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作者】 王流芳 徐小珊

【机构】 湖北省崇阳县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教学中设计可以触发情感的环境,是教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启迪学生思维的主要手段。利用情境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顺之也能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设计;求知欲
  苏联心理学家普捷洛夫说过,创造想象的最大创造,永远产生于情感之中。因此,教学中设计可以触发情感的环境,是教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启迪学生思维的主要手段。通过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涯,本人尝到了利用情感环境的设计,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设计概念
  悬念是触发激情和热情的情景之一。悬念设之于课头,则必然是整堂课的中心。悬念设之于课尾,则一定是下一个中心的预告,但悬念不可设立过多,不然就形成了多中心,必然分散情趣,无法产生“悬念”。一般来说,课中不宜设悬念。
  悬念设置于课头,其目的在于尽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使之产生非知不可之感。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特征”,我是这样设计的:一上课教师就挑战性宣布:“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哪些数可以被3整除。不信,试试看?”同学们纷纷举出愈来愈大的数,老师对答无误。同学们惊奇了,这里到底有什么“诀窍”呢?求知若渴的情绪被激起来,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出答案,成了主动探索者。
  若悬念设之于课尾,则应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使学生感到余味无穷。因而激发起继续学习的热情。如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课尾可出示,计算3.22÷0.14。此题究竟怎么算呢?下一节课见分晓。
  2、设计惊诧
  惊诧是触发激情的情景之一。惊诧是对学生常规思维造成易混、易错、易忘毛病的有力刺激,使之产生“竟有此事”之感,从而诱发其探索知识的热情。如学习“年、月、日”,学生往往记不住闰年二月二十九天,教学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小兰今年七岁,而她的哥哥小强到现在才过了三个生日,谁知道小强今年几岁?这样的设问使学生甚感惊诧、新奇,小兰七岁了,她哥怎么才过三个生日呢?学生惊诧之余,一时不可思议,很想能捅破这个“奇迹”。
  惊诧不是恶狠狠地训斥,而应当是既有“意外刺激”之效果又有“真有其事”之疑惑。这样学生才能才能激情昂扬地去深思、去探求。
  3、设计幽默
  数学教学需不需要幽默,总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数学教学应当是严肃规范的事,不可添枝加叶。其实未必一定如此。幽默给人以轻松、愉快之感,也有思索回味之感,它是形成愉快心境的情景之一,数学教学一定可以合理幽默。如有位数学教师徒手画圆的功夫极深,很多学生仰慕。这位教师徒手作图,学生纷纷效仿,作业本上图形画得一团糟。教师深感有纠正之必要,要强行制止也不妥,于是他采取了幽默方式:有一次他故意徒手画了一个偏圆,引起学生大哗!他急忙用尺规纠正,并恢谐地说:“秀才也有走笔之错,何况尔等乎?作图写字,非一日之功,请诸位切记!”同学们笑过之后思之,欣然接受批评,改了坏习惯。这种幽默有什么不好呢?
  4、设计故事
  小学生都是故事迷。把知识融入故事中,配上生动、新颖、色彩鲜明、感染力强的投影片或欢快的乐曲,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我就利用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画面引出课题:有一天,天气十分炎热,孙悟空叫猪八戒去找西瓜来解渴。不久,猪八戒全身汗淋淋地抱着个大西瓜回来。悟空说:“为了公平一些,每人吃1/4吧。”八戒一听瞪大眼睛,满脸不高兴地说:“西瓜是我找来的,应该多分一点给我,我要吃1/6,最少也要1/5。”悟空听了直笑,马上切1/6给八戒。大家高高兴兴地吃了西瓜,可贪吃的八戒却在一旁拍打着自己的脑袋说:“傻瓜”。这是为什么呢?一段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创设了最佳的教学情境,激起了学生解疑的兴趣。
  5、设计游戏
  儿童总是喜欢玩游戏的。把游戏寓于教学中。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是一种享受。如低年级计算题教学,我就采用“摘苹果”形式,创设轻松、活泼的计算情景,让学生享受计算的乐趣:教师出示一棵大苹果树(挂图或模型),树上贴满了写有各种算式的苹果,讲台上放着若干只写有数字的小篮子。算式得数与篮子号码相同的苹果就成熟了,摘苹果的学生说:“同学们,我摘得苹果熟了吗?”得到台下“小检验员”的同意方可把成熟的苹果放在相应的篮子里。摘苹果的游戏不但情趣盎然,而且还把数学推向高潮。
  6、设计疑虑
  疑虑是形成学生良好心境的情景之一。它没有惊诧那么强烈。它设计的学生偏差之前,以预防偏差,让学生有足够的细想准备应付各种可能的困难,并用心地去逐个克服。设计疑虑是分散难点,防止疏忽的方式,有一举两得之功。我们通常采用的程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都是设计疑虑的极好方式。
  7、设计竞争
  竞争无疑是触发激情的情绪之一。竞争心理一旦形成,就有不可自己之势,非一决高低不可。数学教学的竞争情绪是经常施用的激情方式。如质疑提问竞赛、抢答竞赛、口算竞赛、解题速度竞赛、解法求异、求佳竞赛等等。竞争不但可以使思维畅通,而且会富于创造,对于培养学生理解、表达、动手、想象、抽象、创造等能力均有好处。不过,竞争情景不可设置频繁,否则造成长期极度紧张,反而无益。
  8、设计甜美
  数学是潜在美感很强的学科。特别是它的意念美需要有较高的审美意识才能体验到。教师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使学生从数学的学习中体验到美的享受,那将是比文学艺术更有魅力的美感。比如我们用发现法学教学让学生学会引申,广开联想。当无限美妙的结论或巧妙地解法出自学生自己的发现,那种乐而忘返,乐在其中之情就随之而至了。因此,发挥数学美的魅力,启迪学生去认识它,拥有它,实在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事。只要我们在对每一性质、公式的推导与拓广,对每一道习题的求解进行探索,对每一知识系统进行归纳整理中都留心做启发美感的诱导,久而久之,数学学习也就成了学生乐于其事的美差了。
  总而言之,利用情境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顺之也能提高教学质量。
  • 【发布时间】2020/1/13 17:27:15
  • 【点击频次】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