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初中音乐欣赏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浅谈

 

【作者】 李 华

【机构】 四川省隆昌市第六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音乐课堂是初中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音乐老师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音乐老师应承担起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责任,要明确认识到,音乐欣赏的教学方式不仅仅是听歌和教歌那么简单,而应站在有效教学的角度,完善欣赏教学,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趣
  新课程新理念使我们认识到教育的理想是:“以人为本”,“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要树立“以人为本”,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只有尊重,才有教育和个性的发展。在以往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怎样教他们就怎样学,那种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把学生限制在一个框框里,忽略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使学生失去了对音乐的兴趣。现在上鉴赏课,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改过去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俯视学生的做法;让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的体验,去理解音乐内容,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去探索问题。例如:在,聆听钢琴作品《少女的祈祷》前,先不讲解课本上的相关知识,而是让他们仔细聆听,并引导、提示学生:“从音乐中,你似乎听到了什么?”。先让学生说出初听的感受,接着让学生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带着问题再次聆听,并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谈谈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由于作曲家写作这首乐曲时年仅十八岁,与中学生的年龄相仿,因此激起了学生欣赏的兴趣,说出了非常富有幻想的理解:少女在祈祷白马王子的到来、祈祷健康;向往生活美好,热爱自由;倾诉悲惨的遭遇;回忆爱情的浪漫……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不仅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育新理念,而且促使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思维方式参与教学,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细心聆听,学会感知,并且教学生有选择性的聆听音乐作品
  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学习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过程——审美体验”。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音乐欣赏活动离不开人的想象联想、情感体验。而想象联想、情感体验的前提是人的感知觉。感知是一切音乐欣赏活动的心理基础,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形式。音乐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需要审美主体有捕捉审美对象的所蕴含的审美信息的能力。只有当人的听觉器官从纯生理器官上升到审美器官的高度,才真正成为一个能感受音乐美、体验音乐美的人。然而,人感知音乐美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去发现、探寻音乐作品中的美。美国当代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科普兰在其著作《怎样欣赏音乐》的扉页上写着:“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为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音乐欣赏中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而细心聆听就是获得音响感知的主要手段。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全神贯注地去聆听音乐,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在欣赏过程中,必须注意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比如:感受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及音色变化的能力。一般来讲,学生都具有这种能力。但是,对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和声织体、曲式的听辨能力,学生就不一定具备,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近地对音乐进行欣赏、感受,从而让他们对音乐作品有整体性的感知能力。要让学生主动去听,而不是教师在一味地灌输,把音乐交给学生自己,才能逐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与欣赏范围的不断扩大,学生的感知能力也一定会不断提高和趋于完善的。
  有选择性的聆听音乐,那么我们应该聆听什么音乐呢?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欣赏正统音乐作品。因为中学生正确的审美标准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未免学生误入歧途,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欣赏大师的作品,比如可以多去欣赏一些歌剧、交响乐、轻音乐等。最好是能够身临其境的去欣赏、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和震撼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养成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兴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在音乐鉴赏中要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存在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音乐教学也变的十分的有趣,现在几乎每一个教室都会配备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音乐教室四周的墙壁上悬挂着各种音乐家的画像,营造出典雅的艺术气氛,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感染。音乐教师在课间也会有计划的播放优美、恬静的音乐,使学生充分体会美好的音乐氛围。音乐鉴赏是认知声乐和器乐作品情感内涵的心理过程,是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审美活动,它能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美。通过音乐鉴赏能够培养学生音乐情操,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世界上的各种音乐作品,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个性,浩如烟海。但是它总是以一种特殊的形式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体现着人类的丑与美,善与恶。感受音乐的美就必须投入到音乐中去,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把音乐的理解提升到理性认识上来。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充分的理解音乐,把握音乐的内涵,才能激发学生的根本情感。
  初中音乐欣赏教育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是可以锻造的,可以净化他们的心灵。前面对于中学音乐欣赏教育中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我做了简单的探讨。音乐欣赏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之一,对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对于中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美人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音乐欣赏教育的有效途径,创造性地做好音乐育人工作。构筑音乐与心灵之间美的桥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欣赏懂得音乐,这是审美修养的基本标志之一。”从这个观点出发,教师如果能够行之有效地完成音乐欣赏活动,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音乐审美达到一种更高更深的境界。
  • 【发布时间】2019/11/6 16:10:23
  • 【点击频次】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