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浅谈

 

【作者】 卓清科

【机构】 四川省隆昌市第六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新课程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交换彼此的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关键词: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合理分工;激励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弘扬了人的主体性,发挥了人的主体活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加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合作式的小组活动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领导意识和民主价值观。作为教师,应当在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达成这一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就有关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正确认识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合作”的手段能否充分运用,这是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是否真正有效的两个关键性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不仅仅是推广和应用一种教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它真正的内在意义是培养学生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这正是学生需要培养的社会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审美过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同时作为教师要善于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从中汲取好的作法。
  新课程标准倡导“合作”这一学习方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交换彼此的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同时,在合作式的民主互动的和谐氛围内进行学习,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养成。
  二、要学会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小组4~6人。这样既能保证优势互补,又便于开展公平竞争。教师还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合理分工,也可以由合作小组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保证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实施。在进行合理分工的同时,还要选好组长,组长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老师的小助手,选好组成直接关系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我们可以采取个人自荐、组内表决的方法选组长,并对小组长宣布职责及相关要求。在参与全班交流中,小组成员轮流发言,消除优等生的权威,体现地位平等与机会平等,培养学生的平等参与意识。另外,考虑到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同一形式使用时间过长,次数过多后,就会失去新鲜感,降低学习兴趣,所以合作小组应该至少每学期调整一次,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三、精心设计合作问题,积极开展探讨活动
  1.选择教材重点内容设计合作问题
  我认为,合作学习不是专用来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应该用于解决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这些内容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例如,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时,我不是把这个规律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质疑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学生对规律就会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2.根据学生认识水平设计合作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设计不好,往往小组讨论、研究会冷场,或者偏离中心议题,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不能达到有效的互动交流的目的。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有针对性,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的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有思考的空间和余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探讨解决问题。
  四、及时做出评价,激励合作
  教师在合作学习活动结束时,要根据自己对合作学习的监控和学习小组对合作学习的反馈情况,采取一定的评价措施和多样的评价形式,包括用语言、眼神、体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表示欣赏,用纸质的小星星、小红花等物品进行奖励、表示肯定。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适时适度的评价,突破了课堂教学中只关注结果的单一评价模式.从评价方式看,有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在每一小组汇报后,既有学生“评委”发表意见,又有教师即兴点评。从评价内容看,有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在肯定、欣赏、激励、引导中,学生自然生成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悄然获得精神的支持和情感的滋润,从而发挥出更大的创造潜能和合作欲望,不仅出色完成眼前的学习任务,而且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能及时反馈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每位学生都留有一定的思维发展空间,学生在整节课当中,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课堂气氛思维活跃,活而不乱。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合作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活动。通过小组活动,使优生、差生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沉浮与共”,都得到相应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都参与其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竞争,在合作中体验成功,在合作中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兆亮.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新高考(升学考试),2016(7)
  [2]李菊平. 农村学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0)
  • 【发布时间】2019/12/10 17:18:11
  • 【点击频次】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