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想象力培养

 

【作者】 谭 姗

【机构】 四川省邻水县北城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培养学生想象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更应加强。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加强随文练笔教学,鼓励学生结合内容、时代去想象,在写作中鼓励学生写童话也是一种很好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想象力;培养;注重
  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肥沃土壤,特别是阅读和写作中。新课标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独特优势,加强学生想象思维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我们知道,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初步阶段,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除了让他们积累写作应有的字词句、会写完整通顺的句子之外,还要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以丰富的想象作为写作基础,写出的文章才能更加生动,有新意。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怎样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大量探索。下面,谈谈实践策略。
  一、开展随文练笔活动,丰富学生想象
  读写不分家,以读促写,以写拓读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常用策略。在培养学生想象力中,这种方法也是非常凑效的。因为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的内容都给人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可以很好地加以利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来写文章。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想象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读写兴趣。例如,《凡卡》一文中的小凡卡,千方百计想给爷爷写信,结果却因为忘记写乡下爷爷的地址而使得那封信永远都无法寄到爷爷手里。对此,我就适时地向学生提问:“凡卡的信能寄到爷爷手里吗?为什么?后来呢?”对于我提出的问题,同学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认为寄不到,有的说可以,因为有可能送信人认识爷爷。在这儿,我又继续发问:“即使爷爷收到凡卡的信,能把他接到乡下自己的身边吗?凡卡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吗?”教到这儿,全班都沉思了,就此,我布置了一个续写作业,《凡卡寄信之后》。这种教学,就是将读写结合起来,开展随文练笔活动,能及时把学生阅读体会转化为写作,培养了学生联想、扩充、补白等想象思维。结果,很多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写出了很有想法结局的续写文章来。
  二、鼓励学生写童话,培养学生想象力
  童话,就是想象的产物,培养学生写童话,就是让学生想象思维结硕果。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童话作文可以用其所长,把学生潜在的想象力激发出来。因此,训练学生写童话,既符合当前落实新课标的形势,也顺应了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大有帮助。不过,在引导学生童话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加强读写结合,让学生在读了一些相关的童话,明确了童话写作的具体要求后,才能开展。
  (一)提供想象条件,鼓励大胆幻想。童话内容,涵盖了学生的一切生活和空间。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能在童话中得到映照;学生的喜怒哀乐,也能在童话中得以体现。我们积极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选材。在训练中我们要给他们提供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情景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幻想。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就再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才得以充分的发展。
  (二)教会构思方法,提倡个性表达。童话往往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人们,所以在训练学生写童话时要讲究巧妙构思。同样一个富有新意的题材,构思不好,它也不会吸引人。童话语言独具特色,写童话比写一般记叙文在发展学生语言方面更具有优势,学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和富有个性化的表达语言,反映学生性格、兴趣、爱好。
  (三)注意立足现实,要求合理想象。一旦儿童思绪扬起,往往又会乘着兴致,漫无边际的想象开去。因此,我们要向学生提出想象合理的要求。因为,只有想象合理,才有意义。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儿童往往难以判断,仅是概念地提出要求,儿童并不能掌握要领。教师的作用,在于适时发掘学生的心灵火花,让学生立足现实,合理想象。
  三、打破时空局限,突出想象主题
  合理的想象,是围绕主题进行的。而对于小学生,他们对想象是否合理,符合写作主题,还缺乏相应的判断力。教学中,我们结合学生生活经历,鼓励他们放开想象,打破时空局限,甚至可以穿越时空,超越现实,去想象,去创造新的形象。随着学生年龄增长,知识不断丰富,培养想象力难度也要逐渐加大,如教学诗歌《秋思》时,对于“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欲走又开封”的理解,很多学生难以正确理解张籍对家乡人和物的深深思念之情。教学时,我就让学生围绕思乡,穿越时空,了解一下诗人的背景和时代,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把整件事情组合起来并且写下来,为了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学生们还把信封的内容重现,感人至极。这是一个“思乡”的主题阅读。又如: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有写作要求,主题是“二十年后回故乡”。我在执教这次习作中,先让学生想象二十年后的自己,包括自己的模样、工作和回故乡的目的,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想象。接着我让学生说说现在是什么样子,这就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把二十年后看到的巨大变化进行构造。这次作文教学,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可以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想象力,有利于学生跨越时空,凸显想象主题,创造出了一个理想的“自我”。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应充分语文学科优势,让学生在读中想象,在写中想象,在获得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让想象力这种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随着新课标践行的深入,我们在这方面的探索也会随之加大力度,尽可能地让学生获得更好想象力培养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全友,在读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教育探索,2017年。
  [2]刘小梅,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实践策略探究[J].现代语文,2018年。
  • 【发布时间】2019/11/6 12:30:10
  • 【点击频次】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