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作者】 唐忠良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菜坝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当前,追求生活化阅读、原生态阅读的群文教学研究,在我省开展得如火如荼。群文阅读,就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内,探索性地阅读一组相关联的文章的阅读方式。准确把握群文阅读的特点,才能让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中摒弃传统阅读教学的陈弊,充分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实现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素养的目的。我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研究的三四年间,对群文阅读教学有一些粗浅的认识,也进行了一些不成熟的实践,与大家交流共勉。
  关键词:群文阅读;原生态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教育革除陈弊,从“语文教学”走向“语文教育”的关键。而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必须为他们创设语文实践的资源、环境和机会,通过反复的实践活动方能习得。正是基于语文实践能力、阅读能力培养的理念,群文阅读在与传统的阅读、与单篇阅读的比较中,其优势才更为明显。 群文阅读,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内,探索性地阅读一组相关联的文章的阅读方式。其阅读的资源更加丰富并具有内在联系,阅读的环境更趋于生活化,富有真实性,阅读的机会有更多的选择性,阅读的方式更符合学生个体实际,阅读的理解有更广阔的表达空间。 群文阅读教学,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组群文的学习,为学生营造生活化、原生态的阅读情境,提供更为丰富而多样的阅读资源,通过多篇有关联的文章的阅读,使学生掌握生活化阅读的基本方法,在探索性的阅读实践中,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前不久,在我市群文阅读教学研讨中,我有幸执教了“英雄”群文的观摩课。在“英雄”群文教学中,我预设的教学对象为刚接触群文阅读的学生,通过了解群文,让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通过快速初读,让学生学会从海量信息中,快速抓住重要信息;通过重点品读,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引导“求同”阅读,让学生寻找群文共同点,感受“英雄”形象;通过对比阅读,引导“求异”阅读,发现群文的不同点,感受“英雄”的本质;最后,结合学生对英雄的认识,总结讨论新时期真正的英雄,并趁机引导学生写“英雄”。这种教学设计,通过方法选择、反复阅读、求同求异、读写结合等策略,实现习得方法、提升认识、形成素养的目的。
  一、实施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所谓群文阅读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多篇相互关联的文章。群文阅读这种教学方式是一种新的拓展学生阅读的教学方式,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数量和速度的培养以及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于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其具体意义如下。 
  二、小学语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实行群文阅读之前,我学习了大量的相关知识和理论。读姚婷的《“群文阅读”——有效的阅读策略》一文,了解了群文阅读的方法与步骤,即“五步教学法”,主题回顾—阅读概览— 片段分享—精彩赏析—主题拓展, 更明白了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运用有效策略串起撒落的“珍珠”:或以体裁为线索,或以人文主题为线索,或以表达形式为线索,或以相同篇章结构的文本为线索…… “ 海纳百川, 兼收并蓄”, 有了这些理论的积淀,在群文研究的路上我们才可以行走得更加从容、顺畅。
  (二)提高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很多人说语文很难提高,确实如此,如今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阅读量太少”,一学期课本上的课文就这么十几篇,反复读也就是一篇短文而已,有些来自名著节选的课文也是没有上下文的连贯性,并感悟不到太多内涵。而让孩子再去阅读其他文章,又会漫无。
  (三)设计有效问题,梳理不同的文本
  怎样指导学生在多篇阅读的学习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这就要求让学生把多篇文章看成是一个阅读的整体,设计一些有效的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其中,比较就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比较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异同点,形式的比较等等,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
  (四)、培养习惯,提高能力,让学生“学阅读”
  良好的习惯是“学阅读”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习惯培养,例如:“学习”的习惯、倾听与专注的习惯、提问的习惯、讨论与分享的习惯、辨析的习惯、梳理的习惯。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学阅读”。教师应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即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运用能力、速读能力、语感、鉴赏评价能力等。群文阅读教学,不仅深入文本内容,而且细入文本的语言形式,打通“阅读”与“习作”的屏障。
  (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原则
  众所周知,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已经逐渐得到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而学生主体地位则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得以实现的。故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现学生主体地位,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效果就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原则,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角度,进行群文阅读主题的确定,并根据学生实际阅读能力及水平,确定群文阅读文章数量及难度;第二,要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模式应用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中,以增加群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激发学生的群文阅读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如引进游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使群文阅读中遇到的重难点知识及问题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对阅读中重难点知识的记忆,进而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效果。
  (六)探究群文异同,升华阅读主题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是在求同的阅读基础上,更好的发现文章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深入的研究文章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建立学生对于主题的更深的认识,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比如在对“以诚待人”一单元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通过相关文章的阅读,引导学生在以诚待人的主题基础上,去仔细的赏析文章的内容、重点语句和表达手法,让学生细分文章的不同之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仔细钻研文章主人翁的所处时代背景、当时面临的具体情况、动机和目的等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的丰富学生对于相关主题的理解,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总之,真正成功有效的“群文阅读”,在选好文章的基础上,还要相应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那种有步骤、有程序的阅读策略教学,才有可能缩短儿童天生能力间的差距。教师更应渗透质疑讨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学生进行讨论,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群文阅读的质量。
  • 【发布时间】2019/11/6 12:29:58
  • 【点击频次】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