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怎样构建智慧型语文课堂

 

【作者】 楚治云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程家集学区丰大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智慧型课堂是对学生其他智慧与能力的培养,以及对智慧型课堂氛围的创设。教师通过运用多种方式营造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智慧学习,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将“智慧教育”“智慧培养”“智慧发展”的理念贯彻到课堂中去,促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具智慧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智慧型课堂;自主成长;方法;措施
  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生命成长、充满活力的平台。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一堂好课要充满和谐,包括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思与悟、知与行的和谐,让学生体验和享受语文的魅力,获得愉悦与灵性,彰显个性与活力。这样的语文课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具体来说,构建智慧型语文课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必须超越知识技能,张扬个性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所以语文课堂不能缺少智慧,缺少思想,不能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如果语文教学只是让学生记忆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难精神的培养,那么问号的消失就标志着智慧火花的熄灭。技能也不等于智慧,被动的机械的操练,学生品尝到的只是枯燥的痛苦。语文课堂里权威的声音、统一的答案,抹煞了无数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内心体验。所以语文课堂要成为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学生要有思考的自由,要有说话的自由,要有抒情的自由;教师要放弃“话语霸权”、“情感霸权”、“”价值霸权。教师要学会感动地读,学会忘我地与课文融为一体,与课堂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智慧。教师的使命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关心知识背后的东西,那就是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是学生心智的觉醒,智慧的成长。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超越知识和技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自主学习,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
  二、必须激励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学生的智慧不是教出来的,或是几句言语所能给予的,而是他们在自己的语文实践中,在他们的自主学习、情感体验、探究发现中逐渐生成的。所以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让课堂充满智慧。
  1.让学生在多读中感悟,自主品味语言。古人云:“书读百变,其义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才能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达到自由地阅读。
  2.鼓励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阅读,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阅读并非全是个人的事,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伙伴的交互作用,在相关内容的理解,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学生是在独立感悟和合作探究学习的探索过程中加深理解,自主读书,真正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
  3.进行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兴趣。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所以,对学生回答问题要采取鼓励、引导、点拨、开窍评价。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到诚恳、中肯,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学生学得轻松了,有趣了,精彩了,课堂就成了学生整个学习活动的策划中心和表现自我的舞台。
  三、必须关注课堂动态,关注学生
  1.语文教学不是简单完成预设教案,而是要善于驾驭动态生成。课堂教学的主体是一个个富有生命活力而又与众不同的“人”,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具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生成的特点,课堂的复杂多变对教师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它的动态生成又可以创造出许多精彩的瞬间。所以,教学的着眼点,不是草草完成预设的教案,而更应关注课堂动态,关注课堂上的学生。
  课堂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课堂创造与开发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而“生成”的教学不但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课堂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课前的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生成提供条件,鼓励生成。简洁清晰的教案设计,更有待于学生在积极的智慧体验中得以丰富,让他们在各自个性化的思维碰撞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
  2.机智处理课内问题,诱导学生积极探索思考。在语文教学中,优秀教师突出地表现出对学生有超乎寻常的敏感性和感受力,善于突破教学常规,善于用不寻常的手段,便捷高效地机智地处理课内问题,彰显出较为高超的课堂教学机智,妥贴恰当地处理教学突发事件,顺势而为地诱导学生积极探索与思考,巧妙有效地帮助学生对重点、难点进行深入理解,自然流畅地启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生动愉悦地诱导学生步入人生智慧的魅力境界。
  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能够从尴尬中捕捉契机,化平庸为精彩,化腐朽为神奇,奏出和谐的育人旋律。课堂上学生的独特见解、学生的精彩回答、学生的创新思维等都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对世界的独特感受,也是十分丰富的、可贵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的教学资料。善于在课堂上捕捉学生这些智慧的火花,我们教师便可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课堂。
  语文教学,不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经历、去体验感悟、去创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师应在课堂上及时捕捉、整合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热情,这样会收到几许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的体验。既然师生彼此是学习的伙伴,是“教学相长”,那么,教师就不要设计过多的技法,“过多的技法”的结果只能是去“套”学生,只能是千方百计把学生往自己的“圈子里”赶。一个高素质的老师应该跟着学生走,以学定教,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理念,用自己的经历去面对学生,是我们去“配合”学生,或者说是师生合作。教师只有忘记自己,与学生共舞,才能真正地拥有自我。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真正做到这些,才能构建学生自主成长的智慧型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王万锋.师生互动激发小学语文课堂开满智慧之花[J].学周刊,2014(2)221:227.
  [2]费秋林.浅议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J].上海教育科研,2015,4(3):92-93.
  [3]林秋枫;;浅谈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9期.
  • 【发布时间】2019/5/12 18:51:56
  • 【点击频次】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