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 阅读与写作的有机融合与相互促进

 

【作者】 顾骝川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骝马镇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阅读可以让学生以积累大量好词好句,也可以积累写作思想,这对于学生提升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改善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融入写作思想,在写作教学中开展课堂内外阅读,从而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阅读;写作;写作思维
  阅读和写作时语文教学的两大核心部分。阅读与写作既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存在,又有密切的相关性,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时阅读的延伸。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把写作思维深深渗透在阅读教学之中,从而达到以读促写的目标。
  一、改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改善教学方式是当前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所必须面临的问题。阅读教学的方式是多样的,但是要和文本特点与学生思维方式相联系,比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微课教学等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具体情景,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内容和文本特点。
  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在柏林》为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有关二战时的视频场景,帮助学生了解这篇课文的历史背景,在此情况下分别介绍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只有了解了历史背景,才会理解到预备役老兵说话之后,车厢里一片寂静,而且静的可怕。才能进一步体会到这样设置情节的好处,并在以后的习作中适当的模仿。通过PPT可以直接分析课文中重点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课文中描述的场景,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如果当节课时间比较充裕,笔者还让学生模仿文章经典句式和他们喜欢的语句,以此来提高写作迁移能力和运用能力。
  写作思维混乱是困扰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如何理清思路,合理构建文章内容一直是众多学生所头疼的内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势必要渗透关于写作思路的教学,笔者认为思维导图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以中心思想为核心,以写作线索(先后顺序)建立关于写作思路的思维导图,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清课文脉络和结构,还有有助于学生建立写作思路架构图,合理构建文章顺序。
  二、加强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写作特点
  部编版每一篇教材都是编辑者精挑细选的,很多文章都是古今中外文坛中的经典,文笔细腻,语言优美,结构精美,而且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道理,是阅读中的不二首选,可谓是百读不厌。如六年级上册的《穷人》《少年闰土》,下册的《匆匆》《为人民服务》等。小学高年级教材大多短小精悍,每个单元的编写是按照文章的体裁来划分的,教师可以从每个单元中挑选一篇文章,让学生以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的形式感知写作特点,教师只是在此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当然在挑选的时候要注意文章写作特点的多样性,
  一般来说,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形式,对课文的生字词和重点词语有清楚的了解,然后通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了解;第二步是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之上,整体把握文章主旨和内涵。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写作线索和脉络向学生提供几个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对教材进行分析,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最后在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的时候,在进行点拨,以此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第三步是让学生对课文重点句子、写作手法展开讨论,教师最后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仿写,或者对好词好句造句。
  同时仅靠课本中的文本是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面,学生需要扩大阅读视野。教师可以根据当节课学生讨论的课文内容,选择与课文内容体裁相同的课外优秀文章让学生阅读。当然仅仅是阅读还是远远不行的,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积累起能够帮助写作的相关素材。教师在学生阅读完课外文章之后,还要组织学生撰写读书笔记,然后展开小组讨论,取长补短,促进学生一起成长,深化学生对写作思维的了解。
  三、提升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乐于写作
  部编版教材的主编温如敏老师说过:“新教材就是要解决学生不读书的问题。”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阅读和写作兴趣,教师花费再多精力也是无济于事,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教师可以开展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时,可以从学生从学生心里特点出发,为学生提供多样的阅读方式和写作体裁,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比如在学完《触摸春天》一课之后,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在课堂上竞相讨论着关于春天的美景,于是灵机一动,提前告知学生本周写作课以《春景》为题目,鼓励他们在课下多观察春天的景象,多阅读与春天有关的文章,那节课学生的写作热情和作文质量都很高。有些课文是描写自然的,如果学校周围自然资源丰富的话,可以带领学生走出去,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野游、参观,指导他们观察婀娜多姿的大自然,让他们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爱上阅读,爱上写作。
  四、多实践,多应用,不断提高写作应用能力
  对于还停留在写作初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多写多练多应用,是他们提高写作能力所必须有的经过,教师可以加大对学生单项写作训练力度,从课文优美段落模仿等小练笔着手,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应用能力。当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难免会遇见问题,教师组要注重对学生写作问题的解决,比如有些学生在词语使用上不准确;有些学生标点符合使用不准确;有些学生病句成堆……教师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分析,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这些问题给予解决。
  仅靠课上的时间去练习写作所取得的成效亦是有限的,教师应当顾客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对于周围发生的新鲜事物及时记录下来,对于在课下读到的好词好句及时积累下来,当然每天的日记书写也很重要。通过课上与课下写作相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多实践,多应用,多总结,这对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宏梅.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环节开展与衔接的对策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 2018(12)
  [2]李玲玲,徐文娟. 双剑合璧,让语文教学更精彩——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 2015(20)
  [3]岳虹,梁继.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优化学生写作水平[J].新课程(上). 2014(12)
  • 【发布时间】2019/11/6 12:00:27
  • 【点击频次】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