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现代散文在初中教材里占有一定量的篇幅,教好这类文章,提高课堂效果,是语文教师不能回避的话题。教散文最能展现教师的才情,最易与学生撞出智慧的火花,也最易与作者同喜同悲。面对一篇散文,老师要怎么处理才算到位,学生要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学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教学艺术发挥到了极致,走出课堂,有不可言说的愉悦。本文从课堂导入激发阅读兴趣、注重情感优化散文教学、抓住文言理解散文内涵、改变作业方式发挥阅读能动性几方面,对如何提高初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作一些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初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与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通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陶冶其情感等具有重要作用。
一、实施有效的课堂导入,提升学生对现代散文的阅读兴趣
初中生认识事物和学习新东西以感性认知为主,学生能否实现知识和内容的有效掌握,往往取决于他们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程度,而这些往往会在课堂教学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定型,需要教师从语文课堂一开始就准确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多样化的课堂导入策略,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并强化对教学内容中某一个点的有效切入,使之打动学生和感染学生。在《荷叶 母亲》一文的课堂教学中,笔者运用了这样的方式实施导入:首先选择了一首阎维文演唱的歌《母亲》,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使之充分地发挥好催化剂的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体验和感悟情境,将学生的情感充分地调动起来,并且向学生介绍冰心的个人成长经历,播放了荷叶呵护红莲的图片作为背景进行衬托,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此情此景之中,对作者表露的情感进行体味和把握。在这样的课堂导入作用下,学生就能够带着良好的思想情感进入知识内容的学习之中,并且在整个学习、体验与感悟中保持着良好的思维状态。
二、注重情感熏陶,以情感来优化现代散文的教学
语言文字虽然是人类表达自己观点、抒发自己感情的一种载体,但是现代散文确实是历来备受人们喜欢的,因为除了它有着优美的语言外,还因其蕴含于语言之内的情感因素而备受人们喜欢。所以在初中生阅读现代散文的过程中,语文老师应该需要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从而引导学生在了解作品的背景、作者的经历等基础知识上去加入自己的感情进行阅读鉴赏。只有这样做,才会把现代散文的内涵真正地理解。首先,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世界。要理解散文的内涵,就必须理解作者。就目前初中的现代散文阅读欣赏而言,一些语文教师并不太重视这一环节。他们大多在课堂上通过分析文章的词语、句子、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来指导学生理解文章,而忽略写作背景和作者在观察过程中的经历与情感。事实上,通常情况下优美的散文肯定浓缩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当然这肯定也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初中生在阅读现代散文时,知晓这些基本的常识是关键的部分。然后,多在理解背景的基础上阅读。例如,学生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就要先弄明白写作背景:作者因与父亲有些矛盾几年未见面,后来父亲还是给儿子写信,儿子读信,很有些惭愧,有感于世事,便写了此文,深情回忆父亲的爱意:当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差事也交卸了。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那年作者20岁。在那特定的场合下,作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几年之后,想起那背影,父亲的影子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弄懂了这些,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背影》中的情感:父亲对自己无言的爱以及自己对父亲爱的感动和无法报答的愧疚。
三、抓住文眼,深层次理解现代散文作品的内涵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现代散文时,应根据散文本身,引导学生找到散文文眼并扣住散文文眼,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仔细揣摩散文作品,感悟文章的主题与神韵。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养成敏锐的、独到的审美感悟与体验。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到,散文的文眼就是散文的中心点,只有抓住了散文的文眼才能真正掌握散文的知识点,才能准确地感悟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循着作者的笔意思索,顺着散文的纹路揣摩,促使学生真正掌握散文的思想情感。在抓住散文文眼的过程中,还应把握文章线索。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散文时,应指导学生欣赏文章精巧、新颖、别具特色的艺术构思,同时要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线索。例如,教师在讲解鲁迅的《藤野先生》这篇散文时,应引导学生注意寻找文章赞颂藤野先生的品格这一线索,并通过向学生提问,从而使学生认真思考,并帮助学生掌握全文结构,理解散文中心思想,把握散文的写作特色。教师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引领学生通过全面地梳理散文线索,掌握散文的写作特点,使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四、改变作业方式,发挥学生阅读现代散文的自身能动性
为了提升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的阅读任务,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可是学生的课业比较繁重,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力不从心。另外,教师布置的任务都是比较普通的阅读训练,学生对此不能进行很好的理解和吸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提升比较慢。所以,教师应该对作业方式进行改变,不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多元化发展。举例而言,学生在进行自然景观的阅读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践观察,而不是做大量阅读作业,通过实现观察和自主描述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教师让学生对自然景观进行观察,可以拍摄照片;其次,学生通过对景观的观察写一篇小作文,对自己的感受和见闻进行记录;最后,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写作对该类文章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现代散文阅读对于初中生的审美观念和文学素养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对初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摒弃传统教学中不合适的部分。另外,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的好习惯,形成自我的阅读方式和技巧。只有这样做,才能切实提高初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初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与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通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陶冶其情感等具有重要作用。
一、实施有效的课堂导入,提升学生对现代散文的阅读兴趣
初中生认识事物和学习新东西以感性认知为主,学生能否实现知识和内容的有效掌握,往往取决于他们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程度,而这些往往会在课堂教学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定型,需要教师从语文课堂一开始就准确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多样化的课堂导入策略,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并强化对教学内容中某一个点的有效切入,使之打动学生和感染学生。在《荷叶 母亲》一文的课堂教学中,笔者运用了这样的方式实施导入:首先选择了一首阎维文演唱的歌《母亲》,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使之充分地发挥好催化剂的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体验和感悟情境,将学生的情感充分地调动起来,并且向学生介绍冰心的个人成长经历,播放了荷叶呵护红莲的图片作为背景进行衬托,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此情此景之中,对作者表露的情感进行体味和把握。在这样的课堂导入作用下,学生就能够带着良好的思想情感进入知识内容的学习之中,并且在整个学习、体验与感悟中保持着良好的思维状态。
二、注重情感熏陶,以情感来优化现代散文的教学
语言文字虽然是人类表达自己观点、抒发自己感情的一种载体,但是现代散文确实是历来备受人们喜欢的,因为除了它有着优美的语言外,还因其蕴含于语言之内的情感因素而备受人们喜欢。所以在初中生阅读现代散文的过程中,语文老师应该需要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从而引导学生在了解作品的背景、作者的经历等基础知识上去加入自己的感情进行阅读鉴赏。只有这样做,才会把现代散文的内涵真正地理解。首先,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世界。要理解散文的内涵,就必须理解作者。就目前初中的现代散文阅读欣赏而言,一些语文教师并不太重视这一环节。他们大多在课堂上通过分析文章的词语、句子、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来指导学生理解文章,而忽略写作背景和作者在观察过程中的经历与情感。事实上,通常情况下优美的散文肯定浓缩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当然这肯定也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初中生在阅读现代散文时,知晓这些基本的常识是关键的部分。然后,多在理解背景的基础上阅读。例如,学生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就要先弄明白写作背景:作者因与父亲有些矛盾几年未见面,后来父亲还是给儿子写信,儿子读信,很有些惭愧,有感于世事,便写了此文,深情回忆父亲的爱意:当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差事也交卸了。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那年作者20岁。在那特定的场合下,作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几年之后,想起那背影,父亲的影子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弄懂了这些,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背影》中的情感:父亲对自己无言的爱以及自己对父亲爱的感动和无法报答的愧疚。
三、抓住文眼,深层次理解现代散文作品的内涵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现代散文时,应根据散文本身,引导学生找到散文文眼并扣住散文文眼,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仔细揣摩散文作品,感悟文章的主题与神韵。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养成敏锐的、独到的审美感悟与体验。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到,散文的文眼就是散文的中心点,只有抓住了散文的文眼才能真正掌握散文的知识点,才能准确地感悟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循着作者的笔意思索,顺着散文的纹路揣摩,促使学生真正掌握散文的思想情感。在抓住散文文眼的过程中,还应把握文章线索。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散文时,应指导学生欣赏文章精巧、新颖、别具特色的艺术构思,同时要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线索。例如,教师在讲解鲁迅的《藤野先生》这篇散文时,应引导学生注意寻找文章赞颂藤野先生的品格这一线索,并通过向学生提问,从而使学生认真思考,并帮助学生掌握全文结构,理解散文中心思想,把握散文的写作特色。教师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引领学生通过全面地梳理散文线索,掌握散文的写作特点,使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四、改变作业方式,发挥学生阅读现代散文的自身能动性
为了提升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的阅读任务,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可是学生的课业比较繁重,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力不从心。另外,教师布置的任务都是比较普通的阅读训练,学生对此不能进行很好的理解和吸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提升比较慢。所以,教师应该对作业方式进行改变,不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多元化发展。举例而言,学生在进行自然景观的阅读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践观察,而不是做大量阅读作业,通过实现观察和自主描述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教师让学生对自然景观进行观察,可以拍摄照片;其次,学生通过对景观的观察写一篇小作文,对自己的感受和见闻进行记录;最后,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写作对该类文章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现代散文阅读对于初中生的审美观念和文学素养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对初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摒弃传统教学中不合适的部分。另外,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的好习惯,形成自我的阅读方式和技巧。只有这样做,才能切实提高初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 【发布时间】2019/11/6 12:28:47
- 【点击频次】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