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 赵锦全

【机构】 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绿水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倾听能力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被列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教学要针对小学生在倾听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倾听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倾听氛围培养小学生倾听的习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小学生倾听的能力,用肯定性的评价鼓励学生倾听。
  关键字:小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学会倾听。那么,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小学生在倾听方面存在那些问题,应该怎样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倾听能力呢?本文就这些问题谈一些浅见。
  一、小学生在倾听方面存在的问题
  倾听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善于倾听更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但是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我约束能力差,在倾听能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不爱听。许多家庭中的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爱倾听他人的表述,唯我独尊。他们的表现欲强烈,在他人面前显得能歌善舞,能说会道,可他们不喜欢或不愿意听别人说话,在别人讲话时往往爱插嘴或打断别人的说话,显得很不礼貌。
  二是假装听。很多小学生在课上都会尽力表现出自己是在认真听课。例如:身子坐得笔直,双手平放桌上,两眼紧盯教师和黑板,一动不动,一副全神贯注的样子。其实这是“假装听”。因为如果他们真的在认真听,就不会刻意关注自身的形体状态。而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引起教师的关注,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
  二、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倾听兴趣
  第一,设计倾听能力专项训练。专项训练要注重实用性,要方便在课堂上进行,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要符合学生现有水平,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倾听训练,突出训练重点,多进行不同目的的练习。
  第二,将倾听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教学中。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载体,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意识,将倾听训练融入到教学中,利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的倾听技能,引导学生掌握倾听技巧,提高学生倾听能力。
  第三,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倾听能力。语文课本中的口语交际板块在倾听能力训练上同样有着很大的利用空间,例如可以将口语交际内容与辩论想结合,要求学生表明自我立场观点并反驳他人的观点,这就在无形之中锻炼了学社的倾听能力。最后,教师应善于搭建倾听的桥梁,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自身榜样引导学生提高倾听能力,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搭建沟通的桥梁,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倾听。
  三、营造良好的倾听氛围,培养学生倾听习惯
  倾听的氛围需要老师来给学生创设,所以在语文课堂中,老师是小学生的倾听引导人,老师要善于倾听小学生所讲的话语,只有老师善于倾听,才可以培养出善于倾听的学生,对于小学生应该多一些耐心,引导小学生形成有效的表达。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时,老师可以让小学生组织班上几个人进行感情朗读,每个读一小段,这样可以让接读的小学生集中精神听什么时候轮到自己,那么对于听的小学生集中注意力在倾听课文的情感。读完后老师可以进行设疑,小学生们谁可以大概描述一下桂林山水一文的主要内容。有的学生说描述的是桂林那边的山和水在弥漫这云雾中的景色美;有的学生说是用修辞手法把桂林山和水美化了;还有一个小学生说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等等。这时老师便说,学生们说的都对,但是不够全面,这时小学生都感觉到老师的善于倾听,都纷纷举手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我便选了一个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小学生,他总结了一下前面三个小学生的答案,是描述桂林山和水的特点,可以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更可以陶冶爱美的情趣。这便表现出了这个小学生极强的表达能力和善于倾听的好习惯。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进行有效的倾听,让小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逐渐越来越爱倾听和表达,使语言能力和善于倾听的能力变得更强。
  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并不是一促而就的,但只要长期坚持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一定会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孩子学会倾听,会使语文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曾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学生倾听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在备课时,要使枯燥乏味的内容通过表现形式的改变使之形象生动,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已证实,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教师只能想方设法利用学生的注意力特点,那种强迫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做法是徒劳无效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开展游戏活动,在玩玩乐乐中吸引学生的倾听注意力是一种好方法。根据这一特性,我曾尝试在语文课中开展“好医生”活动,老师在范读课文中故意出点小岔子,让学生来纠正,学生的倾听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个个都能成为治病的“好医生”。或者我们老师常用的开小火车读生字、词语、课文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好方法,有的时候甚至可以加快速度,加深难度,使学生在游戏中逐步提高自己倾听的注意力。
  五、用肯定性的评价,鼓励学生倾听
  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要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为了增强学生倾听的意识,当老师看到有的同学认真倾听同学发言时时,可给予这样的夸奖:“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同学发言,不但听明白了,还能指出不足,真不错!”学生受到表扬,心里很高兴,今后在倾听方面定会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只有强化学生的倾听能力,才能保障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好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求不断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
  • 【发布时间】2019/11/6 11:51:11
  • 【点击频次】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