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作者】 陈建修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金坪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活动,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我的观点与做法:
  一、创造性地使用情景图、模拟实际情境,增加实际体验
  打开数学新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故事,憨态可拘的动物,深受欢迎的卡通,这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课赋予了活力,更为我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材为我们小学数学教育者提供了这样许许多多的情景图。实质上是编者把他对人生的理解、对现实的看法,转化到书本上以图的形式来展示,并不是要广大教师局限在图中,必须看图、用图、讲图。我在实际教学中感到,教师学生拿着实物走进教室,动口、动手创设一个个比较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生能更快的进入学习角色,能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能有更具体的感受和体验。我经常根据书上的图找来图片、实物、自做动物头饰、编写童话故事等,领着学生动手动口,还用模拟表演来亲自创设情境,使数学知识更具生活性和趣味性,效果很好。
  二、分析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还是通过具象思维进行学习,而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思维,比较抽象的学科,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征,掌握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基本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加减法基本运算的时候,教师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明明有25元钱,去超市买笔和书本一共花了12元,明明还剩多少钱?当学生计算完成之后,教师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是怎么计算的,有的学生用25元减去10元再减掉2元,有的学生则是用20元减掉12元再把剩下的5元加回来等。通过这个方法教师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学会从不同视角来分析、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生活化教学,注重教学实践
  众所周知,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将课堂教学知识点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能掌握大量的内容,以实现高效教学、快乐教学。例如,在学习“乘法”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教学情境,具体如下:“朵朵的小姨有一个水果摊,一天,朵朵到小姨的水果摊去玩耍,小姨卖西瓜的时候,让朵朵帮忙计算西瓜的价钱,已知每斤西瓜卖一元,请问两斤西瓜一共多少钱?”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答案。由于这个教学情境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之处,而且这种提问方式,比单纯的列出计算练习题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的学习
  小学的学生都是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传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有的还认为是患了“多动症”。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从小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形成大面积的后进生层面,日积月累,延误孩子的一生。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将大有益处。
  五、数学故事讲授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大多数小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前,都会听到爸爸妈妈讲过的很多故事,故事不仅具有情节,更具有趣味性,还能带动学生们积极思考。根据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融入故事之中,设置合适的问题,一步一步引领学生思考。例如,讲授新课标教材小学数学《加法运算定律》第一课时就可以采取这一种方法。由于一年级小学生对动画片尤为热衷,教师就可以将加法知识加入其中,某草原上住着七只羊,河对面有一座狼堡,住着三头狼,有一天狼抓走了一只羊,隔几天之后,羊群又被抓走了两只羊,请问一共被狼抓走了多少只羊?在学生回答之后将这个故事加以完美结尾,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引领。
  六、引导实践
  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同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主要的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提倡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去做,在实践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感悟数学。例如,可让学生对所在的教室进行面积计算,让学生利用米尺来对教室进行实际的测量,将数据进行统计,并要求学生将所得的实际面积用平面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图中标出实际的距离和图上距离,教师也可进一步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和表现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测、画、算,在实践中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领悟数学,这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数学教学中我都要经历苦恼、反思、探索、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时刻记住创造性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创造性地驾驭教材,处理教材,处理教学中的“突然”事例,不断地自身调节,以达到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把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行动的研究并将这些体现在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中,使所教的小学课堂变为学生善思的场所,提高能力的主阵地。
  • 【发布时间】2019/5/12 19:03:35
  • 【点击频次】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