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提升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探究

 

【作者】 石小红

【机构】 重庆市酉阳县桃花源街道龙池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作为数学估算与笔算的前提,口算已成为该学科的核心内容。因而,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入研究如何提升学生数学口算能力与速度具有深远意义。基于此,主要论述小学数学口算能力与速度提高的相关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能力;因素;策略
  小学数学口算教学已经得到教师的大力关注,口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能力,口算对于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以及其他方面能力培养都十分重要。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口算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不能忽略数学口算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推动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提高学生数学口算水平。
  一、影响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因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对小学生的口算能力不够重视,教师对计算的讲解通常以练习题的形式为主,对于口算来说,只是将口算能力作为笔算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发挥口算的实际应用。此外,教师对学生口算学习的指导力度不足,针对口算内容的教学也是草草带过。其次,部分小学生刚开始接触口算方法,对于很多数学概念记忆得不扎实,很容易出现运算错误的现象,教师无法及时帮助学生更正在口算练习中创新的问题,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百以内加减法时,学生由于混淆数学概念,导致运算顺序出现错误,无法得到最后的答案,影响最后的总体运算结果,最终得到错误的结果。最后,学生由于粗心大意,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学生也只是潦草完成,更期待写完作业后观看动画片,面对单调无味的数学运算充满疲惫感,丧失学习的乐趣,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影响到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
  二、提升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策略
  1、加强训练学生的口算练习与记忆
  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百以内加减法、表内乘法、两位数乘除等是口算基本内容,学生必须要掌握好。此部分内容教学中,对学生加强基本口算练习,突出训练学生难以理解或极易出错的知识点。巩固练习过程中,老师可依照基础知识巩固、基本运算技能提高及技巧形成的流程安排练习内容。比如,表内乘法教学中,先观察有多少句乘法口诀表,再找出其特点。引导学生在理解前提下,记住这些口诀,切忌死记硬背,而是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对口诀熟记后,适当地引入口诀练习题加强训练。比如:()×7=35。针对表内除法,如果除数小于商,用口诀求商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40÷8,54÷6,63÷9等,学生首先会想到5、9、7的乘法口诀。因而,在指导学生记忆口诀表时,老师可让学生横着或竖着熟练记忆,甚至拐弯背诵,旨在增强表内乘法记忆,使学生口算能力得到加强。
  此外,实际教学中,要加强口算训练外,还要适当地进行记忆训练,尤其是四年级简便计算知识内容,通过观察数字特点,学生快速了解了简便计算方法。实践中,存在很多常见的运算方法,其也没有什么可供遵循的规律,只有借助加强记忆训练,才能有效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25与125两个数的2-9的倍值,学生首先要对4个25是100,8个125是1000的规律进行熟记并熟练应用,原因在于这些在平常作业或实践中,有很高的使用频率。
  2、多种运算方法,提高口算的速度
  口算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是很重要的环节,但是口算的能力也并非一蹴而就的,这需要老师长时间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小学数学老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年级做出不同的引导和练习,在尊重学生实际情况下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观察力以及推理能力的口算训练,把口算的技巧和方法教给学生,在口算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地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比如运算“36+5+4=?”时,很多学生都会直接去运算,那样就会费时间、费心思,我就告诉学生们可以运用“凑整”这个方法,就可以减少运算的时间,还能轻松地口算出结果,“36+4=40,40+5=45”,这样的口算又快又简单。加法中也可以运用“凑整”,比如“50-13-7=?”如果学生们这样去减就很费时间,还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就可以“凑整法”,“50-(13+7)=30”,这样口算起来就会很容易。高段年级的学生还会遇到乘法算术题,比如“25×32”,这样一看就有点难了,那么我就告诉学生们运用“分解法”,那么这个乘法算式就可以变成“25×4×8”,这样一分解,就容易多了。高段年级的数学课上,还会有小数的四则运算题,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算术题中出现小数就会让学生觉得有难度,所以我就告诉学生可以把小数在运算的时候当作整数来看,这样在运算的过程就会降低难度和错误率。
  3、掌握口算技巧,活跃思维
  3.1理清算理
  在数学口算的过程中,首先最基础的是要理清算理,必须要确保正确的计算,之后才能追求计算的速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要注重抓好算理的教学,从口算的基础和本质上入手。比如对于“8+6=14”的计算,必须要让学生掌握“凑十”这个技巧,可以把6看作是2+4,然后8与2组成10,计算10+4就会容易的多,并且让学生画出这个计算的思维过程图。同理,也可以将8看作是4+4,也能实现口算速度提高的效果。之后可以让学生熟练诵读进位加法法则的口诀:“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再加几。”这样可以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2建立直观表象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差,面对那些数字很难建立起良好的感知,但是他们对直观形象的事物会迅速形成良好的认识,所以教师在口算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起直观表象的认知,有助于提高口算的准确度。例如对于7+5这个数学计算题,可以将其变化为:“现在有7个苹果,再拿来5个苹果,那么现在一共有多少苹果?应该怎样摆放能够一眼看出来是多少?”这样学生面对这一堆苹果就会产生表象认识,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掌握“凑十法”,口算能力得到了培养。
  3.3说理训练
  在口算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说理训练,这样能够提高思维的灵活度,提升口算速度和能力。比如对于“20以内退位减法”的学习,出示题目“14-8=?”可以直接问学生们:“这道题目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6”,教师:“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学生:“做减法,先想加法”,教师继续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口算方法?”这样在师生互动问答的过程中就会获得有效的口算教学效果。
  总结
  小学生是逐渐形成逻辑思维的时期,通过对学生进行口算的训练不仅锻炼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教学的核心,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祥.分析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134.
  [2]唐胜源.基于学情视野下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优化对策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6.
  • 【发布时间】2019/11/6 15:55:29
  • 【点击频次】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