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创新教学方法,打造初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作者】 陈健华

【机构】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来凤县接龙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当前初中历史教师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主要针对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评价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打造初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教学方法;初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省份将历史学科纳入中考,引起了学生、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对历史教学的重视,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也成了当前教育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 教学模式单一。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照本宣科地将教学大纲中的内容书写在黑板上,为学生讲解相关历史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与学生互动,偶尔会提问,并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判断学生是否理解相关知识点。然而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二) 教学内容枯燥。由于教师以课本为主要讲解资料,很少添加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使得学生认为历史是一门枯燥的科目,长此以往,容易降低学生学习兴趣。
  (三) 教学评价不合理。大部分教师更看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以考试成绩为教学评价标准的评价方式,不仅忽视了学生的感受,而且评价结果不准确。虽然部分学生成绩不佳,但是他们很喜爱历史学科,并且可以独立讲解某一段历史,或者深入探索一段历史,而教师的这种评价方法容易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 打造初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的对策
  针对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要打造初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就应从以下几方面“对症下药”:
  (一)引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很多,笔者认为,翻转课堂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教师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精神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根据教学大纲布置预习内容,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查找资料,独自思考与此段历史相关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相互讨论课下查阅到的资料,了解到的历史信息,以及对此段历史问题的看法,交流后由小组长进行汇报。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工作是记录好每一个小组汇报的内容,从各个角度鼓励、赞扬各小组成员,并重点讲解各小组疑惑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此部分历史内容。
  例如,在初一历史上册《丝绸之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预习内容并布置思考问题:(1)在地图上绘制“丝绸之路”的路线。(2)简要概述不同时期的“丝绸之路”。(3)“丝绸之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由于需要查阅的资料较多,教师需将学生划分为10组,每组4人,每人负责查阅两个问题的资料,要求每个小组在查阅资料时对3个问题都有所涉及。在课堂上,每个小组的成员相互讨论自己查阅的资料和对问题的看法,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每组都完成了教师布置的问题,并在小组合作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学习方法,有效帮助学生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最后教师重点讲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效率,构建高效历史教学课堂。
  (二) 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由于一些教师只以教科书中的内容作为教学材料,讲解的内容脱离实际生活,让学生认为历史学科是枯燥乏味的。针对此问题,教师应该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由实际生活引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教学步骤如下:第一步: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第二步:将教学大纲中的内容以及与其相关的实际生活内容建立联系,对比两者存在的差异,制作PPT。第三步:正式讲解。播放一段实际生活视频,利用该视频引出需要讲解的内容。第四步:利用PPT辅助教师讲解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授初一历史上册《原始农耕生活》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备课时搜集原始农耕生活和现代农耕生活的相关资料,搭配图片、文字、声音、视频制作PPT,以对比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部分知识点。在正式讲解之前,播放一段我国某山村农耕生活视频,简要讲述视频中的农耕生活,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农耕生活现状。虽然我国人口较多,但是当前的农产量足以养活很多人,但为什么古代会有很多人饿死呢?以此引出原始农耕生活。在此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带着好奇心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我通过播放PPT,对比当前农耕生活和原始农耕生活的区别,主要包括农耕工具、劳作时间、耕作方法的对比等。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原始农耕生活非常艰辛,不但劳作时间长,而且产量很低,从而让学生加深对原始农耕生活的印象,快速理解此段历史内容,同时感受粮食来之不易。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学生测试可知,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并记忆历史知识,让学生轻松学习。
  (三)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大部分教师以考试成绩作为教学评价依据,这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历史学科不同于数学、化学等学科,其需要记忆的内容非常多,如果单单以某一次考试成绩为评价依据,评价结果缺乏全面性。而多元化评价方法是一种以众多因素作为评价依据的综合型评价方法,它根据评价因素占据教学分量的不同划分评价比例,将各项评价因素得分加和得到最终评价结果,并从鼓励、赞扬的角度出发做评价,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对于历史教学评价而言,应该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课外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进行教学评价,设置比例依次为25%、25%、50%。例如,某学生考试成绩较低,但是课堂表现和课外作业完成较好,这两项便可以帮助其提高综合分数。针对该成绩,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考试不要过于紧张,复习要全面,不能忽略每一个考点,相信学生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学生最需要的就是鼓励,而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潜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历史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需要引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联系生活实际丰富教学内容,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不断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学好历史的自信心,从而打造初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 【发布时间】2019/11/6 11:45:32
  • 【点击频次】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