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提高其有效性,我们应从现状不足之处突围,创新教学策略,让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应有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对策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责任,作为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语交际能力正体现的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因此,我们应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培养,特别是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作为每个人必具的基本素质,作为奠基的小学语文教学,更是不可推脱。然而,受到“教以应试”影响,不列为考试范畴的口语交际被轻视了,甚至忽视,导致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没有得到应有培养。又特别是我们农村小学,很多家长对此不重视,不理解,不明了其重要性,对教师期望变成了分数压力。
一、小学语文现行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口语交际教学存在很多问题,远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师方面:重视度不够。很多教师认为口语交际知识不在考试之列,其能力也不在检测之中,教好教坏一个样,故而得不到应有重视。教学时,也往往草率,简单的组织和实施。再加上小学生不善于表达,有的学生还存在着害羞、胆小等问题。口语交际教学就成了教师“一言堂”。所以,师生都缺乏信心。
(二)学生方面:语言表达不完善。小学生由于年龄还小,还不能准确叙述一件事,经常在叙述过程中出现用词不准、表述不完整等问题,导致一个事件要分成几个段落来说,这种表达方式不利于人们理解,常常会发生思维混乱等现象,不易于实现转换。有的学生说话速度较快,为了在说话的过程中一边说一边思考,而在说话过程中带有一些口头语,如“那个”“这个”“啊”等,这些表达都是不规范的,不利于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评价方面,手段单一。现在的口语交际评价简单,取向单一,很多时候停留于“当众说话”,满足于“说得好”,而不关注交际的效果。实际上,我们不应只是评价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只评价谁“说得好”,要让更多学生既要受到参与勇气的评价,又要对说得好、交流沟通好对进行赞赏,让更多学生能体验到学习快乐。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
针对现状,我们要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使之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我们应通过多种方法训练来提效增质,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兴趣,创建良好的口语交际教学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动力源泉,更是学生想说、敢说、能说的情感支撑。因此,我们要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就要为小学生创建合理的口语交际氛围,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只有创建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氛围,才能使口语交际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结合学生口语交际实际水平设计课堂教学,开展更富有针对性的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我们应设计为口语“模板”,让学生依照进行说话练习。如“那件事给我印象太深刻了,是因为……”这样练习会话,就能有效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二)设计主题活动,创设交际情境。南宋教育家朱熹曾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我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相互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例如在“寻找春天”的主题活动中,在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可以带孩子们走出教室去看春天。看春天金灿灿的迎春花,粉嘟嘟的桃花,绿盈盈的草和迎风飘扬的柳条上的小嫩芽。阳光下,花丛中,孩子们尽情地想象着,欢笑着,美好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花儿笑了,在等小蜜蜂来亲嘴呢!”“风儿像把大梳子。你看,他正把柳树姐姐的长发梳啊梳。”有的孩子还编了一首儿歌:“草儿穿着小绿裙,花儿戴着红头花。树儿披着绿衣裳,雨点唱着滴答歌。”自然风光的熏陶与感染,启发了学生的心智,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解除了学生的束缚,使他们的言语变得绚丽多彩。最后,还可以请孩子们把春天画下来。同学们对于这些亲眼所见,亲手所画的景物,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从而使口语交际真实、有趣,达到一种较为完美的境界。同时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观察、想象及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注重激励,创新口语交际评价方式。很多学生不敢言,不乐于口语交际参与,主要原因就是感受不到学习快乐。我们知道,口语交际,“说好”只是第一步,会交际才是真正目的。会说话不等于会交际,语言能力不等于交际能力,我们还要关注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关注实际的交际效果怎么样,关注是否实现了交际的意图,关注在具体的语境中,语言是否得体,行为是否得体。所以,口语交际的评价,既要评价听说的内容、评价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也要评价交际时的行为和态度。后者的重要性不亚于前者,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更为重要,因为它有可能直接决定着交际的成败。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全体,做到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既要“看谁说得最好”还要“看谁比以前说得好”。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少数人占据课堂的局面,要关注全体,追求机会均等,追求教育公平,让“沉默的大多数”也有同样的甚至更多的机会得到锻炼。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指向,都应该致力于所有学生发展,致力于所有儿童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为实现“让每个星星都闪亮”目标提供有进一步的可能。
总之,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更是我们在全面推进新课标的必然要求。这几年实践,让我们感受到,要提高其教学有效性,需要我们在重视的前提下,认清其本质,创新其施教策略,才能让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应有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喜红,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快乐阅读,2012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对策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责任,作为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语交际能力正体现的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因此,我们应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培养,特别是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作为每个人必具的基本素质,作为奠基的小学语文教学,更是不可推脱。然而,受到“教以应试”影响,不列为考试范畴的口语交际被轻视了,甚至忽视,导致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没有得到应有培养。又特别是我们农村小学,很多家长对此不重视,不理解,不明了其重要性,对教师期望变成了分数压力。
一、小学语文现行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口语交际教学存在很多问题,远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师方面:重视度不够。很多教师认为口语交际知识不在考试之列,其能力也不在检测之中,教好教坏一个样,故而得不到应有重视。教学时,也往往草率,简单的组织和实施。再加上小学生不善于表达,有的学生还存在着害羞、胆小等问题。口语交际教学就成了教师“一言堂”。所以,师生都缺乏信心。
(二)学生方面:语言表达不完善。小学生由于年龄还小,还不能准确叙述一件事,经常在叙述过程中出现用词不准、表述不完整等问题,导致一个事件要分成几个段落来说,这种表达方式不利于人们理解,常常会发生思维混乱等现象,不易于实现转换。有的学生说话速度较快,为了在说话的过程中一边说一边思考,而在说话过程中带有一些口头语,如“那个”“这个”“啊”等,这些表达都是不规范的,不利于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评价方面,手段单一。现在的口语交际评价简单,取向单一,很多时候停留于“当众说话”,满足于“说得好”,而不关注交际的效果。实际上,我们不应只是评价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只评价谁“说得好”,要让更多学生既要受到参与勇气的评价,又要对说得好、交流沟通好对进行赞赏,让更多学生能体验到学习快乐。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
针对现状,我们要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使之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我们应通过多种方法训练来提效增质,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兴趣,创建良好的口语交际教学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动力源泉,更是学生想说、敢说、能说的情感支撑。因此,我们要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就要为小学生创建合理的口语交际氛围,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只有创建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氛围,才能使口语交际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结合学生口语交际实际水平设计课堂教学,开展更富有针对性的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我们应设计为口语“模板”,让学生依照进行说话练习。如“那件事给我印象太深刻了,是因为……”这样练习会话,就能有效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二)设计主题活动,创设交际情境。南宋教育家朱熹曾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我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相互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例如在“寻找春天”的主题活动中,在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可以带孩子们走出教室去看春天。看春天金灿灿的迎春花,粉嘟嘟的桃花,绿盈盈的草和迎风飘扬的柳条上的小嫩芽。阳光下,花丛中,孩子们尽情地想象着,欢笑着,美好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花儿笑了,在等小蜜蜂来亲嘴呢!”“风儿像把大梳子。你看,他正把柳树姐姐的长发梳啊梳。”有的孩子还编了一首儿歌:“草儿穿着小绿裙,花儿戴着红头花。树儿披着绿衣裳,雨点唱着滴答歌。”自然风光的熏陶与感染,启发了学生的心智,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解除了学生的束缚,使他们的言语变得绚丽多彩。最后,还可以请孩子们把春天画下来。同学们对于这些亲眼所见,亲手所画的景物,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从而使口语交际真实、有趣,达到一种较为完美的境界。同时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观察、想象及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注重激励,创新口语交际评价方式。很多学生不敢言,不乐于口语交际参与,主要原因就是感受不到学习快乐。我们知道,口语交际,“说好”只是第一步,会交际才是真正目的。会说话不等于会交际,语言能力不等于交际能力,我们还要关注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关注实际的交际效果怎么样,关注是否实现了交际的意图,关注在具体的语境中,语言是否得体,行为是否得体。所以,口语交际的评价,既要评价听说的内容、评价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也要评价交际时的行为和态度。后者的重要性不亚于前者,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更为重要,因为它有可能直接决定着交际的成败。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全体,做到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既要“看谁说得最好”还要“看谁比以前说得好”。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少数人占据课堂的局面,要关注全体,追求机会均等,追求教育公平,让“沉默的大多数”也有同样的甚至更多的机会得到锻炼。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指向,都应该致力于所有学生发展,致力于所有儿童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为实现“让每个星星都闪亮”目标提供有进一步的可能。
总之,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更是我们在全面推进新课标的必然要求。这几年实践,让我们感受到,要提高其教学有效性,需要我们在重视的前提下,认清其本质,创新其施教策略,才能让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应有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喜红,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快乐阅读,2012年。
- 【发布时间】2020/1/13 17:31:04
- 【点击频次】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