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钟 莉

【机构】 四川省隆昌市第八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学生通过体验,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比较好的学习方式,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1、合理设置小组合作在英语教学中的学习环境,2、合作学习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3、合作学习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4、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保证关键——评价机制。
  关键词:课程标准;初中英语教学;小组合作
  随着初中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 初中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现象日益明显,两极分化现象渐趋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中学英语教学需要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语言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由此, 合作学习模式应运而生。为了更好地适应《英语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需要,构建“小组合作” 的学习方式就是一种最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下就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合理设置小组合作在英语教学中的学习环境
  首先,应组建英语学习小组。组建学习小组时,可以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根据所教的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水平、个体差异等因素,帮助学生组建4人或6人学习小组。每组成员均分配角色、分享领导,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构成的合作小组,能充分调动每个小组成员的参与意识,避免小组在完成任务质量上的明显差异,还有利于教师对小组展开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同时,力求使每个学习小组的水平(智力基础、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保持相对均衡,亦即每个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学优生与待优生,男女生数量相对平衡。这样建组的好处是每个小组都能讨论起来,小组里学生间能相互帮助和深入交往,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更有利于小组之间在同等条件下展开公平竞争和相互帮助。学生都是在基本自愿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参加各自小组的。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更充分地调动每个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当然,学习小组组建后,并非一成不变。在一学期内变动二至三次,及时从人员结构上解决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展开。
  二、合作学习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写作是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一种体现,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在写作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写作能力。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其内在的写作动力。因此,英语课堂写作教学可以遵循“熟悉要求——小组讨论——独立写作——伙伴编辑——教师点评”的程序进行。下面将课内合作写作所遵循的程序进行简要说明:
  在写作开始前,教师可以先就每单元的核心内容给出写作话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内的共同讨论,加深对题目的认识和理解,集中不同的见解,捕捉合适的观点,然后根据讨论结果,确定可写的内容、写作时态、文章结构等,小组成员每人根据选定的题目独立进行实际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困难的话可求助于组员或老师。写好后,每个组员依次评改同组其他成员的作文,并用红笔划出精彩的句、段,就错句讨论改错,最后定稿。由其中一位组员负责抄写,署上小组成员的姓名。教师可以就文章的思路和结构,以及时态方面发表评论,提出修改意见。同时表扬作文成绩好的小组,并把最好的作文作为范文在班里张贴,要求学生与此对照,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评价。
  这样做,每个学生都会为了自己和小组的荣誉认真地写、主动地合作,既提高了每个成员的写作能力和改错能力,又增加了小组的凝聚力。事实证明,合作写作的经验能导致以后学生个体写作成绩的提高。
  三、合作学习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口语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口语学习不同于书面学习,它更依赖集体行为,要求人与人之间用语言直接进行交流。仅仅靠课堂45分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谈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对话能力无法实现质的提高。而在分组合作中,可以不断变换练习方式。如朗读对话、课文问答、讨论问题、句型操练或交际性练习等。学生用书和练习册中很多话题或题型为活动的变化提供了便利。以朗读对话为例,具体实施方法如下: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提倡“小组合作编对话”,在学生学完一段对话后,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训练,开展竞赛。首先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话内容在组内进行自由组合,就现成的对话进行操练。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自编、自演、拓展对话。争取每堂课用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表演(内容要体现上节课的重点句型)。这样既可锻炼口语,又可巩固所学知识。
  四、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保证关键——评价机制
  课堂小组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地对小组评价。在合作学习中要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对象应以小组为单位,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合作小组的学习态度、能力、效果(测验)等等。评价形式如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教师对小组的评价、教师对小组每个成员的评价和小组合作技能的评价等。教师应着重强调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并对学生的努力加以肯定,而不是一味强调谁做得最好。同时,教师应注意评价的公正、客观、全面性。
  反馈补救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所提的个别的问题,在巡视小组活动中解决,共性的问题集体解决。对学生的作业和测验,可随机或有针对性地从各个小组中抽取小部分进行批改,其余的则由各个小组根据答案进行互批,发现问题上报教师,以便及时补救。这样做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热情。
  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合作性学习可让每个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激发兴趣,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同时教师要不断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参考文献:
  [1] 庄兵章,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学习·中》2013(10)
  [2] 申娜,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学周刊》2011(33)
  • 【发布时间】2019/12/10 17:11:58
  • 【点击频次】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