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角下农村学校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采用多媒体授课、直播课、公开课以及网络课等基于互联网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资源是落实《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缩小城乡学校英语资源配置差距,提升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课程标准;电化教学;直播课;教学模式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要求“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新课标》强调语言学习过程,提倡采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这对于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农村学校英语教学改革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农村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城市学校的差距日益明显。特别是英语教学,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英语教育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
长期以来,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形成了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学与评价体系,英语授课多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笔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唯一标准,学生学英语主要是应付考试,听不懂、说不出,学到的是“哑巴英语”,更谈不上用英语去思维、认知新事物,培养自我发展所需要的创新能力,农村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与生源地为城市学校的学生在口语、听力等方面的差距非常明显,不能很快地适用大学阶段的学习,这种现象导致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饱受批评。
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现代教育手段配置不足的现象,即使是在一些信息技术条件比较好的学校,英语教师也仅在公开课、教研课或者是教学比赛时才使用信息化手段或者是网络资源进行授课,未能融入到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需要大量的原汁原味的有效信息输入。因此,英语学习的效果与学生接触、体验和运用英语的数量和质量成正比。从现实情况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时期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二、现代多媒体技术对于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目前,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取代哑巴英语的应试教育大势所趋。《新课标》(2017版)将英语教学划分为五个维度: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在具体教学中,任何一环的缺失都可能造成“短板效应”。
在农村中小学校,英语习得的社会环境、本土英语教师的学历层次、职业发展、外教等资源的引进、校本教研氛围与机制等短时间难以得到彻底解决,在这些方面与城市学校的差距很难缩小。从这个意义上讲,以网络、多媒体为载体的信息化教学可以成为提高农村学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捷径与突破口,对于改变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意义重大。
将现代网络技术与多媒体设备引入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使之成为传统教育方式的有效补充,可以具有众多显性特征。首先,计算机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技术可以营造更加真实的语言环境,打破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声像平台的引入和交互式的授课模式呈现出“立体教学”的特征,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需求,设计即有时代感,又符合英美国家语言特征、风俗习惯的教案和课程安排,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高效。如讲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时,教师可是结合课文适当从Discovery或者其它网络来源中选取世界各地典型的风景胜地的图片或者视频展示给学生,增强直观性,营造气氛把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吸引起来,使他们能快速地进入主题,并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些优势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现代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具有直观、生动、形式多样等特点,活跃了英语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高中乃至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以及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三、网络资源对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
《新课标》要求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既要包括语言知识传授、语言技能训练,又要将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知识介绍给学生。在网络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很快。英语书本内容往往不能适时做出调整。对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而言,这迫切要求英语教师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补充、整合,融入最新的信息元素进入课堂教学,丰富授课内容,提高语言有效信息输入量。
由于教学条件的制约,很多农村学校的听力课还停留在录音机播放磁带阶段,无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同样,口语课亦是如此,由于长期缺乏适合口语表达的社会环境,农村学校英语教师口语水平较低,特别是受方言的影响比较严重,英语发音与语调不够准确,诸如此类的问题借助多媒体教学与网络资源辅助教学可以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当前,各种网络教学资源库和交互式学习平台内容丰富,获取便捷,教师可以根据大纲要求和课程需要下载适合学生练习口语、听力的原版文字、音频、视频材料,常态化开设听力课、口语课,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教学与练习,及时校正学生的语音、语调。
此外,借助网络教学农村学校的学生可以在课堂内外学习各种优质的英语公开课、示范课、直播课,借鉴其他老师的先进理念与做法,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性。可以说,网络资源可以最大程度上弥补农村地区学校英语教师的水平差距,资源匮乏困境,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结语
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提高农村学校英语教学水平带来机遇,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学校“互联网教室”设备,如网络终端接入、投影设备、教学电脑、电子白板等的资金投入与技术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大英语教师的网络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使之成为“立体式”英语学习环境的构建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姜爱华(1969-),女,山东省平度市人,山东省青岛平度市马戈庄中学英语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关键词:课程标准;电化教学;直播课;教学模式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要求“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新课标》强调语言学习过程,提倡采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这对于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农村学校英语教学改革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农村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城市学校的差距日益明显。特别是英语教学,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英语教育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
长期以来,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形成了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学与评价体系,英语授课多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笔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唯一标准,学生学英语主要是应付考试,听不懂、说不出,学到的是“哑巴英语”,更谈不上用英语去思维、认知新事物,培养自我发展所需要的创新能力,农村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与生源地为城市学校的学生在口语、听力等方面的差距非常明显,不能很快地适用大学阶段的学习,这种现象导致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饱受批评。
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现代教育手段配置不足的现象,即使是在一些信息技术条件比较好的学校,英语教师也仅在公开课、教研课或者是教学比赛时才使用信息化手段或者是网络资源进行授课,未能融入到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需要大量的原汁原味的有效信息输入。因此,英语学习的效果与学生接触、体验和运用英语的数量和质量成正比。从现实情况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时期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二、现代多媒体技术对于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目前,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取代哑巴英语的应试教育大势所趋。《新课标》(2017版)将英语教学划分为五个维度: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在具体教学中,任何一环的缺失都可能造成“短板效应”。
在农村中小学校,英语习得的社会环境、本土英语教师的学历层次、职业发展、外教等资源的引进、校本教研氛围与机制等短时间难以得到彻底解决,在这些方面与城市学校的差距很难缩小。从这个意义上讲,以网络、多媒体为载体的信息化教学可以成为提高农村学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捷径与突破口,对于改变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意义重大。
将现代网络技术与多媒体设备引入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使之成为传统教育方式的有效补充,可以具有众多显性特征。首先,计算机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技术可以营造更加真实的语言环境,打破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声像平台的引入和交互式的授课模式呈现出“立体教学”的特征,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需求,设计即有时代感,又符合英美国家语言特征、风俗习惯的教案和课程安排,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高效。如讲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时,教师可是结合课文适当从Discovery或者其它网络来源中选取世界各地典型的风景胜地的图片或者视频展示给学生,增强直观性,营造气氛把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吸引起来,使他们能快速地进入主题,并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些优势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现代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具有直观、生动、形式多样等特点,活跃了英语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高中乃至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以及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三、网络资源对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
《新课标》要求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既要包括语言知识传授、语言技能训练,又要将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知识介绍给学生。在网络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很快。英语书本内容往往不能适时做出调整。对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而言,这迫切要求英语教师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补充、整合,融入最新的信息元素进入课堂教学,丰富授课内容,提高语言有效信息输入量。
由于教学条件的制约,很多农村学校的听力课还停留在录音机播放磁带阶段,无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同样,口语课亦是如此,由于长期缺乏适合口语表达的社会环境,农村学校英语教师口语水平较低,特别是受方言的影响比较严重,英语发音与语调不够准确,诸如此类的问题借助多媒体教学与网络资源辅助教学可以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当前,各种网络教学资源库和交互式学习平台内容丰富,获取便捷,教师可以根据大纲要求和课程需要下载适合学生练习口语、听力的原版文字、音频、视频材料,常态化开设听力课、口语课,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教学与练习,及时校正学生的语音、语调。
此外,借助网络教学农村学校的学生可以在课堂内外学习各种优质的英语公开课、示范课、直播课,借鉴其他老师的先进理念与做法,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性。可以说,网络资源可以最大程度上弥补农村地区学校英语教师的水平差距,资源匮乏困境,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结语
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提高农村学校英语教学水平带来机遇,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学校“互联网教室”设备,如网络终端接入、投影设备、教学电脑、电子白板等的资金投入与技术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大英语教师的网络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使之成为“立体式”英语学习环境的构建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姜爱华(1969-),女,山东省平度市人,山东省青岛平度市马戈庄中学英语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 【发布时间】2019/5/12 19:00:48
- 【点击频次】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