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乡村小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探析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课余生活对小学生发掘自身兴趣,以及未来实现自我发展极为重要。通过对晋城市城区和乡村12所小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析城市与乡村小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及差异并提出建议。研究发现乡村小学学生及家长对课余时间利用意识不强;城市小学学生课余时间负担重;手机游戏充斥着小学生的日常生活。
关键词:小学生;课余生活;课余时间
1 、研究现状及背景
近年来,随着教育和经济的发展,对于学生的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知识的学习,而是更加注重课余时间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及自身优势发掘,以实现学生未来的自我发展。尤其是对于还处在认知阶段的小学生,更加需要好好利用课余时间,为未来自身的全面发展做铺垫。而现阶段由于城市和乡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家庭经济条件差异大,所以对于城市和乡村的小学生来说课余时间的利用有很大不同。
提到城市与乡村的教育,大多数学者研究的是教育公平方面,提到课余生活,大多数学者研究的是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而很少有学者研究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更少有学者对比城市和乡村小学生课余生活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是否有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晋城市城区6所小学、乡村6所小学的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探析城市与乡村小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及差异并提出建议,为我国城市和乡村小学生今后安排课余生活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对晋城市6所城区小学和6所乡村小学的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高年级的学生主要通过对学生本人进行问卷,低年级的学生通过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问题涉及3个方面:课余时间的安排;是否想过课余时间的安排对自己(孩子)未来的影响;今后对自己(孩子)课余时间的安排是否有修改计划。
本次回收问卷257份,经过去重、清洗和有效性验证,获得240份有效性问卷,其中城市132份,乡村108份,有效率为93%,然后进行数据统计。
3、 调查结果分析
3.1城市与乡村小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城市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中,做作业所占比例最高占93%;其次是兴趣班所占比例为83%;看电视、玩手机游戏、上补习班、课外阅读所占比例均在半数以上;所占比例最低的是和朋友一起玩游戏,仅占27%。乡村小学生课余时间安排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玩手机游戏,占86%;其次是做作业、和朋友一起玩游戏,均占81%;而上补习班、兴趣班和课外阅读所占比例均不到25%。城市和乡村小学生课余时间两者对比而言,做作业是大部分小学生课余时间都要做的事情;手机游戏两者所占比例均比较高,由此可见现在社会电子信息的发展已经以手机游戏的方式反映在了大部分小学生的课余时间上;相比较乡村地区而言,城市地区小学生更注重课外的兴趣和知识的培养,在课外阅读、兴趣班和补习班上所花费课余时间的小学生远大于乡村地区;而乡村地区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和朋友一起做游戏所占比例远大于城市地区,笔者认为,是由于城市与乡村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家长的学历程度不一所导致。城市和乡村小学生课余时间安排中,“其它”所占比例分别为30%和31%,根据访问调查,主要是以做家务、参加社会实践和体育运动为主。
图1 城市与乡村小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所占比例
3.2关于课余时间对小学生未来影响的认知调查
在调查数据统计中显示,城市地区有87%的学生及家长考虑过课余时间的安排对小学生未来的影响,根据访问调查,大多数考虑集中在兴趣班和补习班上。乡村地区有仅有30%的学生及家长考虑过这个问题,主要集在做作业和兴趣班上。笔者认为,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家长和学生把成绩和特长培养当做对学生未来影响最大的因素。
3.3关于今后课余时间安排修改计划调查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统计,91%的城市小学生及家长没有考虑过对课余时间的安排计划进行修改,通过访问,有修改计划的学生及家长大多是因为学生对目前的课余时间安排的活动不喜欢,不能调动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出于对学生兴趣爱好的探索心理,想改变方向,试图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有93%的乡村小学生及家长没有考虑过对课余时间的安排计划进行修改,有修改计划的学生及家长大部分修改计划集中在,减少玩手机游戏的时间。
4 、结论与建议
4.1乡村小学学生及家长对课余时间利用意识不强
乡村小学学生课余生活主要以写作业、玩手机游戏、和朋友一起玩游戏为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维护孩子童年快乐的基础上还是应该丰富孩子的业余知识,多让孩子安排课余时间在课外阅读上,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从中发现孩子爱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学校在鼓励孩子读课外读物的同时,应该加强家长对孩子课余时间安排的意识。
4.2城市小学学生课余时间负担重
相比较乡村地区小学生,城市地区小学生课余生活被兴趣班、补习班充斥着,而很少有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和朋友一起做游戏。更多的特长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成绩的提升可能更有利于未来考一个好的大学,但是缺失的童年却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所以,我们应该在保证孩子快乐童年的基础上增加特长、提升成绩。
4.3手机游戏充斥着小学生的日常生活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游戏也爆发式增长,良莠不齐。有的游戏有助于小学生丰富课外知识,提高反应能力,提升运算能力,有的游戏血腥暴力,容易沉迷其中。而小学生还处于认知阶段,容易迷失在手机游戏中,所以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监督,尽量减少小学生课余玩手机的时间。
4.4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
造成城市和乡村小学生课余生活差异的根本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相较于乡村地区,城市地区小学生家长学历较高,家庭收入较高,更重视课余时间对孩子的教育,而且也有更多的条件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另一方面在基础设施上,城市地区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接触新事物,比如周末的时候去科技馆、博物馆。城乡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是我国一直以来的发展目标,相信在未来几年里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会越来越小。
参考文献:
[1] 王纬虹,张波,褚建和,冉霞.中小学生课余生活存在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3(04):39-42.
[2] 刘培英,肖秀平,熊少严.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0(09):5-7.
[3] 吴奇程,袁元.城市小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报告[J].现代教育论丛,2002(06):12-16.
关键词:小学生;课余生活;课余时间
1 、研究现状及背景
近年来,随着教育和经济的发展,对于学生的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知识的学习,而是更加注重课余时间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及自身优势发掘,以实现学生未来的自我发展。尤其是对于还处在认知阶段的小学生,更加需要好好利用课余时间,为未来自身的全面发展做铺垫。而现阶段由于城市和乡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家庭经济条件差异大,所以对于城市和乡村的小学生来说课余时间的利用有很大不同。
提到城市与乡村的教育,大多数学者研究的是教育公平方面,提到课余生活,大多数学者研究的是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而很少有学者研究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更少有学者对比城市和乡村小学生课余生活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是否有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晋城市城区6所小学、乡村6所小学的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探析城市与乡村小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及差异并提出建议,为我国城市和乡村小学生今后安排课余生活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对晋城市6所城区小学和6所乡村小学的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高年级的学生主要通过对学生本人进行问卷,低年级的学生通过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问题涉及3个方面:课余时间的安排;是否想过课余时间的安排对自己(孩子)未来的影响;今后对自己(孩子)课余时间的安排是否有修改计划。
本次回收问卷257份,经过去重、清洗和有效性验证,获得240份有效性问卷,其中城市132份,乡村108份,有效率为93%,然后进行数据统计。
3、 调查结果分析
3.1城市与乡村小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城市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中,做作业所占比例最高占93%;其次是兴趣班所占比例为83%;看电视、玩手机游戏、上补习班、课外阅读所占比例均在半数以上;所占比例最低的是和朋友一起玩游戏,仅占27%。乡村小学生课余时间安排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玩手机游戏,占86%;其次是做作业、和朋友一起玩游戏,均占81%;而上补习班、兴趣班和课外阅读所占比例均不到25%。城市和乡村小学生课余时间两者对比而言,做作业是大部分小学生课余时间都要做的事情;手机游戏两者所占比例均比较高,由此可见现在社会电子信息的发展已经以手机游戏的方式反映在了大部分小学生的课余时间上;相比较乡村地区而言,城市地区小学生更注重课外的兴趣和知识的培养,在课外阅读、兴趣班和补习班上所花费课余时间的小学生远大于乡村地区;而乡村地区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和朋友一起做游戏所占比例远大于城市地区,笔者认为,是由于城市与乡村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家长的学历程度不一所导致。城市和乡村小学生课余时间安排中,“其它”所占比例分别为30%和31%,根据访问调查,主要是以做家务、参加社会实践和体育运动为主。
图1 城市与乡村小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所占比例
3.2关于课余时间对小学生未来影响的认知调查
在调查数据统计中显示,城市地区有87%的学生及家长考虑过课余时间的安排对小学生未来的影响,根据访问调查,大多数考虑集中在兴趣班和补习班上。乡村地区有仅有30%的学生及家长考虑过这个问题,主要集在做作业和兴趣班上。笔者认为,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家长和学生把成绩和特长培养当做对学生未来影响最大的因素。
3.3关于今后课余时间安排修改计划调查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统计,91%的城市小学生及家长没有考虑过对课余时间的安排计划进行修改,通过访问,有修改计划的学生及家长大多是因为学生对目前的课余时间安排的活动不喜欢,不能调动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出于对学生兴趣爱好的探索心理,想改变方向,试图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有93%的乡村小学生及家长没有考虑过对课余时间的安排计划进行修改,有修改计划的学生及家长大部分修改计划集中在,减少玩手机游戏的时间。
4 、结论与建议
4.1乡村小学学生及家长对课余时间利用意识不强
乡村小学学生课余生活主要以写作业、玩手机游戏、和朋友一起玩游戏为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维护孩子童年快乐的基础上还是应该丰富孩子的业余知识,多让孩子安排课余时间在课外阅读上,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从中发现孩子爱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学校在鼓励孩子读课外读物的同时,应该加强家长对孩子课余时间安排的意识。
4.2城市小学学生课余时间负担重
相比较乡村地区小学生,城市地区小学生课余生活被兴趣班、补习班充斥着,而很少有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和朋友一起做游戏。更多的特长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成绩的提升可能更有利于未来考一个好的大学,但是缺失的童年却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所以,我们应该在保证孩子快乐童年的基础上增加特长、提升成绩。
4.3手机游戏充斥着小学生的日常生活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游戏也爆发式增长,良莠不齐。有的游戏有助于小学生丰富课外知识,提高反应能力,提升运算能力,有的游戏血腥暴力,容易沉迷其中。而小学生还处于认知阶段,容易迷失在手机游戏中,所以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监督,尽量减少小学生课余玩手机的时间。
4.4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
造成城市和乡村小学生课余生活差异的根本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相较于乡村地区,城市地区小学生家长学历较高,家庭收入较高,更重视课余时间对孩子的教育,而且也有更多的条件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另一方面在基础设施上,城市地区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接触新事物,比如周末的时候去科技馆、博物馆。城乡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是我国一直以来的发展目标,相信在未来几年里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会越来越小。
参考文献:
[1] 王纬虹,张波,褚建和,冉霞.中小学生课余生活存在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3(04):39-42.
[2] 刘培英,肖秀平,熊少严.中小学生课余生活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0(09):5-7.
[3] 吴奇程,袁元.城市小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调查报告[J].现代教育论丛,2002(06):12-16.
- 【发布时间】2019/5/12 19:05:41
- 【点击频次】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