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就应走出传统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这是我们课改的目的,也是我们一线老师的追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导;课堂教学
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就是要把新课改已经取得的实践成果应用于现目前的语文教学中,以便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传统语文教学,由于观念滞后,方法简单,模式跟不上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故而在促进学生参与,取得良好学习效果方面起不到实质性作用,这样就造成语文教与学都是“少、费、差、慢”了。而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求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师生在互动中形成双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实现高效教学,从而落实“让学生人人获得良好语文教育”的目标。下面,我结合这几年的实践,谈谈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学。
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他们主体性发挥建构作用的着力点。我们知道,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或者仅对经历过的事物有一定印象。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不够仔细,缺乏生活体验,知识的积累较为贫乏……由于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部分课文时,对其中重难点的理解以及文章的内涵仅仅是停留在老师的讲述上,久而久之学习便成为一种机械的被动接受,学习兴趣荡然无存。而信息技术的介入,有效地改变了这种状态。信息技术能很好地支持声音、图像等媒体信息,达到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目的,特别是通过集成的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更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与老师共同建构。
二、创设活动识字教学情境
情境策略是新课标中倡导的重要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主体性,增强教学启发诱思性。在语文教学中,识字是一大难点,不仅任务重,而且枯燥乏味,严重影响着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在汉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儿童爱表现的天性,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为学生创设活动识字教学情境,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以激发识字兴趣。如开展班级绘本故事读书会,在低年级汉字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阅读《快乐识字童话绘本》,利用绘本故事中的精彩、有趣的故事和引人入胜的图画作为桥梁,让孩子们在自然的阅读中了解中国传统汉字的造字规律,积累丰富的词汇,了解很多有趣的知识。再如让学生做小老师,不但给了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还教会了其他同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三、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开展审美教育
罗丹大师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这一目标的落实,有利于在语文课堂中提升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作为一线老师,语文教学中的美,就在我们精彩的课堂学习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题材,是由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美的物交织而成,课文的这些美感都是以形象为载体展现到小读者跟前的,不仅具有插图美,而且语言美,文中还具有结构美、形象美和意境美。教学中,我们在挖掘这些美的因素的过程中,可运用色彩鲜明的图画,形式多样的表演的直观手段与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相结合等多种途径,形神兼备,创设教材所描绘的富有美感的情境,学生不光是靠耳朵听,靠眼睛看老师的演示,而且以老师的“情”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促使他们用“心眼”去学习。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也能实现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这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不曾注重的,效果极不明显。而在新课标背景下,我们老师有意识地去挖掘、去教育、去培养,学生自然就能从中受益。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还能让学生主体性更充分的发挥,提高教学效果。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在新课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也曾风靡。但了取得好的效果,我们需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调控。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放羊式”。尤其是探究合作学习更讲究这一点,不仅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还需要人数适宜,搭配科学,组织得当,这样的小组合作利于激发兴趣,引发思维火花,形成竞争机制;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交际能力。二是需要激励竞争。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讨论,则显得更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如教学《长征》一诗时,为了凸现探究性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果。课末设疑:中国工农红军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历尽艰险,深受世人称颂。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世人怎么称颂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探求欲引发出思维火花的碰撞,此时此刻合作探究的主动性立即产生。不多久,各小组的代表纷纷举手,踊跃发言,有的绘声绘色地讲述红军爬雪、过草地的动人故事,革命信念是战胜自然界险阻的法宝;有的声情并茂地描述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沪定桥的伟大壮举,表现出红军所向披靡、势不可挡的英勇气概;有的表演《金色的鱼钩》把老班长护送三个病号走出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情景展现出来,告诉我们老班长是红军的杰出代表……各种新奇的学习效果都产生于小组的每位同学,真正实现共同探究学习、共同提高探究能力,做到优势互补。
总之,新课标是语文教学的方向标,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出现了空前的激情和活力;践行新课标,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精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此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除了老师拥有丰富的语言基础外,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7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导;课堂教学
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就是要把新课改已经取得的实践成果应用于现目前的语文教学中,以便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传统语文教学,由于观念滞后,方法简单,模式跟不上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故而在促进学生参与,取得良好学习效果方面起不到实质性作用,这样就造成语文教与学都是“少、费、差、慢”了。而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求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师生在互动中形成双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实现高效教学,从而落实“让学生人人获得良好语文教育”的目标。下面,我结合这几年的实践,谈谈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学。
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他们主体性发挥建构作用的着力点。我们知道,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或者仅对经历过的事物有一定印象。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不够仔细,缺乏生活体验,知识的积累较为贫乏……由于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部分课文时,对其中重难点的理解以及文章的内涵仅仅是停留在老师的讲述上,久而久之学习便成为一种机械的被动接受,学习兴趣荡然无存。而信息技术的介入,有效地改变了这种状态。信息技术能很好地支持声音、图像等媒体信息,达到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目的,特别是通过集成的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更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与老师共同建构。
二、创设活动识字教学情境
情境策略是新课标中倡导的重要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主体性,增强教学启发诱思性。在语文教学中,识字是一大难点,不仅任务重,而且枯燥乏味,严重影响着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在汉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儿童爱表现的天性,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为学生创设活动识字教学情境,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以激发识字兴趣。如开展班级绘本故事读书会,在低年级汉字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阅读《快乐识字童话绘本》,利用绘本故事中的精彩、有趣的故事和引人入胜的图画作为桥梁,让孩子们在自然的阅读中了解中国传统汉字的造字规律,积累丰富的词汇,了解很多有趣的知识。再如让学生做小老师,不但给了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还教会了其他同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三、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开展审美教育
罗丹大师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这一目标的落实,有利于在语文课堂中提升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作为一线老师,语文教学中的美,就在我们精彩的课堂学习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题材,是由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美的物交织而成,课文的这些美感都是以形象为载体展现到小读者跟前的,不仅具有插图美,而且语言美,文中还具有结构美、形象美和意境美。教学中,我们在挖掘这些美的因素的过程中,可运用色彩鲜明的图画,形式多样的表演的直观手段与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相结合等多种途径,形神兼备,创设教材所描绘的富有美感的情境,学生不光是靠耳朵听,靠眼睛看老师的演示,而且以老师的“情”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促使他们用“心眼”去学习。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也能实现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这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不曾注重的,效果极不明显。而在新课标背景下,我们老师有意识地去挖掘、去教育、去培养,学生自然就能从中受益。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还能让学生主体性更充分的发挥,提高教学效果。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在新课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也曾风靡。但了取得好的效果,我们需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调控。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放羊式”。尤其是探究合作学习更讲究这一点,不仅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还需要人数适宜,搭配科学,组织得当,这样的小组合作利于激发兴趣,引发思维火花,形成竞争机制;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交际能力。二是需要激励竞争。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讨论,则显得更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如教学《长征》一诗时,为了凸现探究性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果。课末设疑:中国工农红军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历尽艰险,深受世人称颂。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世人怎么称颂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探求欲引发出思维火花的碰撞,此时此刻合作探究的主动性立即产生。不多久,各小组的代表纷纷举手,踊跃发言,有的绘声绘色地讲述红军爬雪、过草地的动人故事,革命信念是战胜自然界险阻的法宝;有的声情并茂地描述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沪定桥的伟大壮举,表现出红军所向披靡、势不可挡的英勇气概;有的表演《金色的鱼钩》把老班长护送三个病号走出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情景展现出来,告诉我们老班长是红军的杰出代表……各种新奇的学习效果都产生于小组的每位同学,真正实现共同探究学习、共同提高探究能力,做到优势互补。
总之,新课标是语文教学的方向标,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出现了空前的激情和活力;践行新课标,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精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此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除了老师拥有丰富的语言基础外,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7年。
- 【发布时间】2019/5/12 18:53:06
- 【点击频次】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