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小学数学问题“生活化”策略探讨

 

【作者】 刘华东

【机构】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乌石镇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最初是在课堂教学生活化和数学生活化的思想融合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本文所指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亟待接轨的情况下提出的,并没有否定原先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助于激发并且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塑造学生创新学习的精神,对于增加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和增强实践能力有明显的效果,也改善教师的教学效果。但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一定要按照学生的真实情况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制定措施和办法,更要将学生的认知特点考虑进去。本文针对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和现象给出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途径;策略 
  数学课堂到底是枯燥乏味的,还是生动有趣的?相信这个问题仍然困扰着许许多多的学生。那么,数学课堂原本的面貌是怎样的呢?毫无疑问,数学课堂原本的面貌应该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是具体可感的,是生动有趣的。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会对数学产生错误的看法,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来呢?我想,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是不难的。学生之所以会认为数学课堂是枯燥乏味的,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在于我们的数学教师,在于我们的数学教师没有抓住数学课堂的本质,没有从学生的年龄阶段、心理特点出发,没有遵循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数学课堂没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没能达到课堂教学的切实有效。因此,学生不喜欢数学课堂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经营好数学课堂,注意把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起来,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生活化”。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数学问题的“生活化”呢?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 
  中国的教育体制,从传统的科举考试制度开始,就已经是应试教育体制。从根本上讲,传统的科举考试制度,是应试教育体制的前身。近年来,我国不断倡导素质教育模式,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直接导致素质教育的实施收效甚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如下。1.教学内容与生活脱节当前,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解题能力上,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为教师教学的核心。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却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后,在日常生活中不懂得如何运用,导致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出现。这是一种不合理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不符合当前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希望。2.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个道理想必绝大部分教师都是明白的。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却难以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的教学模式。绝大部分教师的教学,都是以自身的经验为核心,实施自己觉得不错的教学模式。对于不同的学生,往往都是采取同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缺失,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严重影响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也影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3.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落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由于受到自身综合素质的影响,这些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难以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从而使得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不足,教学内容严重滞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制约,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又好又快发展,也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发展。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1.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生活经验的积累,这对数学教学是非常有益处的。在数学生活化教学中需要应用到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涉及数学知识、数学计算、数学符号等,让小学生对数学概念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能够让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所在,愿意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定位是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这样小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小学教学要充分联系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不可缺少数学,教师要充分联系数学,这不仅仅要求教师要设计优秀的教学方案,最重要的是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提炼要旨,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联系生活,做到学以致用。教师举的实际生活例子要和所学教学知识的难度相互匹配,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3.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方法去思考问题,培养自身的数学素养,这样学生才能够掌握解答数学题的窍门,奠定扎实的数学基础。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1、学生的学习状况的要求学生对天天学习的数学不感兴趣,不会灵活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这和小学数学教学的固有模式有关,学生一般主要通过课堂讲解从老师那里获取书本知识,学习过程都是在教室内进行,缺少学习主动性,完全依赖老师的知识讲解,这种情况下难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也难以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所以,必须转变小学数学教学为生活化。2、现有的教材的要求教育界目前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在教材的编写也将学生的教材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但涉及的生活内容少,题目陈旧,逐渐与时代脱轨。因此,要求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主动充实教材内容。3、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要求目前的数学教学是以讲授为主,重逻辑,减少介绍背景知识,仍然是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多媒体闲置,没有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学生依靠老师在课堂上对书本的讲解获取知识,一节课基本都是老师在讲解,下课后又是大堆课后题,学生怎么会对数学产生兴趣。但考试基本都是考察课本和老师讲解的知识,学生必须埋头苦学来获取知识,反而造成对数学学习的厌恶。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4、国际数学比赛成绩分析结果要求我国中学生国际数学比赛中成绩优异,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受到教育学界好评,提升了中国数学教育的地位。但在与中、日、美的学生进行比较下发现,虽然中过学生的数学成绩优异,但是在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时不能灵活应用数学知识,并且遇到问题时缺乏应用数学的意识,相反美国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也有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教师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生活中总结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在用数学,进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升学生对数学与生活关联性的合理认知 
  从整体角度来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基础是提升学生对数学与生活关联性的合理认知。为了保证该目标的实现,教师可以将其分解成以下三方面逐步实现:第一,小学数学课前准备部分。该部分的主体主要是学生。教师应该根据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例如,让学生通过对数学教材、课外读物等教学资源的阅读,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了解。当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涉及到时,学生可以在二者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这种现象会对后续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部分。当课前准备部分结束之后,教师应该通过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完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针对其在课前准备部分中获得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实例进行沟通和交流。这种交流过程不仅具有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水平的作用,还会对适宜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现实生活教学氛围的提供,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由抽象化向具体化形式的转化,进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三,小学数学课后学习部分。在该部分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联系实际生活的数学题目。学生在解答这些数学题目的过程中,课堂所学知识得到了有效巩固。以小学数学教材中“生活中的数”为例,为了实现生活化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将生活实例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就小学数学课前准备部分而言,可以让学生完成对现实生活中地铁某个乘车口等车人数、某条马路上包含井盖等数目的练习。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部分而言,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其较为熟悉的现实生活场景照片,利用这种方式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关联性的感知。 
  五、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追求生活原型小学数学教学联系实际生活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数学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不联系生活小学数学的教学就算不上成功。有些人们认为生活应该服务于数学,其实数学才是真正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工具。但是不是所有的数学内容都能被生活化,我们也并非要求在每节课上都要结合所学知识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要看教学内容是否适合,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2、教学生活形式化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不赞成转变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见,但本文是提倡将简单的知识在生活运用起来,并不只是让数学停留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考察题目做的好不好,而是将知识运动到现实中。例如讲到“一定能摸到红球吗”这一题目时,单纯让学生从箱子中摸球,从中感受摸到不同的球的可能性不同。我们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从知识背景入手接受新知识,让学生从实践的参与中学习运用知识来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探究数学的真正价值。在教学中联系现实生活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从深层次上推动数学教学生活化目标的实现。学生们在加入实例后会通过积极参与、热烈讨论的方式,在实际运用中锻炼了思维,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策略 
  1、 利用生活知识导入数学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导入新课学习时主要采用的是“开门见山”的教学方式,直接进入主题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往往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征,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要加大对导入环节的重视程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可以将生活知识巧妙地运用到课堂导入环节,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状况,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导入新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当学生大致了解后,再将生活情景剥离出来进入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当教师在向学生讲述“十以内的加减法”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日常生活中购物情景作为课堂导入的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虽然其没有系统性地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其却在耳闻目染、潜移默化中已经运用过这方面的数学知识。因此,在该生活情景中,教师可以扮演售货员,由学生扮演顾客进行买卖,然后让学生自行计算花了多少钱,应该找零多少。通过这样的情景导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然后,教师就可以开始进入正式的教学。通过创设生活情景的方式导入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营造轻松的、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于数学学科存在着认识偏差,片面地认为数学没有实际用处。因此,教师为了纠正学生的这种错误观念,可以考虑将实际问题有效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充分锻炼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当学生在学习有关于图形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生活中所常见的图形一一列举出来,比如桌子是长方形的、门是长方形的、车轮胎是圆形的等等,学生在掌握基本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后,能否计算教室的面积等。通过将实际问题与数学教学两者紧密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同时也充分锻炼和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如,當学生在学习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知识后,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起到巩固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引入“切蛋糕”的问题:如何将一个蛋糕分成相等的八份,有一位同学吃了三份,那么他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促使学生利用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对教学资源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 
  现阶段,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已经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真正贯彻落实“数学知识用于生活”的相关理念,促进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时,应该紧密结合数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积极引入生活案例,对于教学资源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扩展,将抽象的、复杂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和生动化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产生感同身受的感觉,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通过引入生活案例,可以让学生产生熟悉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4、 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创设教学情境已经在小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谓情景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充分的、全面的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情景,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点。这种情景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吸引学生。由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层次决定了他们对于新鲜事物保持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但是由于缺少丰富的生活经验,导致他们无法将所学的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问题相结合。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正确引导作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创设情景过程中,教师要保证这种情景是学生不曾感受过的,通过该情景能够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自主思考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充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四则运算”这一章节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学校配置了一批桌椅,其中桌子有2张,椅子有5把,总共花费195元,且桌子的单价是椅子单价的4倍,请问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分别是多少?该生活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四则运算的知识进行计算并解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七、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具体实施举措 
  1.课前备课过程教材是一种有组织有逻辑的展现知识的工具,如何以生活化的理念合理地利用教材中的知识,将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备课过程需要对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有明确的理解,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安排,规划每堂课、每周、每个月的教学进度。备课过程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及学生的学习情况,选取典型且简单易懂的生活实例来阐释数学知识,逐步展开教学活动。备课过程需要对具体一堂课的展开形式、知识量、知识层次进行评估和限定,注意知识的联系及深度的把握,让一堂课由开始到高潮再到收尾科学有序地进行。2.课堂授课过程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战场,在课堂上如何把握授课方式、授课技巧,把握一堂课的节奏最直接地影响着教学成效地实现。在课堂教学流程上可以进行如下设置,课程开始时先用简单的生活情景描述知识点所包含的内容,如在行程问题中,可以以两个同学同时由各自家中出发去少年宫,设置不同的速度组,让学生思考并计算谁先到达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同探究该行程过程,并对每组不同的行程速度进行讨论分析,总结行程过程“时间-速度-路程”的关系,由此引出这堂课的主体知识背景。而在课堂重点知识讲授过程中要注意适时地穿插符合学生心智理解能力的生活实例,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宜,因为学生对于实际的生活现象的理解能力要好于书本的知识,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以诙谐、富有活力的语言进行授课,并加强课堂的互动过程,以师生间互问互答的形式实现教师与学生双向的教学检测,既让学生即时说出心中所惑,又让教师捕捉到学生对知识接受情况的讯息,以此来把握课堂教学的进度。3.课后跟踪巩固课堂教学虽然能使学生最大限度、集中高效地掌握知识,但不能保障学生对于知识的消化吸收。数学生活化需要教师重视小学生课后的学习过程,无论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掌握程度如何,课后的拓展巩固都会对提升学生知识理解程度有所帮助。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操作与计算兼具的课后探究作业,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认识知识的存在形式,以及尝试用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拓展实践。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实现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获得提升的双重保障,既符合当前国家教育改革形势,教学理念变革的要求,更符合国家对于创新型人才,多面化发展人才的要求,因此要不断探究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力求为当前小学生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更大的帮助。 
  八、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建议 
  将数学与生活要有适度的联系,每节课不都要联系实际,此外不是任何内容都可以生活化,数学包括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两种,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应用教学内容适当的转为生活化。老师可借助日常生活的实例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到的数学知识,但是当学习到一定难度后,就不用再借助生活的帮助了。我们应该学会把生活当作一种学习工具和辅助教学工具,使学生学得容易,教师教得简单,这里所讲的生活化是服务于教学的,如果变成教学的负担就会带来不利,就有害于学生的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要在生活化中带有固有的逻辑性,让教学带有生活化的活力。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看重生活情境,忘记了数学本身的严密性,让生活改变了数学的本质,致使教学成果事与愿违,例如让学生在理解题目意思上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还让学生迷失了正确的解题思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把学生从一个生活情境出发来理解题目的设定,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习能更生动丰富。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如何把握好数学和生活联系的限度,目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难题。面对新时代课程教育,更要注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根本目的。
  总之,小学生的思维是敏捷的,同时他们的注意力又是容易分散的;他们的积极向上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他们的自制力又是薄弱的……把学习的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小学生就可以充分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认识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能力,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切实有效地提高数学成绩。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数学和生活中架起一座座桥梁,让学生亲近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值得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进一步开拓创新,把数学教学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 【发布时间】2020/3/18 18:13:07
  • 【点击频次】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