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激发的方法探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加强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不仅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对话,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为其以后更好地学习奠基积极情感。
关键词:初中历史;习兴趣;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新课标在“实施建议”模块中也明确告诉我们:“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由此可见,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的作用是多么大。而历史又作为奠基教育平台,要培养学生历史情感与素养,更需要我们加强兴趣激发,才能让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更淋漓尽致。下面,我结合多年初中历史教学实践,谈谈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的有效方法。
一、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激趣
古人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往往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对他所教的学科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抓住学生这种“向师性”通过“爱屋及乌”方式,把学生对老师的情感转移到学科情感上,让他们由此爱上历史,乐于历史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利用良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做法。这种方法效在课堂,但行在平时,需要老师多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关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真诚和爱护,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领者和娱乐活动的参与者。这样,才能与学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并由此激发起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营造愉悦民主氛围激趣
传统历史教学,太多采用口宣式。这种“一言堂”的“满堂灌”,既没有师生互动,也不注重氛围营造。导致师生对话少,学生参与度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我们知道,学生才是历史课堂的学习主体,他们参与度直接决定着教学效率和效果。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氛围营造,增强课堂愉悦性、民主性,这样才能强化学生参与,使学生构成良好互动。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到:“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营造教学氛围,而且是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实践中,营造氛围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从加强师生关系优化入手,通过激励评介、趣味教学、情境创设、历史故事等方式加以营造。
三、创设诱思开课情境激趣
常言说得好:“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开课时间虽短,但其意义重大,具有定弦定调作用,很多教育大家不仅认为良好的开课有顺风拉帆、敲山震虎的功效,还指出了开课的一些良好方法。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就曾这样说到:“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即激趣和诱思。要实现此目的,我们就可以创设开课情境,集“趣”和“导”于一体,让学生快速入情入境,参与学习。如在教学《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这一节时,我讲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东征、西征使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有资料明证:洪秀全从1853年3月进入天京到1864年6月身亡,八年中从未迈出过宫城一步,只有一次是坐64人抬的大轿去看望生病的东王杨秀清。请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从而导入新课。通过这样导入,就比教师直奔主题的宣讲,其效果要好得多。原因就在于学生在开课情境中获得了良好兴趣培养,有强烈的参与欲望,能在教师引导下顺利进入新课授与活动中,故而教学效果好。
四、搭建实践活动平台激趣
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在教学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时,若按书本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难理解难掌握。我们不妨让学生动动手用橡皮或土豆来雕刻汉字,这样课堂上学生自然会细心琢磨、用心雕刻,兴趣昂然、记忆深刻,也很好的体会到四大发明的作用和影响,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我们还可以以历史教材为依据,在教师指导下,要求学生搜集资料、编写剧本、进行课本剧表演。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搭建活动平台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感兴趣,提高参与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历史再现中感知历史,还能促进学生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到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获得更真实的历史情感。例如,在“王安石变法”中,我们就可搭建平台,让学生扮演农民、军人和富商贵族等角色,从活动中来演绎失败的原因。这样教学,比我们口头讲解效果就会好很多。
五、组织交流讨论激趣
交流讨论是促进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的有效方法。我们知道,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时,我们就可组织学生探讨“我心目中的秦始皇”。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使学生学会了应该如何科学的评价历史人物,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合作学习就成为一种需要,通过课堂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在体验中发展学习兴趣。
当然,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方法还有很多,如多媒体教学、实地参观等。但无论哪种方法,我认为都必须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爱上历史这门学科,习得历史学习方法,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只有这样,我们历史教学预期才能在学生积极与快速达成。
参考文献:
[1]马和平,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四法”[J].甘肃教育,2016年。
[2]张敏新,论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J].教师,2018年。
关键词:初中历史;习兴趣;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新课标在“实施建议”模块中也明确告诉我们:“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由此可见,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的作用是多么大。而历史又作为奠基教育平台,要培养学生历史情感与素养,更需要我们加强兴趣激发,才能让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更淋漓尽致。下面,我结合多年初中历史教学实践,谈谈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的有效方法。
一、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激趣
古人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往往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对他所教的学科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抓住学生这种“向师性”通过“爱屋及乌”方式,把学生对老师的情感转移到学科情感上,让他们由此爱上历史,乐于历史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利用良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做法。这种方法效在课堂,但行在平时,需要老师多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关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真诚和爱护,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领者和娱乐活动的参与者。这样,才能与学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并由此激发起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营造愉悦民主氛围激趣
传统历史教学,太多采用口宣式。这种“一言堂”的“满堂灌”,既没有师生互动,也不注重氛围营造。导致师生对话少,学生参与度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我们知道,学生才是历史课堂的学习主体,他们参与度直接决定着教学效率和效果。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氛围营造,增强课堂愉悦性、民主性,这样才能强化学生参与,使学生构成良好互动。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到:“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营造教学氛围,而且是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实践中,营造氛围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从加强师生关系优化入手,通过激励评介、趣味教学、情境创设、历史故事等方式加以营造。
三、创设诱思开课情境激趣
常言说得好:“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开课时间虽短,但其意义重大,具有定弦定调作用,很多教育大家不仅认为良好的开课有顺风拉帆、敲山震虎的功效,还指出了开课的一些良好方法。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就曾这样说到:“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即激趣和诱思。要实现此目的,我们就可以创设开课情境,集“趣”和“导”于一体,让学生快速入情入境,参与学习。如在教学《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这一节时,我讲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东征、西征使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有资料明证:洪秀全从1853年3月进入天京到1864年6月身亡,八年中从未迈出过宫城一步,只有一次是坐64人抬的大轿去看望生病的东王杨秀清。请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从而导入新课。通过这样导入,就比教师直奔主题的宣讲,其效果要好得多。原因就在于学生在开课情境中获得了良好兴趣培养,有强烈的参与欲望,能在教师引导下顺利进入新课授与活动中,故而教学效果好。
四、搭建实践活动平台激趣
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在教学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时,若按书本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难理解难掌握。我们不妨让学生动动手用橡皮或土豆来雕刻汉字,这样课堂上学生自然会细心琢磨、用心雕刻,兴趣昂然、记忆深刻,也很好的体会到四大发明的作用和影响,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我们还可以以历史教材为依据,在教师指导下,要求学生搜集资料、编写剧本、进行课本剧表演。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搭建活动平台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感兴趣,提高参与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历史再现中感知历史,还能促进学生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到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获得更真实的历史情感。例如,在“王安石变法”中,我们就可搭建平台,让学生扮演农民、军人和富商贵族等角色,从活动中来演绎失败的原因。这样教学,比我们口头讲解效果就会好很多。
五、组织交流讨论激趣
交流讨论是促进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的有效方法。我们知道,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时,我们就可组织学生探讨“我心目中的秦始皇”。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使学生学会了应该如何科学的评价历史人物,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合作学习就成为一种需要,通过课堂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在体验中发展学习兴趣。
当然,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方法还有很多,如多媒体教学、实地参观等。但无论哪种方法,我认为都必须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爱上历史这门学科,习得历史学习方法,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只有这样,我们历史教学预期才能在学生积极与快速达成。
参考文献:
[1]马和平,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四法”[J].甘肃教育,2016年。
[2]张敏新,论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J].教师,2018年。
- 【发布时间】2020/3/18 18:04:17
- 【点击频次】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