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作者】 李代芹

【机构】 四川省筠连县武德乡小寨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识字的速度和质量,如何把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呢?根据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我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生字,我做了一些探索,总结了多种识字方法,这些方法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识字途径,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具有一定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针对小学生对生字记忆不牢固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小学生的识字兴趣,通过游戏识字是巩固小学生汉字学习的最有效方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记住字形和字音。同时由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年龄还不够成熟,所以更适合采用游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丰富欢乐的游戏中进行识字,通过寓教于乐,让学生对识字产生强烈的兴趣。其中有效的游戏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猜字谜:教师根据生字的具体形象编写活泼有趣的字谜,在上课的时候进行展示,让学生猜一猜,在这个字谜中每一个都是对汉字字形的回顾,学生会积极配合教师猜字谜,每个学生通过反复思考猜出字谜后,会很有成就感,也让课堂氛围更加欢快。
  2、编儿歌:可以将生字编写成儿歌或童谣,生字的字形在儿歌的歌词中体现出来。开始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编写,熟练后可以引导学生自行编写,例如“口中有口,却口难开”是“回”字,“一个小日本,拿着一把刀,杀了四个人,流了四滴血”是“照”字。
  3、开巴士:教师作为司机,全班学生作为乘客,乘客上车要买票,即教师给出不同汉字,学生按顺序进行认读,读不出的学生就不能够上车,但可以向其他乘客进行求助,求助取得车票后(纠正错误读音后)方可上车,最后巴士将开往终点站(下课)。
  二、激发学生识字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学识字部分的设计都充满趣味性并且较为灵活,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采取开放式的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识字的实践活动中,激励学生发现汉字的奥秘,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材中有找朋友的识字方式,例如“车+俞=输”“舍+予=舒”“月+半=胖”,让学生在这样的识字活动中总结识字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认字、识字方法,帮助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让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在识字中,切忌让学生频繁机械地抄写,这样不仅会造成学生的反感,而且机械的记忆并不牢固。在自主识字过程中,学生大多会选取自己愿意认识的汉字,并根据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和字音。老师只需恰当地点拨即可。?例如在识字中,教师先让学生挑选出自己认识的汉字,并能够知道它的应用,当学生说出后,要进行及时地鼓励,并询问他是如何认识和掌握这个字的。这时就可以了解到学生在课外掌握生字的方式。另外,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变化字形的方式,扩展学生的认字量,并鼓励学生在日常识字中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巩固学过的汉字。
  最后,通过拓展,丰富学生的识字空间。通常的识字教学中,一单元一单元的生字基本上学过就结束了,并没有课后的生字拓展。但为了让学生对汉字的记忆更加深刻,教师可以在教学后带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让学生应用汉字。例如在春天这一单元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带着教材走进校园,看看实际生活中春天的样子,是否和教材上描写的一致,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春天表达出来,并应用学到的汉字,不会时可以用拼音代写或求助长辈,最后将卡片在全班进行分享,这样也可以巩固学习过的生字。
  总之,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种。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巧妙的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掌握多样的识字方法,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言文字的乐趣,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才会更加热爱语言文字,并能逐步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进而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 【发布时间】2019/11/6 15:52:05
  • 【点击频次】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