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游戏中绘画,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游戏在幼儿教育领域中不是纯粹的“自然”活动,而是负有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教育活动。利用游戏与绘画的优化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绘画,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减少幼儿对美术的枯燥感和挫败感,应从选择教材,组织形式,教学过程等方面,加强游戏性,让绘画真正成为幼儿喜爱的游戏。
关键词:游戏;教材;兴趣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谈到:“小孩子好游戏”,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在游戏中“习”,在游戏中“工作”在游戏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发展。
一、幼儿画画的动机就是游戏
幼儿在早期拿着彩笔乱涂画,看到动作与彩笔留下的痕迹所产生的刺激是愉快的,他们乱涂乱画,不注意画面效果,不论画成什么样子,都感到新奇和快乐,这一时期,对孩子来说绘画实际是一中游戏。
画画是幼儿表现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意愿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孩子们愿意用画来表现他们所见到的,所想的,表现他们的喜怒等内心愿望,可以说绘画是幼儿的一中愿望游戏。如幼儿在画自己喜欢的汽车时,会一边画,一边口中会不停地发出“嘟嘟——”的声,时而手握方向盘做开车的姿势。画手枪时会一边画,一边发出“啪——”“啪啪——”声音,手做打枪的动作。可见幼儿绘画的出发点不是表现客观对象,而是一种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游戏的价值在于幼儿通过游戏实现了认知,情感和人格的发展,顺应了幼儿发展的需要。而教育的价值是将幼儿的发展纳入了有目的,有计划的发展过程。因此,将教育活动和游戏相融合,即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又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但是,在现实的幼儿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绘画教学中,还是训练技能、技巧的临摹教学,这种模仿画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忽略了幼儿感知经验少,表象贫乏,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和控制支配能力差,临摹水平低的特点,使幼儿在一次次不成功的绘画中失去了兴趣,产生了叛逆心理,怕画画,怕绘画失败。然而,如果我们正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把绘画和游戏相结合,情况就大大不同了。
二、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并带有游戏性的题材
幼儿的知识和能力是由经验中来的,特别是绘画活动更离不开直接经验,幼儿的绘画内容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更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所以我在选材上注意考虑幼儿的感知经验和兴趣。如: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在画小草时可设计“给小兔喂青草”,在学习画圆圈时可设计“拍皮球”,“跳圆圈”,“吹泡泡”等;在教幼儿涂色时可设计“给磁板洗洗脸”,让幼儿在反复擦磁板的活动中探索怎样擦才使磁板干净漂亮,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玩中掌握了涂色的技法。
三、选择丰富有趣的材料
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被材料所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又因为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操作能力差,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能使画面产生较好的效果,使幼儿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地想,并自发地采取行动。因此,教师应着眼于幼儿的兴趣,并在兴趣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的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轻松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如:在画《蝴蝶》是,我画出基本线条如:直线,曲线等,基本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并涂上颜色,让幼儿用形状组合成不同的蝴蝶,再用点线来装饰蝴蝶,背景由幼儿自由添画。在大班画“花瓶”时,我为幼儿提供由废旧物做的“枝”、“叶”、“花”、“草”等,引导幼儿玩插花瓶,幼儿被鲜艳美丽的材料所吸引,在愉快的“玩”中获得感知,大大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顺利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绘画活动
在绘画教学中,可利用故事、谜语、诗歌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把绘画活动融入游戏。在让幼儿画“西瓜”时,我请保育员扮“猪八戒”,“猪八戒”口渴找西瓜,请幼儿画西瓜送给猪八戒,这样生动有趣的故事形成,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起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情绪高涨,作品效果极好,让幼儿把自己的西瓜送给猪八戒,八戒以赞许的态度评价作品,最后,八戒和幼儿一起随音乐做猪八戒吃西瓜的律动,活动结束,幼儿还乐此不疲,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大大激发了幼儿绘画的积极性。
五、教师的指导语言要富有游戏性
教师的指导语言决定着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情绪状态。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力易分散,自控能力差,因此教师在指导幼儿绘画时,要用富有游戏性的语言。如:一次在幼儿画房子时,乐乐画了几笔就不画了,我郑重其事地说:“唉呀!乐乐你的房子快倒了,怎么办?”乐乐听后拿起笔来认真的画起来。再如幼儿画苹果时,有一个凹陷的大缺口,我说:“妞妞,你的苹果被谁咬了一口?”这时妞妞很高兴地修改自己的绘画。由此看来,教师生动有趣的指导语,是贯穿幼儿活动始终的纲领,是收到良好教育效果的保证。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我们应站在幼儿的角度,充分挖掘游戏潜在的价值,引导幼儿在游戏中绘画,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让幼儿喜爱游戏,喜爱画画,让绘画成为幼儿最喜爱的游戏。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纲要》;
[2]《幼儿绘画教学活动设计》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关键词:游戏;教材;兴趣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谈到:“小孩子好游戏”,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在游戏中“习”,在游戏中“工作”在游戏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发展。
一、幼儿画画的动机就是游戏
幼儿在早期拿着彩笔乱涂画,看到动作与彩笔留下的痕迹所产生的刺激是愉快的,他们乱涂乱画,不注意画面效果,不论画成什么样子,都感到新奇和快乐,这一时期,对孩子来说绘画实际是一中游戏。
画画是幼儿表现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意愿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孩子们愿意用画来表现他们所见到的,所想的,表现他们的喜怒等内心愿望,可以说绘画是幼儿的一中愿望游戏。如幼儿在画自己喜欢的汽车时,会一边画,一边口中会不停地发出“嘟嘟——”的声,时而手握方向盘做开车的姿势。画手枪时会一边画,一边发出“啪——”“啪啪——”声音,手做打枪的动作。可见幼儿绘画的出发点不是表现客观对象,而是一种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游戏的价值在于幼儿通过游戏实现了认知,情感和人格的发展,顺应了幼儿发展的需要。而教育的价值是将幼儿的发展纳入了有目的,有计划的发展过程。因此,将教育活动和游戏相融合,即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又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但是,在现实的幼儿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绘画教学中,还是训练技能、技巧的临摹教学,这种模仿画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忽略了幼儿感知经验少,表象贫乏,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和控制支配能力差,临摹水平低的特点,使幼儿在一次次不成功的绘画中失去了兴趣,产生了叛逆心理,怕画画,怕绘画失败。然而,如果我们正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把绘画和游戏相结合,情况就大大不同了。
二、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并带有游戏性的题材
幼儿的知识和能力是由经验中来的,特别是绘画活动更离不开直接经验,幼儿的绘画内容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更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所以我在选材上注意考虑幼儿的感知经验和兴趣。如: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在画小草时可设计“给小兔喂青草”,在学习画圆圈时可设计“拍皮球”,“跳圆圈”,“吹泡泡”等;在教幼儿涂色时可设计“给磁板洗洗脸”,让幼儿在反复擦磁板的活动中探索怎样擦才使磁板干净漂亮,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玩中掌握了涂色的技法。
三、选择丰富有趣的材料
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被材料所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又因为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操作能力差,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能使画面产生较好的效果,使幼儿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地想,并自发地采取行动。因此,教师应着眼于幼儿的兴趣,并在兴趣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的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轻松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如:在画《蝴蝶》是,我画出基本线条如:直线,曲线等,基本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并涂上颜色,让幼儿用形状组合成不同的蝴蝶,再用点线来装饰蝴蝶,背景由幼儿自由添画。在大班画“花瓶”时,我为幼儿提供由废旧物做的“枝”、“叶”、“花”、“草”等,引导幼儿玩插花瓶,幼儿被鲜艳美丽的材料所吸引,在愉快的“玩”中获得感知,大大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顺利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绘画活动
在绘画教学中,可利用故事、谜语、诗歌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把绘画活动融入游戏。在让幼儿画“西瓜”时,我请保育员扮“猪八戒”,“猪八戒”口渴找西瓜,请幼儿画西瓜送给猪八戒,这样生动有趣的故事形成,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起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情绪高涨,作品效果极好,让幼儿把自己的西瓜送给猪八戒,八戒以赞许的态度评价作品,最后,八戒和幼儿一起随音乐做猪八戒吃西瓜的律动,活动结束,幼儿还乐此不疲,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大大激发了幼儿绘画的积极性。
五、教师的指导语言要富有游戏性
教师的指导语言决定着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情绪状态。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力易分散,自控能力差,因此教师在指导幼儿绘画时,要用富有游戏性的语言。如:一次在幼儿画房子时,乐乐画了几笔就不画了,我郑重其事地说:“唉呀!乐乐你的房子快倒了,怎么办?”乐乐听后拿起笔来认真的画起来。再如幼儿画苹果时,有一个凹陷的大缺口,我说:“妞妞,你的苹果被谁咬了一口?”这时妞妞很高兴地修改自己的绘画。由此看来,教师生动有趣的指导语,是贯穿幼儿活动始终的纲领,是收到良好教育效果的保证。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我们应站在幼儿的角度,充分挖掘游戏潜在的价值,引导幼儿在游戏中绘画,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让幼儿喜爱游戏,喜爱画画,让绘画成为幼儿最喜爱的游戏。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纲要》;
[2]《幼儿绘画教学活动设计》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发布时间】2019/5/12 19:07:44
- 【点击频次】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