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幼儿教育中“小学化”倾向的误区及对策

 

【作者】 罗雪娟

【机构】 浙江苍南县灵溪镇太阳人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针对目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教育误区,学校、社会、家庭必须承担起各自的角色任务,形成合力,相互促进;巧妙运用游戏教育方法,实现幼儿在健全、快乐的环境中全面发展,为幼儿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误区;对策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开始重视起来,在孩子全方位发展上愈发注重。同时家长也受到了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早期教学启蒙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在选择学校时偏好于选择兴趣班开设多的学校,在无形中助长了幼儿教学中小学化倾向的风气。
  一、幼儿教育中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现状分析
  幼儿还处在心智、性格、兴趣发展不成熟阶段,家长们让孩子在幼儿教育时期接受小学化教育,这无疑是在揠苗助长,违背了孩子成长规律,制约了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对孩子的成长是百害而无一利。
  (一)制约孩子个性发展
  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学习并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他们是在幼儿老师的指导下不断的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通过孩子之间交流学习,初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但是,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越过了孩子们这一发展阶段,抑制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最终会造成了孩子们厌学的现象。
  (二)制约孩子发展兴趣
  现在很多孩子都处在被动教育中,在家长的安排下,各种兴趣班接踵而至。紧凑的兴趣班剥夺了孩子们玩乐的时间,更别提孩子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将孩子们的天性都扼杀在襁褓之中,摧残了孩子们智力发展,孩子本在被迫的学习过程中,甚至有可能丧失对未来的信心。
  (三)制约孩子的学习进程
  孩子在幼儿时期接受小学化教育,在短时间内,我们可能会看到孩子在学习方面这些领先于其他孩子,但是,这些孩子在幼儿时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中,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的学习方法,缺乏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枯燥学习过程中,会很快丧失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四)制约幼师专业性发展
  由于现阶段的幼儿教育逐渐倾向小学化教育,幼儿教师的各种专业知识在教育过程中得不到施展,仅仅局限在向学生传授各种理论知识,在一段时间后,幼师就会形成特定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自身专业化的发展。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纠正策略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完全忽略了幼儿的特点,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障碍,也影响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结合上文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分析,对如何纠正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的策略,作如下几方面的探究。
  (一)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做好“幼小”教育衔接
  幼儿阶段具有自己的主要特征,因此,幼儿的教育应该结合这些特征来做出合理的设计和实施,实现教育对幼儿的健康发展的作用,幼儿教育的重点还应该体现出内容的丰富性、启蒙性,在教育的特点上,还应突出科学性和适当性等,“幼小”教育的衔接过程中,幼儿教育还应结合幼儿的教育规律、教育的理念来设计教学的课程,突出幼儿教育的独立性,应该认识到幼儿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入学前的考试,而是为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才是关键,因此,要以多样化的适合幼儿特点的教学活动、游戏等,增强幼儿的学习意识,培养学习的兴趣,为了幼儿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奠定健康的心理基础。
  (二)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有效发挥“家园”共育作用
  育人者必先育己,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想要给学生更好的培养,就必须不断的完善自己,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使自己教育水平和道德修养都有所提高。同时,培养幼儿教师的师范类院校要加强幼师的培养,为幼儿教育事业不断输送人才。与此同时,幼儿园要加强对在岗教师的培养,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为儿童的学习和健康的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
  目前,有很多的幼儿教师业务知识十分欠缺,很多教师学习专业是小学教育,甚至有的教师是通过关系招收进来的非专业的毕业生,这就使得幼儿教育的师资难以适应当前幼儿教育的需求,因此,首先要通过对教师的培训,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幼儿教育的能力,真正克服小学化的倾向,要是幼儿教师认识到幼儿教育是基础的教育,要结合幼儿的特点来进行;鉴于目前众多家长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所产生的影响,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展开交流,是家长充分理解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是拔苗助长,无法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使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让幼儿在家庭中获得良好的教育,充分发挥出“家园”共育作用。
  (三)政府部门宏观管理,加大幼儿教育督导力度
  由于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管理滞后,导致了我国的幼儿教育一直处在一种落后的状态中,因此,今后要建立并完善幼教的监督机制,从每个教育教学的环节中进行严格的把关,对出现“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各级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查办园的标准,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办理,防止个体幼儿园出现“小学化”教育,产生生源等方面的不正当竞争。
  (四)开展符合幼儿教育的课程
  幼儿课程是儿童形成学习意识和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因此,幼儿园要加强幼儿课程的完善,设计课程时要以儿童的全面健康的成长为目的。所以,幼儿课堂要时刻关注儿童的需求。同时在课程安排中,教师在课程实践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课堂安排中要体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与此同时,对于课堂内容的安排要有相关的制度约束,从而促进幼儿教育的课程内容有秩序的进行。同时,幼儿教育的内容要符合班级层次,要满足不同年龄儿童的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在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管理上都表现的十分突出,它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当前形势下,纠正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需要依靠整个教育机制的改革,需要每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付出长期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用游戏规避大班幼儿数学教学“小学化”倾向[J]. 秦小英.  儿童与健康. 2017(06)
  [2]怎样防止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小学化”[J]. 景爱萍.  甘肃教育. 2017(01)
  [3]预防和纠正幼儿园数学教育“小学化”的行动研究[J]. 李娟,王菲,解海彦,罗秀兰,闫硕果.  幼儿教育. 2015(Z4)
  [4]幼儿园数学教学远离“小学化”之我见[J]. 蔺燕.  新课程(小学). 2018(04)
  • 【发布时间】2019/12/10 16:50:47
  • 【点击频次】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