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

 

【作者】 程金凤

【机构】 四川省南部县第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21世纪以来,小学教育逐渐对学生的全面进步和综合发展越来越重视。现阶段的教育工作当中,不仅需要知识型人才,还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音乐教育的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节奏训练的发展更为重要,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农村音乐教育没有得到家长的足够重视,大多数教育者还是过分重视文化科目的教学。其中,节奏训练作为音乐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实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也一直是目前很多音乐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最后提出了几条建议。
  关键词:节奏训练;小学;音乐教学;应用效果;评价
  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价值观的塑造越来越重要,我国传统音乐的创作,在劳动中一步步取得进展,良好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作为小学音乐教学者,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手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天赋,让他们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不断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激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首先,音乐教育中的节奏训练有利于推动本民族音乐的发展。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地被提出。然而,在实际音乐教学的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教育观念模糊的现象,而且在教育模式上有很大差异。例如,素质教育是一个普遍的教育观念,对音乐教育没有明确的指导,因为我们理解观念、教育观念的差异,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程的意义不明确,甚至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音乐课程可有可无,忽视了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尤其在我国国家颁布新课程改革后,音乐教育工作也得到改革。虽然积极响应,开展了许多教育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但音乐教师职业素质难以解决。虽然新课程改革做出了许多实际改革,但由于传统音乐教师的影响力相对较大,造成很多改革措施流于形式,没有实现真正的教育改革。这样,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节奏训练音乐教育有利于推动本民族音乐的创新。小学音乐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应该注重创新。学生在选择音乐课程之后,教师应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传统的枯燥教育和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应该进行多模式的创新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不应该把所有的课程都变成集中式集体教学,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一起合作学习,更快获得良好的团队学习经验。同时还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之间相互纠正对方的发音错误,不断提高他们的音乐水平。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应用节奏训练的应用效果阐述
  2.1可以使得音乐趋于生动化。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上,许多老师仍然沿用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模式下,会让学生失去对于音乐的兴趣;音乐本来是一项在学习中娱乐的课程,但是传统教学手段下,不利于学生应用音乐娱乐身心。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合理应用节奏训练对于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尤为重要。其次,与其他传统型学科相比,小学音乐课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尤其是对于处于未成年时期的小学生而言,为此,要想保证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顺利高效的开展,就应该向教学中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重视节奏训练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应用。通过引导学生把握相关的节奏规律,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增强对于音乐课程的热爱,同时还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
  2.2有利于学新能培养。音乐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节奏训练的技巧和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此,学生才会敢于提出质疑,通过自己的思维,使得音乐发挥出更加高效的作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又是感知的过程,在感知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是灵活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来选择最佳的节奏,这也是发散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符合新课程改革下创新教学的基本理念。
  三、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
  3.1开展音乐小游戏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活动好动、好奇心比较强的阶段,对于新鲜的事物充满比较强的好奇心和兴趣,而这种好奇心和兴趣则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助推剂,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就当前的音乐教材来看,小学音乐教材中关于节奏方面的教学比较简单,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进行节奏训练时,可以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设计一些与节奏训练相关的小游戏,使得课堂训练更加有趣生动,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3.2感受生活中的节奏
  音乐节奏抽象性比较强,为了加强学生对于节奏的认识和理解,就需要音乐教师联系生活实际使其形象化、生动化。由于小学生身心特点限制,如果音乐教学过于抽象和模糊,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在学习《玩具进行曲》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展示自己带的小玩具,在展示的同时让学生跟着歌曲做相应的动作,“咚锵锵,咚锵锵,玩具快快来”让学生将自己的玩具拿出来并且把他们排排队,“小队伍排整齐,一个一个多么神奇向前进”让学生将自己的玩具随着音乐一起走一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跟着歌曲边唱边做动作。最后,教师从《玩具进行曲》的教学中引申到生活中的节奏,引导学生感受日常生活的节奏,感受音乐的魅力。
  3.3结合乐器进行训练
  节奏是指音乐中音的长短和强弱变化,不同的音乐作品都有不同的音乐节奏,而学习音乐作品就可以借助音乐节奏进行训练和学习。在节奏训练中,乐器发挥着巨大的辅助作用,由于每一种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乐器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并且根据乐器打击速度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需要小学音乐教师提高重视节奏训练。而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节奏训练则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重难点之一,这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节奏训练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节奏学习的兴趣。此外,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师还可以采用节奏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进而构建高效音乐课堂,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樱花.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方法分析[J].考试周刊,2018(22):170-170.
  [2]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华夏教师,2018(9):220-221.
  • 【发布时间】2019/5/12 19:02:22
  • 【点击频次】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