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培养

 

【作者】 谢 瑜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菜坝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生一项必备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要以兴趣为导向,以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从而使学生做到学有所得,并在不断学习成功的过程中得到激励和启发,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的基础。
  关键词:自主学习;培养
  很多教师认为自主学习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师不需要过多参与。其实不然,自主学习也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学生要做的是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与探究,通过质疑、创造等方法达到教学目标。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说,自主学习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学生自己要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对学习有强烈的好奇心,能够通过自主探索去获取知识;二是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三是学生必须学会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关于小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新课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点教学内容来抓,引导学生独立学习,使他们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一、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开端,只有让激发学生渴望学习的学习动力,学生才能够进行自主的学习。如果教学环境沉闷、压抑,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畏惧和疲倦的高压下,完全出于应付的心态,自然不能做到开放性的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学会调动课堂氛围,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课堂的导入部分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和聚集学生思维的最好开端教师在讲解《小燕子》这一课时,先言他物,让学生先在纸上画出自己想象中的燕子的形象,教师需要强调允许形态各异,学生各抒己见,由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之后,再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幅燕子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对比,引入文本内容“小燕子”,由于有导入部分的铺垫,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不自觉地就会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入课堂和文本学习中,出于对“课文中的小燕子究竟是怎么样的?与自己的有什么不同?”的问题的好奇心,学生的學习兴趣被激发,思维活跃起来,想象力随之丰富,对课文学习的自主性也会随之提升。其次,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竞争感,出于争强好胜的心理,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例如在学习完《曹冲称象》这一课后,教师举行一次知识竞赛,将学生分为两组,各自持不同的观点进行答题,答对多的队伍将获得奖励,奖励机制和心里对成功的渴望的心理促使学生高效地进行知识吸收和输出,并积极进行自主性思考,发现新的答案和新的观点,即自主性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最后,教师可以采取鼓励性的评价方法,在学生阅读表现优秀、回答的问题角度新颖或者是读书认真仔细时,教师可进行夸赞或是奖励,强化学生此类的行为,学生在奖励心理的作用下,就会专注在每类学习上的表现,自主地完成任务,期待老师的认可,学习氛围顿时浓厚起来。
  二、教师下发学习任务,并加强对学习效果的检查
  在学生的自主学习里,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的学习的动力与方向。由于教师这样的性质,教师需要在学生的自主学习里好好发挥这样的作用,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走上正轨。所谓“动力”,是指由于教师对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实现程度地检查给学生带来的压迫感;学习的方向则是教师给学生安排的学习任务。这两者在自主学习中缺一不可,通过实现两者有效结合,这样就不会存在学生偷懒与无目的性学习的现象。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习任务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去完成这些学习任务。小学学生在自己去完成这些学习任务时,因为是自己亲力亲为,那些语文知识对学生的印象会更加鲜明也更加生动形象。而教师对于学生自己对学习任务成果的检查又限制了学生对学习任务的不认真完成这种现象,使得学生认真的对待学习。在对学生学习任务的检查时,教师还可以建立起一套评分机制,对那些好的学习任务的成果进行班级里的表扬与展示,并借此来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这样的途径,自主学习便能在一定限度中有效的进行与开展下去。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安排学生做教学笔记,学生通过自己完成教学笔记,能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理解与感悟,也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同时这样的方式还能对那些学习不怎么优秀的学生在课外自己阅读自己的教学笔记与比较学习优异学生的教学笔记来提高自己的学习层次。
  三、科学设计问题, 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 需循序渐进, 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想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便需要教师读透教材内容, 结合课文合理设计问题, 设计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学习, 然后将问题有效解决。例如:在小学语文《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中,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只有一个地球的意义。”在教师的引导下, 让学生通读全文, 然后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 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 (1) 在本文阅读过程中, 你能知道涉及了哪些地球信息吗? (2) 通过这些地球信息, 你学会了什么吗? (3) 在保护地球过程中, 我们需要做什么呢?在有效提出以上问题的基础上, 学生们便会自主进行思考, 这个思考的过程即在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们会结合课文内容, 去思考、去探索、去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比如, 有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思考, 回答“地球有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以及大气资源, 这些均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有学生回答“我们的地球是可爱的, 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以及生物资源等, 并不是源源不绝的, 我们需要爱惜这些资源, 不浪费, 不破坏我们可爱的地球”;还有学生回答“在保护地球过程中, 我们可以从生活的小事做起, 比如节约用水, 不乱扔垃圾, 爱护环境, 保护环境等”……由此可见, 通过科学设计教学问题, 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积极评价策略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期望,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教学中教师适时的肯定、适度的鼓励、积极的评价能有效地维系学生参与的热情,是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催化剂。教师评价的时机要适当,要及时地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予积极的热情的肯定,这样有利于学生增强信心,提高学好语文的热情。同时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要做出不同要求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跑道上不断前进,而且评价要恰当,既没有过分拔高给予廉价的表扬,也不能对学生表现得十分突出的地方视若未见,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评价要以肯定、鼓励为主,同时注意评、导结合,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的语言要丰富多变,适当地还可以运用微笑、点头等体态语言,表示对学生的期待与欣赏,另外评价者还可以是学生,让学生参与到对自己、对同伴的评价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教学氛围的宽松与自由,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主学习的热情。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事关重要,需要引起我们每位语文教师的极大地重视,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就要设计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计划,制定好学习目标,更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好学心理,培养他们探究学习的热情,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勇于参与到教学和教学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 【发布时间】2020/1/13 17:33:55
  • 【点击频次】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