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注意力

 

【作者】 罗友志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樟海镇古柏永乐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不管教师怎样教或教什么,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学,而学生学习的过程又是对教师所教知识进行感知、分析和记忆的过程。小学生的注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2)小学生容易被一些直观的、具体的材料所吸引,对于一些抽象的道理却不能引起注意;(3)小学生的注意易于分散并不能持久,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易于被新奇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呢?
  一、小学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即所谓的上课不专心,这是在小学生课堂上十分普遍的现象,也是导致教师上课实效性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主要有 :活泼好动、坐不住,安静不下来 。比如许多小学生在课堂上“很忙 ”,一会玩橡皮 ,一会削铅笔 ,一会看看窗外的小鸟和天空 ,要不就去招惹周围的同学 ,一刻也不清闲。心不在焉、老走神 。尤其是思考问题较安静时 ,他们往往会想人非非 、心神不定。有时再加上季节的原因 ,他们就会无精打采,一会儿就会睡着。粗心马虎 、差错连连。由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 时马虎大意 ,会把“犬”,写成“大 ”;把“体 ”写成 “休”等 。错误连连 、笑话百出 .真有点让你哭笑不得学习做事拖沓 、磨蹭 、虎头蛇尾 、效率不高 。当天的任务总是完成不了,天天让大家等他掌握才能往下进行 ,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
  二、培养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措施
  (一)优化课堂教学,心会跟课一起走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把自己的课程设计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而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自制力差。他们的注意力最多只坚持10—15分钟左右,大脑就会出现疲劳,如果将他们的学习当作枯燥的“讲”和“听”,那么课堂上学生就会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1、巧妙导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针对不同的课,选择不同的吸引学生兴趣的方法。如:谜语导入、故事导入、情境引入、游戏导入等,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2、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从事中高年级教学工作的我,一直以为低年级的学生单纯,好管理,知识点简单,课应该也不难上,现在才发现之前想的过于简单了。我现在带的一年级,孩子们还没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总是乱糟糟的,一节课用于维护纪律的时间往往多余讲授的时间。我常常是软硬兼施,一会儿哄哄,一会儿凶凶,却发现这样只能暂时有效果,时间一长又不行了。有的孩子聪明伶俐,可是上课常做小动作,边玩边学,做事拖拉,注意力成了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绊脚石。为此,我非常注意把培养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与培养注意力结合起来。在语文课堂中我经常运用精美的图片、生动的课件、直观的教具把学生的感觉器官引向这些刺激物,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短暂。而在游戏、比赛中,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又高度集中,兴趣极高,接受知识轻松,处于主动学习状态。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培养孩子广泛兴趣与培养注意力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要调控教学节奏,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当发现学生疲倦时,穿插一些趣味性的东西,让学生唱一唱,动一动,加快节奏,增加密度或增添一、两个小游戏或进行表演比赛。这样,歌曲、表演、游戏等教学活动此起彼伏,高潮迭起,扣人心弦,就吸引了学生集中注意力。如在拼音教学中,拼读练习特别枯燥,我经常利用“摘苹果”等各种游戏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时,我就让他们一起拍手“来来来,一起来,咱们一起做游戏,拍拍手,笑嘻嘻,我把苹果送给你。”在说的同时,让孩子亲自把苹果样的字宝宝卡片摘下来,当学生正确拼读时,全班同学一起跟读。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另外,闯关竞赛学生也特别会“提神”,我们可以把生字教学等设计成一关一关的闯关练习,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实践证明,只要孩子对活动的意义理解得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就越强,在活动中的注意力就越集中,持续的时间就越长。 
  (二)在数学课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是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必要手段。
  学习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以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活动,因此,学生要搞好学习就不能只凭兴趣,还要靠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在数学教学中,二次函数的教学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分式的内容是单调和枯燥的,不可能自然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必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明确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预先说明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所有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同时也利用间接兴趣引起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注意力。
  (三)课堂上提高教学活动的目的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自觉性和自律性,具体表现为不会主动确立目标,需要教师给定目标;在注意进程中不会组织自己的注意,需要他人不断提醒和关照。一旦没有外在的帮助,他们常常会不清楚或忘掉由他人给定的目标,使注意中止或分散。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提出具体的目的、要求、内容及具体方法,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集中注意力对完成活动的重要性,并懂得如何正确地组织自己的注意。 
  综上所述,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进而也能促进学生主体性、创新精神及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
  • 【发布时间】2019/11/6 11:50:59
  • 【点击频次】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