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作者】 刘 庆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古罗镇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学科学习的关键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通过注重所教知识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想适应、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不同的成功体验机会、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和引导等举措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一、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运算能力,是其它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是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它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培养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对事或物无兴趣,自然不会去理会它,更不会用心做或去关注它。小学生年龄处于7~12岁年龄段,该阶段是小学生各种兴趣爱好培养的关键阶段,在这一年龄阶段,老师应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所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非常重要。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举措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小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课程,才能在兴趣的驱使下展开更多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本身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理论的讲解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也有很多小学生对数学课程有着厌学情绪,这时教师就要注意采用新鲜的、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
  (一)注重所教知识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想适应。
  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所教知识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如果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适应,学生学不懂,久而久之必然打击其学习兴趣。
  (二)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不同的成功体验机会。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对成功的体验,老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区别对待,并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这样所有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数学这一学科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所以说,循序渐进、激励优生和表扬后进生都是可行之策,每一名学生都会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来获得喜悦之情,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课堂抽问学生时,不能所抽问题不能太难,要估计学生能回答,待学生回答正确后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即使回答错误也不能嘲笑讥讽学生,也要肯定他回答问题的勇气和态度,让每个学生体验到老师、同学的肯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和引导。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和争强好胜的特点以及荣誉感,所以,在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来加以表扬,特别是,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这样表扬学生,“你具有学习数学的天赋,只要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数学家!”这样就会使得学生们不断保持学习兴趣。
  (四)组织形式多样的趣味性课堂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首先是重视直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小学一年级“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自制一些小工具,这样课堂上玩耍的过程中就学会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学习变得直观化和简单化;其次,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尽量将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中间穿插一些数学知识,并通过模型、实物等教具,配合游戏活动,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掌握新知识。在课堂外,应该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发展空间,因为小学数学学科本身以理解为主,只要在课堂上真正理解消化了,我们可以适当地减少家庭作业,毕竟在如此小的年纪搞题海战术实在不是一件痛快的事,为了保持学生在课堂中的热情和兴趣,尽量不要给学生的课外生活布下阴影,课外作业以质量取胜,适量的人性的家庭作业能够使学生对数学这一重要学科保持持久的正面的重视,所以我们在给小学生布置数学课外作业时,必须对题量和题型做细致的考察,归根到底,作业的意义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作为惩罚学生的硬性指标。
  (五)小学数学教学要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相对较低,理解力有限,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需要使用一定的教学策略让抽象的数学变得形象起来,这样学生才能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学习起来也更加有激情、有活力,效率也更高,效果会更好。如果数学老师在讲课中,将生活中的一些小例子、小场景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并让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如,在学习“认识左右、上下、前后”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座位编号的方式,利用学生的座位编号并进行确认练习,学生在相互认识的互动中对左右、前后、上下形成认识,这样能够有效提高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小学生从心里喜欢数学、愿意学习数学知识。
  (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针对小学生注意力不持久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例如,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形式,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兴趣。这样既能让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持久,又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 【发布时间】2019/5/12 18:57:44
  • 【点击频次】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