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如何有效实施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是拓展小学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如何确定主题、如何呈现文章、如何设计问题、如何学会阅读方法等方面,对如何有效实施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三种阅读方式,分别是单篇文章阅读、多篇文章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教学,属于多篇文章阅读,就是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好几篇文章。群文阅读教学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小学群文阅读应该怎样有效实施呢?笔者有一些浅见。
一、从不同角度确定群文阅读的教学主题
基于课外阅读、略读课文等群文阅读教学,教师可从文章内容、人文内涵、表达方式等多角度确定主题,围绕主题精选文章。
1、从文章内容角度定主题。以时间为主题,如“春天的儿童诗”“描写晚霞的美文”群文阅读;以人物为主题,如“老舍笔下的小动物”“我的老师”群文阅读;以事物为主题,如“千姿百态的荷花”“故事中的狐狸”群文阅读;以事件为主题,如“送别诗”群文阅读等。
2、从人文内涵角度定主题。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如“尊重生命”“生命的价值”群文阅读;以成长教育为主题,如“名人成长小故事”“难忘的童年生活”群文阅读;以爱的教育为主题,如“人与动物”“师生之情”群文阅读;以学会思考为主题,如“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群文阅读等。
3、从表达方式角度定主题。以写作体裁为主题,如“创世神话”“演讲稿”“儿童诗”“西湖民间故事”群文阅读;以写作方法为主题,如“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结尾出人意料的小小说”“有特色的人物外貌描写”群文阅读等。
二、用多种方式呈现群文阅读的多篇文章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不能一篇一篇孤立地呈现文章,也不能把多篇文章无序地全部呈现,可以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合理选择举一反三、分组递进、反复重读等群文阅读教学结构,有效地呈现文章。
1、举一反三式:先读一篇文章,再读一组文章。这种教学结构,以一篇带多篇,教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可操作性强,能很好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先指导学生阅读《小壁虎借尾巴》,理解小壁虎分别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师生共画文章的情节结构图;再指导学生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犟龟》一组文章,自己画一画每个童话故事的情节结构图,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童话故事中“反复结构”的表达方式。
2、分组递进式:先读一组文章,再读另一组文章。这种教学结构,充分利用文章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提高语文能力。如群文阅读《太阳·石头·风》,先指导学生读两首有关太阳的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想象的丰富性;再指导学生读两首有关石头的诗歌,在学生感受诗歌想象的丰富性的基础上,发现诗歌语言的有趣性;最后引导学生阅读三首有关风的诗歌,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想象的丰富性和语言的有趣性。
3、反复重读式:先读一组文章,再重读这组文章。如台湾赖玉莲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对友情多面向的探讨》,先指导学生从《我喜欢你》《阿贵只有九岁》《打过架那天的夕阳》《等待》《赠汪伦》等五首友谊诗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两首诗读一读,写一写自己最有感受的句子,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再指导学生小组合作,用概念图的方式整理出五首诗中所传达的有关朋友的想法,如朋友之间有快乐、有争执、有生离、有死别等。
三、从阅读整体进行群文阅读的问题设计
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把多篇文章看成一个阅读整体,设计比较性、迁移性、冲突性等问题,将多篇文章横向联合起来,培养学生重整、伸展、评鉴、创意等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1、立足群文阅读的比较性进行问题设计。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常见的比较有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内容比较、形式比较、相同点比较、不同点比较、粗略比较、精细比较等。如群文阅读“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在学生读完《小壁虎借尾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犟龟》等四篇童话故事后,引导学生比较思考:这四篇童话故事在情节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很快就能在比较阅读中发现童话故事情节反复性的特点,比单篇阅读教学更有优势。
2、立足群文阅读的迁移性进行问题设计。在一篇带多篇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迁移性问题,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阅读所得运用到其他文章的阅读之中。如略读课文《刷子李》的群文阅读教学,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黑衣上没有白点——黑衣上出现白点——黑衣上的小洞”的情节结构,习得“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再引导学生阅读《张大力》《苏七块》《泥人张》等多篇文章,并思考:哪些文章也运用了“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迁移中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3、立足群文阅读的冲突性进行问题设计。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由于给学生提供了多篇文章,文章与文章之间的思想观点、语言表达等存在着一定差异。我们可以抓住多篇文章之间的差异,设计激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如蒋军晶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孔子的故事》,在引导学生感受孔子的伟大之后,让学生深入思考:请大家再读这些文章,孔子有没有让你不太满意的地方?
四、从阅读功效教会群文阅读的方式方法
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从多篇文章阅读中获取丰富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整合信息、质疑讨论等群文阅读的方式和方法。
1、在群文阅读中学会快速阅读。群文阅读教学,学生一节课要阅读多篇文章,用得比较多的是默读和略读、浏览,这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阅读方式,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这些快速阅读的策略。
2、在群文阅读中学会整合信息。群文阅读教学,不必拘泥于单篇文章阅读时的字词理解,应侧重在大量阅读中提取信息,综合思考,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整合信息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比较、综合、概括、归纳等阅读能力。
3、在群文阅读中学会质疑讨论。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只要运用适当的策略,就能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给小学语文教学开辟一片生机蓬勃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丁晓霞,让阅读因“群文”而精彩——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综合版),2018年06期
[2]刘惠珠,试论小学高年级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2018年06期
[3]金琰,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外语文,2018年16期
[4]陈细妹,合作学习策略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8年10期
关键词: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三种阅读方式,分别是单篇文章阅读、多篇文章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教学,属于多篇文章阅读,就是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好几篇文章。群文阅读教学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小学群文阅读应该怎样有效实施呢?笔者有一些浅见。
一、从不同角度确定群文阅读的教学主题
基于课外阅读、略读课文等群文阅读教学,教师可从文章内容、人文内涵、表达方式等多角度确定主题,围绕主题精选文章。
1、从文章内容角度定主题。以时间为主题,如“春天的儿童诗”“描写晚霞的美文”群文阅读;以人物为主题,如“老舍笔下的小动物”“我的老师”群文阅读;以事物为主题,如“千姿百态的荷花”“故事中的狐狸”群文阅读;以事件为主题,如“送别诗”群文阅读等。
2、从人文内涵角度定主题。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如“尊重生命”“生命的价值”群文阅读;以成长教育为主题,如“名人成长小故事”“难忘的童年生活”群文阅读;以爱的教育为主题,如“人与动物”“师生之情”群文阅读;以学会思考为主题,如“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群文阅读等。
3、从表达方式角度定主题。以写作体裁为主题,如“创世神话”“演讲稿”“儿童诗”“西湖民间故事”群文阅读;以写作方法为主题,如“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结尾出人意料的小小说”“有特色的人物外貌描写”群文阅读等。
二、用多种方式呈现群文阅读的多篇文章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不能一篇一篇孤立地呈现文章,也不能把多篇文章无序地全部呈现,可以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合理选择举一反三、分组递进、反复重读等群文阅读教学结构,有效地呈现文章。
1、举一反三式:先读一篇文章,再读一组文章。这种教学结构,以一篇带多篇,教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可操作性强,能很好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先指导学生阅读《小壁虎借尾巴》,理解小壁虎分别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师生共画文章的情节结构图;再指导学生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犟龟》一组文章,自己画一画每个童话故事的情节结构图,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童话故事中“反复结构”的表达方式。
2、分组递进式:先读一组文章,再读另一组文章。这种教学结构,充分利用文章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提高语文能力。如群文阅读《太阳·石头·风》,先指导学生读两首有关太阳的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想象的丰富性;再指导学生读两首有关石头的诗歌,在学生感受诗歌想象的丰富性的基础上,发现诗歌语言的有趣性;最后引导学生阅读三首有关风的诗歌,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想象的丰富性和语言的有趣性。
3、反复重读式:先读一组文章,再重读这组文章。如台湾赖玉莲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对友情多面向的探讨》,先指导学生从《我喜欢你》《阿贵只有九岁》《打过架那天的夕阳》《等待》《赠汪伦》等五首友谊诗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两首诗读一读,写一写自己最有感受的句子,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再指导学生小组合作,用概念图的方式整理出五首诗中所传达的有关朋友的想法,如朋友之间有快乐、有争执、有生离、有死别等。
三、从阅读整体进行群文阅读的问题设计
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把多篇文章看成一个阅读整体,设计比较性、迁移性、冲突性等问题,将多篇文章横向联合起来,培养学生重整、伸展、评鉴、创意等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1、立足群文阅读的比较性进行问题设计。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常见的比较有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内容比较、形式比较、相同点比较、不同点比较、粗略比较、精细比较等。如群文阅读“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在学生读完《小壁虎借尾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犟龟》等四篇童话故事后,引导学生比较思考:这四篇童话故事在情节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很快就能在比较阅读中发现童话故事情节反复性的特点,比单篇阅读教学更有优势。
2、立足群文阅读的迁移性进行问题设计。在一篇带多篇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迁移性问题,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阅读所得运用到其他文章的阅读之中。如略读课文《刷子李》的群文阅读教学,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黑衣上没有白点——黑衣上出现白点——黑衣上的小洞”的情节结构,习得“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再引导学生阅读《张大力》《苏七块》《泥人张》等多篇文章,并思考:哪些文章也运用了“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迁移中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3、立足群文阅读的冲突性进行问题设计。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由于给学生提供了多篇文章,文章与文章之间的思想观点、语言表达等存在着一定差异。我们可以抓住多篇文章之间的差异,设计激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如蒋军晶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孔子的故事》,在引导学生感受孔子的伟大之后,让学生深入思考:请大家再读这些文章,孔子有没有让你不太满意的地方?
四、从阅读功效教会群文阅读的方式方法
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从多篇文章阅读中获取丰富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整合信息、质疑讨论等群文阅读的方式和方法。
1、在群文阅读中学会快速阅读。群文阅读教学,学生一节课要阅读多篇文章,用得比较多的是默读和略读、浏览,这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阅读方式,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这些快速阅读的策略。
2、在群文阅读中学会整合信息。群文阅读教学,不必拘泥于单篇文章阅读时的字词理解,应侧重在大量阅读中提取信息,综合思考,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整合信息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比较、综合、概括、归纳等阅读能力。
3、在群文阅读中学会质疑讨论。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只要运用适当的策略,就能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给小学语文教学开辟一片生机蓬勃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丁晓霞,让阅读因“群文”而精彩——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综合版),2018年06期
[2]刘惠珠,试论小学高年级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2018年06期
[3]金琰,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外语文,2018年16期
[4]陈细妹,合作学习策略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8年10期
- 【发布时间】2019/5/12 19:05:56
- 【点击频次】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