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起步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在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我们应加强学生作文兴趣培养,使之乐于在听、说、读中获取素材、模仿写法,在老师的赏识激励中获得作文成功感。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起步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平台。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谈写色变”,害怕作文。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起步作文教学的不良影响是其中重要原因。常说说得好,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没有好的起步作文教学,学生就不能从中感受到作文的乐趣,更体验不到作文的成功感,故而在作文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就是苦和累。
在小学阶段,起步作文我们大都认为是从三年级起,这个作文阶段,我们就称为习作教学的起步阶段。虽然新课标把一、二年级的写作称之为“写话”,但实际上仍是写作。而到了三年级,就称之为作文了。所以,我们说起步作文大多指是三年级开始的作文。作文难,起步作文更难,对于农村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语言表达能力远不如城里的孩子强,有的学生连说一句完整的话都很困难。那么,农村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怎样起步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探究和尝试。
一、用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的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失去兴趣,再好的训练也是枉然。因此,三年级习作教学应把激发学生的兴趣放在第一位。怎样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呢?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将习作训练的目标、要求存储于心,并外化成有趣的活动、有味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或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学习表达,不知不觉地接受表达训练。如教学《记一次有趣活动》这个作文时,刚开始,我并没有让学生鲜明地感受到今天是习作课,而是带着学生出了教室,来到学校操场上,我说想和同学们玩故乡鹰抓小鸡的游戏,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我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我说我想让同学们当一回“摄像机”,记录下游戏中的精彩画面,游戏后讲给老师听。学生开始了有趣的游戏,又注意观察了活动的过程,游戏结束后,学生争先恐后的要将看到的讲给我听,并且很顺利地完成了此次习作。
二、加强说听读训练,促进学生写作
语文能力中,听说读写能力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其中一项就可以带动其他项。因此,在培养学生作文能力中,我们通过加强听、说、读等训练,就可实现写作能力的培养。因为听、说、读,既可以搜集信息,为我们写作提供素材,又可以从信息中习得写作方法,指导我们写作。
(一)加强听的训练。听的方法有多种,我们可结合语文教学开展指导,比如我在语文活动课的时候总是让学生听录音带里的故事、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听爸爸妈妈工厂里的事,听爷爷奶奶买菜的事。为了教会学生在生活中竖起自己的耳朵,做一个善听的人:鼓励学生走出家门,让她们和自己的同龄人一起玩耍交流;推荐同学收听新闻联播;让同学自己走进菜场,感受来自菜场的叫卖、吆喝声……甚至请同学们聆听来自大自然的不同声音:小鸟的叫声,刮风、下雨、打雷的声音,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记忆。这样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运用到各种来自不同方面的活泼的语言。
(二)加强说的训练。说和写是表达思想的两种形式。说是写的基础,说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又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能有条理、有中心、有重点地说明自己的意思;能语言通顺,内容正确。说的时候这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最好能够一一交代清楚了,使那些听的人能够听出个内容来。
(三)加强读的训练。古言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加强读的训练,有利于从学生规范的文本中习得写作技巧和方法。虽然小学生作文基础不强的背景下,不知如何去习得写作方法,但可以仿,抓住小学生模仿能力强这一特征,在阅读教学时,遇到好的描写,不论是句子还是段落,都可以让学生模仿说、模仿写。
在起到作文阶段,加强听、说、读的训练,有了这一基础的夯实,学生在起步阶段就有了更扎实的基础,自然水到渠成,效果明显。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练习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在起步作文教学时,我们常采用的方法就是先说再写,比如先让学生说说家里发生的事情,在会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写,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先说再写的训练,使我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也了解不同学生表达水平的差异,也能帮助学生纠正语病。凡是经过口述过的作文,学生的作文质量明显提高。
三、用赏识激励学生写作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我们对学生习作,特别是三年级起步作文,一定要慎重对待,我们既要看到学生习作中的缺点,更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和放大学生的一段通顺的句子,一个用得准确的词语,一个没有错误的标点符点等,给学生鼓励。长期这样,学生就不会把作文当作苦事,一种负担,而会主动去写心中的事。
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低年级抓起,特别是起步阶段。教学中,我们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教师应着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只要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能够坚守那份真,那份实,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将别有洞天,生机盎然!
参考文献:
[1]陈永军,农村小学作文起步教学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
[2]张艳,小学作文起步阶段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2018年。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起步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平台。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谈写色变”,害怕作文。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起步作文教学的不良影响是其中重要原因。常说说得好,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没有好的起步作文教学,学生就不能从中感受到作文的乐趣,更体验不到作文的成功感,故而在作文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就是苦和累。
在小学阶段,起步作文我们大都认为是从三年级起,这个作文阶段,我们就称为习作教学的起步阶段。虽然新课标把一、二年级的写作称之为“写话”,但实际上仍是写作。而到了三年级,就称之为作文了。所以,我们说起步作文大多指是三年级开始的作文。作文难,起步作文更难,对于农村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语言表达能力远不如城里的孩子强,有的学生连说一句完整的话都很困难。那么,农村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怎样起步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探究和尝试。
一、用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的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失去兴趣,再好的训练也是枉然。因此,三年级习作教学应把激发学生的兴趣放在第一位。怎样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呢?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将习作训练的目标、要求存储于心,并外化成有趣的活动、有味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或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学习表达,不知不觉地接受表达训练。如教学《记一次有趣活动》这个作文时,刚开始,我并没有让学生鲜明地感受到今天是习作课,而是带着学生出了教室,来到学校操场上,我说想和同学们玩故乡鹰抓小鸡的游戏,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我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我说我想让同学们当一回“摄像机”,记录下游戏中的精彩画面,游戏后讲给老师听。学生开始了有趣的游戏,又注意观察了活动的过程,游戏结束后,学生争先恐后的要将看到的讲给我听,并且很顺利地完成了此次习作。
二、加强说听读训练,促进学生写作
语文能力中,听说读写能力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其中一项就可以带动其他项。因此,在培养学生作文能力中,我们通过加强听、说、读等训练,就可实现写作能力的培养。因为听、说、读,既可以搜集信息,为我们写作提供素材,又可以从信息中习得写作方法,指导我们写作。
(一)加强听的训练。听的方法有多种,我们可结合语文教学开展指导,比如我在语文活动课的时候总是让学生听录音带里的故事、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听爸爸妈妈工厂里的事,听爷爷奶奶买菜的事。为了教会学生在生活中竖起自己的耳朵,做一个善听的人:鼓励学生走出家门,让她们和自己的同龄人一起玩耍交流;推荐同学收听新闻联播;让同学自己走进菜场,感受来自菜场的叫卖、吆喝声……甚至请同学们聆听来自大自然的不同声音:小鸟的叫声,刮风、下雨、打雷的声音,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记忆。这样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运用到各种来自不同方面的活泼的语言。
(二)加强说的训练。说和写是表达思想的两种形式。说是写的基础,说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又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能有条理、有中心、有重点地说明自己的意思;能语言通顺,内容正确。说的时候这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最好能够一一交代清楚了,使那些听的人能够听出个内容来。
(三)加强读的训练。古言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加强读的训练,有利于从学生规范的文本中习得写作技巧和方法。虽然小学生作文基础不强的背景下,不知如何去习得写作方法,但可以仿,抓住小学生模仿能力强这一特征,在阅读教学时,遇到好的描写,不论是句子还是段落,都可以让学生模仿说、模仿写。
在起到作文阶段,加强听、说、读的训练,有了这一基础的夯实,学生在起步阶段就有了更扎实的基础,自然水到渠成,效果明显。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练习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在起步作文教学时,我们常采用的方法就是先说再写,比如先让学生说说家里发生的事情,在会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写,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先说再写的训练,使我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也了解不同学生表达水平的差异,也能帮助学生纠正语病。凡是经过口述过的作文,学生的作文质量明显提高。
三、用赏识激励学生写作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我们对学生习作,特别是三年级起步作文,一定要慎重对待,我们既要看到学生习作中的缺点,更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和放大学生的一段通顺的句子,一个用得准确的词语,一个没有错误的标点符点等,给学生鼓励。长期这样,学生就不会把作文当作苦事,一种负担,而会主动去写心中的事。
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低年级抓起,特别是起步阶段。教学中,我们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教师应着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只要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能够坚守那份真,那份实,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将别有洞天,生机盎然!
参考文献:
[1]陈永军,农村小学作文起步教学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
[2]张艳,小学作文起步阶段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2018年。
- 【发布时间】2019/5/12 18:49:29
- 【点击频次】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