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思考

 

【作者】 刘艳琼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君山路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群文阅读,就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内,探索性地阅读一组相关联的文章的阅读方式。准确把握群文阅读的特点,才能让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中摒弃传统阅读教学的陈弊,充分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实现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素养的目的。我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研究的三四年间,对群文阅读教学有一些粗浅的认识,也进行了一些不成熟的实践,与大家交流共勉。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预习习惯;思维
  小学生正处于语文阅读积累时期,语文群文阅读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阅读多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能够有效地改善教师实施阅读教学的效果,弥补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群文阅读的意义,不断优化群文阅读的策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一、“群文阅读”概述
  “群文阅读”是近几年出现在语文教育中的新词语,“群文”一词最早由台湾学者赵镜中提出的,“群文阅读”指的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集中阅读、学习,最后教师和学生通过学习探讨,达成共同认识的语文教学形式。“群文阅读”既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尝试,也可以说是一种阅读方法的总结。由于之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单篇文章教学为主,而“群文阅读”则是同一题材或同一类型文章的教学,课堂教学比较集中,也具有概括性[1]。
  二、小学语文阅读中运用群文阅读方法的有效措施
  群文阅读方法被教师普遍运用,在取得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部分教师对群文阅读缺乏透彻的理解,使教学目标不够清晰、课堂的秩序较为混乱,这些都会阻碍到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具体的教学实施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改善:
  1.要建立一支高专业技能的师资队伍:
  由于“群文阅读”是近几年提出的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同时,它是一个开放性的课堂,内容包含量非常大,需要教师有开阔的眼界、丰厚的文化知识储备、以及深邃的思想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自身的能力和对教师对课堂内容的呈现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除了运用传统的单篇教学方法之外,还要与学生沟通、交流,采用自主阅读教学和指导阅读教学等多种教学法,增加教学经验,提升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和对课堂的掌控能力。
  2.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群文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同时进行几篇文章的阅读,通过文章间的对比和总结来掌握教学内容。群文阅读不同于一节课一篇文章的方式,因此,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进而影响到教学进度。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首先,在家庭作业的布置上应加入预习所学课文这一项内容,并要求家长签字。其次,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预习内容,并督促学生搜集文章的相关资料。例如,在《开天辟地》的预习内容中,需要对神话的产生背景、相关人物、寓意等进行资料搜集,让学生初步了解到文章的重点。最后,群文阅读需要学生掌握较多的生字、生词和知识量,教师通常情况下会用较多时间讲解这部分内容,影响课程的整体进度。教师可以在预习作业布置时,要求学生利用查资料、字典的方式自主解决文章中的难题。比如在《古诗两首》预习中,学生可以先将生字词查明,也可以先对诗人简介进行了解。
  3.合理安排,提高群文阅读的价值
  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群文阅读方式初次应用到教学中,教师不必过分总结强调文章思想、情感、结构等,只需要求学生阅读多篇已整合好的文章。语文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好的,在教师为主导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群文阅读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思路清晰、主题明确的阅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最大程度的发挥群文阅读的作用,学生就能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阅读。教师亦可指导学生总结群文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对文章的表达方式,思想感情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3]。在阅读数量方面,经过学生逐日累增的阅读,思维敏感度和活跃度也会大大提升。
  4.求同存异,发展思维
  小学生正处于语文思维发展的关键期,群文阅读要着眼于小学生语文思维发展,不仅进行同文阅读,发展学生求同思维,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求异,提升文章阅读感悟能力。群文阅读中,求同存异将有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语文阅读思维,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求同巧拓展。传统阅读视域下,阅读形式单一,学生不能举一反三,语文阅读思维不灵活。求同思维是基于多篇阅读文章的相同点,进行巧妙的拓展阅读,实现从单篇到多篇的拓展,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从单篇到单元比较等。求同巧拓展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阅读视野,也有助于学生强化相同文章阅读思维发展,更加全面深刻地把握同一类型文章阅读,发展学生阅读思维。求异谋深入。文章阅读要深入,不仅要寻求文章之间相同点,更要善于寻求多篇文章之间的不同点,求异是对求同的深入,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品味文章,做到点面俱到。教师在引导学生求异过程中,不仅要善于从面上求异,探求多篇文章在整体上的不同之处,更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点上求异,通过点上求异,分析文章局部的不同,发展学生同中求异的阅读思维。
  阅读教学应体现出教师、学生与书本间的互动过程,每个学生都应该在创造、理解和体验中构建精神世界。教师需要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挖掘出适合学生体验和感悟的知识,引导学生自觉思考、自主学习。学生的想象能力较强,因此应该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加强学生在自然、社会、生活中等方面的感悟力,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更爱上身边的一切事物。
  • 【发布时间】2019/11/6 15:50:44
  • 【点击频次】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