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
【正文】 口语交际是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合作、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综合训练。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规范口头语言,教给交际方法,创设交际环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口语交际”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在语文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创设和谐氛围,让学生敢说
为了解决学生怕羞,不敢交流的难题,教学中我重视创设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以笑容面对学生,以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特别对待胆小、怕羞的学生,只要他能站起来回答问题都要及时地给与肯定和鼓励,在这些学生回答为题错误的时候,不批评学生,也不让其他的学生取笑他们,我耐心地引导他们、鼓励他们重新讲,逐步规范他们的口头语言,从而使学生养成敢当众发言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苏教版教材对“口语交际”知识内容、能力培养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编排。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城市化的话题,农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遇到很大的困境。口语交际课的要求学生说说你们喜欢旅游吗?然后让孩子们当当导游,介绍自己去过哪些地方游玩。这样的话题农村的孩子很难说,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到过除自己居住地以外的地方。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座座高楼大厦是他们最多的印象,除此以外就没有其他的印象了。在农村,搜集课外信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这就给口语交际带来了造成很大的困境。为此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从他们熟悉的生活中构思说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并引导他们凭自己的能力和生活经验大胆地与同学交流。
二、为学生营造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
口语交际内容的设计应以“对话”方式为主。“对话”方式是指说者和听者的角色不断互换,双方凭着对对方话语的正确理解,作出恰当的反应,使对话继续下去。我们要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说出来,要让学生充分地说,先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说,然后再由优生综合说,教师进行点拨。以引导其他同学不断调整、规范自己的语言,最后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使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并对学生创造的佳句有目的地进行板书。
在一次口语交际课上,我出示说话主题:“我喜欢的小动物”,要求学生说说动物的特点。我让学生先做准备,可以讨论,切磋研究,集思广益。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讨论得非常热烈。然后组织全班交流。有的说:“我最喜欢小白兔,它长着长长的耳朵,一对红宝石似的眼睛,还有一张三瓣嘴,很特别。”又一个学生抢着说:“一身黄羽毛,一张小小的尖嘴,远远看去像一只绒球。这就是我喜欢的小鸡。”“不对,不对。”一个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了。“你有什么要说的?”我笑着问。“小鸡身上是绒毛,不是羽毛。”学生的回答,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生们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得到了听说的训练。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训练可以结合学校或班级开展的多种活动进行,学校、班级经常开展课外活动,我们抓住活动的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起到了较理想的效果。如:春游活动、清明节扫墓活动、“六一”庆祝活动,参观访问活动……这些都是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很好的平台。每次活动后我们都组织学生谈体会、谈收获。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班队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演讲活动,朗读比赛,成语接龙,讲故事,听记名言,读自己最好的作文,又或者说说自己近来最开心的事情等,这样的做法,丰富了学生生活,既积累了说话材料,又激发了说话兴趣,活跃了思维,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让学生在交际环境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的口语交际,丰富口语交际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听、说和交往能力。
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影响学生口语发展的因素是多种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也是多样的,本文不能一一赘述。小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并非单靠教师一朝一夕的训练就能形成,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但只要我们能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认真分析学生口语水平的现状,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从平时的教学实际着手,积极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交际实践,多给他们希望,多让他们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能使我们的学生达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口吐莲花的口语交际的境界。
一、创设和谐氛围,让学生敢说
为了解决学生怕羞,不敢交流的难题,教学中我重视创设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以笑容面对学生,以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特别对待胆小、怕羞的学生,只要他能站起来回答问题都要及时地给与肯定和鼓励,在这些学生回答为题错误的时候,不批评学生,也不让其他的学生取笑他们,我耐心地引导他们、鼓励他们重新讲,逐步规范他们的口头语言,从而使学生养成敢当众发言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苏教版教材对“口语交际”知识内容、能力培养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编排。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城市化的话题,农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遇到很大的困境。口语交际课的要求学生说说你们喜欢旅游吗?然后让孩子们当当导游,介绍自己去过哪些地方游玩。这样的话题农村的孩子很难说,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到过除自己居住地以外的地方。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座座高楼大厦是他们最多的印象,除此以外就没有其他的印象了。在农村,搜集课外信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这就给口语交际带来了造成很大的困境。为此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从他们熟悉的生活中构思说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并引导他们凭自己的能力和生活经验大胆地与同学交流。
二、为学生营造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
口语交际内容的设计应以“对话”方式为主。“对话”方式是指说者和听者的角色不断互换,双方凭着对对方话语的正确理解,作出恰当的反应,使对话继续下去。我们要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说出来,要让学生充分地说,先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说,然后再由优生综合说,教师进行点拨。以引导其他同学不断调整、规范自己的语言,最后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使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并对学生创造的佳句有目的地进行板书。
在一次口语交际课上,我出示说话主题:“我喜欢的小动物”,要求学生说说动物的特点。我让学生先做准备,可以讨论,切磋研究,集思广益。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讨论得非常热烈。然后组织全班交流。有的说:“我最喜欢小白兔,它长着长长的耳朵,一对红宝石似的眼睛,还有一张三瓣嘴,很特别。”又一个学生抢着说:“一身黄羽毛,一张小小的尖嘴,远远看去像一只绒球。这就是我喜欢的小鸡。”“不对,不对。”一个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了。“你有什么要说的?”我笑着问。“小鸡身上是绒毛,不是羽毛。”学生的回答,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生们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得到了听说的训练。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训练可以结合学校或班级开展的多种活动进行,学校、班级经常开展课外活动,我们抓住活动的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起到了较理想的效果。如:春游活动、清明节扫墓活动、“六一”庆祝活动,参观访问活动……这些都是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很好的平台。每次活动后我们都组织学生谈体会、谈收获。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班队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演讲活动,朗读比赛,成语接龙,讲故事,听记名言,读自己最好的作文,又或者说说自己近来最开心的事情等,这样的做法,丰富了学生生活,既积累了说话材料,又激发了说话兴趣,活跃了思维,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让学生在交际环境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的口语交际,丰富口语交际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听、说和交往能力。
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影响学生口语发展的因素是多种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也是多样的,本文不能一一赘述。小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并非单靠教师一朝一夕的训练就能形成,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但只要我们能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认真分析学生口语水平的现状,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从平时的教学实际着手,积极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交际实践,多给他们希望,多让他们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能使我们的学生达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口吐莲花的口语交际的境界。
- 【发布时间】2019/11/6 16:06:48
- 【点击频次】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