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发展,初中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该文从合理构建学习小组、调动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及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等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组合作;合理构建;积极性;实效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发展,初中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 合理构建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就应该合理构建合作学习小组。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指导学生构建合作学习小组:首先明确分组的原则是异质共存,相互依赖,优势互补,方便学习。具体做法是:按照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平时的学习成绩,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其中小组人数为六人,每个小组成员有男生和女生、性格内向与外向等差异的搭配,同时选任纪律和成绩较好,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为该组的小组长,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职责。以下是笔者对任教班级创建合作学习小组信息表:
二、调动小组合作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创造了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学习小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与合作技能,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学会思考和讨论。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具体做法:各组由小组中1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要求其他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2、学会表达和质疑。首先,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并且要鼓励和礼貌用语。如某小组对某一数学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是XX小组的XXX,我对XX小组XXX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
3、学会评价。为了更好的调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奖先评优,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真正实现全班同学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制订小组量化考核评分细则和小组管理评分表。同时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如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等以增强学生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以下是任教班级设计的小组成员个人评价表:
学生个人评价表
班级: 小组: 姓名: 时间:
A等:五颗、B等:四颗、C等:三颗、D等:二颗 以下。
三、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与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密分不开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有效,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就越充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合作学习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这样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 动手操作、探究性问题的教学
新教材中有很多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的题目,这些问题往往一个人操作无法完成,这时需要组织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师提前布置,创设情境,且有意设置一定的障碍,以激发学生合作的热情,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合作的效率。如在讲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2.1三角形的内角》时,进行了如下设计:
教师: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打一几何图形)。
学生:三角形。
教师:最近我们一直在研究关于三角形的知识,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讲学过的有关三角形知识。
教师:有两个三角形为了一件事正在争论(出示图片):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给评评理:是这样吗?接下来请各小组共同来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并汇报三角形内角的相关知识。
2、开放性问题、一题多解问题的教学
我们知道,开放性问题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学生独立学习时,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地去思考。而此时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依靠大家的群策群力来展示各种解题策略,从而达到共享,甚至是在此基础上实现再次超越,产生更多的解题策略。如在讲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甲、 乙、丙,三位同学合乘一辆出租车同往一个方向,事先约定三人分摊车资,甲在全程的1/3外下车,乙在全程的2/3处下车,丙坐完全程下车,车费共54元。问甲、乙、丙三们同学各付多少车费比较合理?一开始,学生理所当然认为:
解:设平均每人付x元,依题意得:
3x=54
x=18
笔者并没有急着下结论,反问: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吗?下面请各小组讨论,最终得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方案-:由甲、乙、丙三人均分,即每人各付18元。
方案二:按路程分摊,甲、乙、丙所乘路的比为1:2:3分别付费9元、18元、27元。
方案三:分段结算,车费共54元,如果按前1/3路程,中间1/3路程和最后1/3路程分别计算车费,则各为18元,开始的1/3路程需付18元,甲、乙、丙各付6元,中间的1/3路程需付18元,则乙、丙各付9元,最后的1/3路程需付18元,由丙承担,这样甲应付6元,乙应付15元、丙应付33元。
3、具有矛盾性问题的教学
在教学中有时会通过设计矛盾性问题引起学生产生认识、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矛盾冲突进而形成悬念,让学生产生求知心理,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会比较高效。如在讲授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1勾股定理》实际应用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
例:如图所示,测得长方体的木块长4 cm,宽3 cm,高4 cm。一只蜘蛛潜伏在木块的一个顶点 A 处,一只苍蝇在这个长方体上和蜘蛛相对的顶点B处,蜘蛛究竟应该沿着怎样的路线爬上去,所走的路程会最短?求最短路径。
此问题一出学生很快给出答案:7cm。
教师:果真如此吗?
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最终得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解:借助长方体的侧面展开与正面组合,转化为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AB=■=■=■≈8.1cm
4、 知识整理复习构建知识体系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师生角色的转换,知识的结构体系可由学生分小组自主整理。实践证明,学生的潜力很大,一旦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他们就能开动脑筋,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既复习了知识,也形成了知识体系,又是经过小组合作,集体智慧的结果,学习效果一定比教师讲授归纳的好。如对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8平行四边形》复习时,进行了如下设计:
教师:(呈现本章知识结构图)请各小组带着下面的问题复习本章的知识,然后由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1)你能概述一下本章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思路和方法吗?
(2)对于平行四边形和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还有哪些不理解?
(3)本章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
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课堂,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彩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新课程中旬,2015年第10期
[2]周金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数学大世界上旬刊,2017年第02期
[3]韩平平.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02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合理构建;积极性;实效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发展,初中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 合理构建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就应该合理构建合作学习小组。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指导学生构建合作学习小组:首先明确分组的原则是异质共存,相互依赖,优势互补,方便学习。具体做法是:按照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平时的学习成绩,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其中小组人数为六人,每个小组成员有男生和女生、性格内向与外向等差异的搭配,同时选任纪律和成绩较好,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为该组的小组长,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职责。以下是笔者对任教班级创建合作学习小组信息表:
二、调动小组合作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创造了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学习小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与合作技能,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学会思考和讨论。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具体做法:各组由小组中1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要求其他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2、学会表达和质疑。首先,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并且要鼓励和礼貌用语。如某小组对某一数学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是XX小组的XXX,我对XX小组XXX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
3、学会评价。为了更好的调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奖先评优,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真正实现全班同学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制订小组量化考核评分细则和小组管理评分表。同时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如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等以增强学生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以下是任教班级设计的小组成员个人评价表:
学生个人评价表
班级: 小组: 姓名: 时间:
A等:五颗、B等:四颗、C等:三颗、D等:二颗 以下。
三、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与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密分不开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有效,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就越充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合作学习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这样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 动手操作、探究性问题的教学
新教材中有很多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的题目,这些问题往往一个人操作无法完成,这时需要组织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师提前布置,创设情境,且有意设置一定的障碍,以激发学生合作的热情,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合作的效率。如在讲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2.1三角形的内角》时,进行了如下设计:
教师: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打一几何图形)。
学生:三角形。
教师:最近我们一直在研究关于三角形的知识,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讲学过的有关三角形知识。
教师:有两个三角形为了一件事正在争论(出示图片):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给评评理:是这样吗?接下来请各小组共同来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并汇报三角形内角的相关知识。
2、开放性问题、一题多解问题的教学
我们知道,开放性问题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学生独立学习时,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地去思考。而此时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依靠大家的群策群力来展示各种解题策略,从而达到共享,甚至是在此基础上实现再次超越,产生更多的解题策略。如在讲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甲、 乙、丙,三位同学合乘一辆出租车同往一个方向,事先约定三人分摊车资,甲在全程的1/3外下车,乙在全程的2/3处下车,丙坐完全程下车,车费共54元。问甲、乙、丙三们同学各付多少车费比较合理?一开始,学生理所当然认为:
解:设平均每人付x元,依题意得:
3x=54
x=18
笔者并没有急着下结论,反问: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吗?下面请各小组讨论,最终得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方案-:由甲、乙、丙三人均分,即每人各付18元。
方案二:按路程分摊,甲、乙、丙所乘路的比为1:2:3分别付费9元、18元、27元。
方案三:分段结算,车费共54元,如果按前1/3路程,中间1/3路程和最后1/3路程分别计算车费,则各为18元,开始的1/3路程需付18元,甲、乙、丙各付6元,中间的1/3路程需付18元,则乙、丙各付9元,最后的1/3路程需付18元,由丙承担,这样甲应付6元,乙应付15元、丙应付33元。
3、具有矛盾性问题的教学
在教学中有时会通过设计矛盾性问题引起学生产生认识、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矛盾冲突进而形成悬念,让学生产生求知心理,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会比较高效。如在讲授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1勾股定理》实际应用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
例:如图所示,测得长方体的木块长4 cm,宽3 cm,高4 cm。一只蜘蛛潜伏在木块的一个顶点 A 处,一只苍蝇在这个长方体上和蜘蛛相对的顶点B处,蜘蛛究竟应该沿着怎样的路线爬上去,所走的路程会最短?求最短路径。
此问题一出学生很快给出答案:7cm。
教师:果真如此吗?
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最终得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解:借助长方体的侧面展开与正面组合,转化为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AB=■=■=■≈8.1cm
4、 知识整理复习构建知识体系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师生角色的转换,知识的结构体系可由学生分小组自主整理。实践证明,学生的潜力很大,一旦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他们就能开动脑筋,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既复习了知识,也形成了知识体系,又是经过小组合作,集体智慧的结果,学习效果一定比教师讲授归纳的好。如对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8平行四边形》复习时,进行了如下设计:
教师:(呈现本章知识结构图)请各小组带着下面的问题复习本章的知识,然后由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1)你能概述一下本章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思路和方法吗?
(2)对于平行四边形和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还有哪些不理解?
(3)本章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
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课堂,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彩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新课程中旬,2015年第10期
[2]周金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数学大世界上旬刊,2017年第02期
[3]韩平平.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02期
- 【发布时间】2019/5/12 19:04:28
- 【点击频次】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