩忠月,提高教师幸福指数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
  • 【发布时间】2019/5/12 18:47:39
  • 【点击频次】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