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议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发挥

 

【作者】 袁 扬

【机构】 广西南宁市第十九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新课程的实施是一次全方位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适应新的课程理念,改革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问探究新知,精心设计作业要讲求实效,引导学生总结教学得失;是当前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地位
  思想品德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它以铸造学生灵魂为目标,以学会做人为基点,培养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抗挫,追求个性发展,塑造“自主、自强、自立”的现代人格,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而课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着重点、落脚点,就要围绕尊重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来实施;那么初中政治课堂要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呢?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和谐学习氛围
  思想政治课是初中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培育新世纪德才兼备的现代化建设人才的神圣使命,无论是教学内容的把握,还是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最重要的都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因为思想政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重要课程;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体现“以生为本”呢?“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教学中要发现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内容由师生共同构建,重视学生研究过程的体验,把学习过程变成促进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最佳的学习精神状态作为追求的目标,学生学习能否保持在最佳状态关键是教学过程的情景化;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起主体作用,教师应为主导。初中教师更要把握学生独特的身体和心理特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在课堂中教师更要建立与学生平等的关系,这样为学生有了疑问和意见才敢于表达。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走下神坛,俯下身子,多问问学生的疑惑在哪里,在进行完知识讲解后也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质疑。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要认真对待。
  二、教师注重创新教学方法细化教学步骤  
  新课改倡导以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政治课堂教学和其它学科一样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学中各环节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积极参与;因此,从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要求教师以真挚饱满的情感投入教学,注重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的情景化,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要想上好每一节课,就需要我们细化教学步骤,精心设计每一环节。
  三、课堂上教师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就是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实现主体地位创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营造一种民主的、和谐的、平等的气氛,让他们知道,无论怎么回答问题,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都不会遭到老师的批评,鼓励他们有独到的见解或提出能让老师难以回答的问题,体现教学活动的民主性。在和谐的气氛里,学生有参与的欲望,课堂气氛必然活跃。因为教师是全部教学活动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外因。若教师在课堂上唱主角,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因此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刻板沉寂的氛围。
  四、把时间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提问探求新知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是学生素质形成的主渠道。每一位教师课堂的教学,往往决定着教学质量的优劣和学生素质的培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呢?新课标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因为,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贯彻新课程理念,教师在课堂上要将尽可能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减少整齐划一的要求,不设置过多思维活动禁区,不要以诱导或暗示的方式把学生思路限制在自己设计好的模式中。要允许、鼓励、欣赏学生的插嘴、提问、争辩,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要允许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书本之间多向交流,教师只对学生启发和引导,讲解也点到为止,坚决摈弃一切包办的教学模式,要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空间。
  总之,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师生以良好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要重视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积极应对,并适应新课改的形势,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细化教学步骤,创造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情境教学;才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滨华. 浅议新课改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师素质的同步提高[J]. 教育教学论坛,2012(4)
  [2]王颖. 浅析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素质[J].吉林教育,2007(9) 
  [3]赵叔红. 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如何应对人文教育[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5).
  • 【发布时间】2019/11/6 16:19:40
  • 【点击频次】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