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入通俗文化教学探索

 

【作者】 龚 思

【机构】 海南省东方市八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是语文学科焕发魅力的另一种方式。引入通俗文化不啻为促使语文焕发魅力的具体可行的切入点。这一做法契合国家教育理念,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特点。在对通俗文化去糟粕、取精华,围绕学习、主次分明的原则下,可以从形式与内容上对通俗文化加以利用。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俗文化;必要性;原则;措施
  2001年6月,教育部提出了“综合实践课程”的概念,综合实践课程自此作为一门常态化课程进入中小学课程体系。 2017年,教育部颁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了其在教育系统中不可忽略的地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大特点是灵活性,其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整合恰当,则能与严谨的传统课程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对语文学科而言,二者结合而成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是语文学科焕发魅力的另一种方式。在这其中,引入通俗文化不啻为促使语文焕发魅力的具体可行的切入点。
  一、必要性
  (一)契合国家教育理念
  无论是已经施行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还是从2019年秋季部分省市已使用、2022年即将全国统一使用的高中版语文教材,都体现出国家教育理念的变化。从之前注重语文学科素养到如今学科素养与立德树人的结合,无疑对语文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学范围来说,辐射面不局限于课本,还需要联系古今中外;从教学方式来说,传统的满堂灌或简单的问答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引入通俗文化,不仅能丰富教学资源,也能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与学知识同时要学做人的要求契合。
  (二)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特点
  从《山海经·海内经》到《国语》、《庄子》、《史记》都记载过治水之事。这些典籍记载:上古时期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后并未成功;其子禹改堵为疏,方治水大成。可见,堵不如疏的思想古人已有。信息大爆炸的世代,学生接触互联网轻而易举,这是时代所趋,也是学生尤其是中学生的心理认同。课外资讯如此之广,总有符合学生兴趣的通俗文化类型所在。强烈的求知欲、对新鲜事物难以拒接等都是中学阶段的心理特点。与其一味地禁止学生接触通俗文化,不如利用其中有益的部分促进学生学习、助力正确三观的巩固。
  二、原则性
  通俗文化好坏参半,不乏鱼目混珠的现象。在运用时,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
  (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通俗文化,顾名思义,是一种能被大众接受、喜爱的文化,“通俗”是其最显著的标签。通俗文化类型多、数量广,如何挑选适合进入课程的部分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毫无疑问,必须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小说为例,低俗、血腥暴力、迷信色彩严重等类型应摒弃,如网络小说中的大部分;可以选择的应是已被广泛认可、经得起时代检验的作品,如金庸的武侠小说、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所提名的小说;经典名家中符合中学阶段研读的作品,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刘慈欣的《三体》系列等,而某些名家的作品,即使水平高,也有不适合进入课程的,如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等。
  (二)围绕学习,主次分明
  在去除糟粕的基础上,留下的部分中并非全都有利用价值。无论何种资源,其作用都是为教书育人服务,必须要与学习有关。故而,在运用时应截取从学习出发的部分。如中国风歌曲是一种极为适合放置在课程中的资源,可以当诗歌鉴赏来讲,情节曲折者能当小说看。在给学生介绍时,需要注意的重点应是歌词,而非让学生单纯地听听就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何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至今也没有一本教材问世。作为一门年轻的课程,在开展时仍然不能完全脱离语文课本,更加不能脱离语文学科素养和任务群的要求。通俗文化资源是在语文学科的范畴内运用的,可以与课本深度结合,也可独立运用;而在独立运用时,应符合语文学科固有的听、说、读、写与立德树人的要求。
  三、具体措施
  理论的建立固然重要,实施才能体现出效率。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引入通俗文化的具体措施,可以从形式与内容上进行归类。简单而言,引入形式即在语文学习的内核上罩上通俗文化的外壳;引入内容即将通俗文化作为内核的一部分,将其并置于书本内容的位置。
  (一)形式:角色扮演,激发兴趣 
  对陌生事物的探究是人类的天性,好奇心在学生阶段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形式上利用通俗文化的最大的优势是,使学生脱离学生的身份,代入其他身份增加新鲜感后,学生下意识会尽力完成这个身份所需完成的使命,能真实展示学生的潜力;此外,由于这种角色具有临时性的色彩,即使出现某种学习事故也没有依附在其固有的学生角色上,学生能更淋漓尽致地进行展示。
  1.竞赛类    
  竞赛类的课堂呈现出的形式是:依据某种流行的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如《中国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诗词接龙”等方式对古诗词的教学非常有帮助,生硬地抽查学生的背诵,不如来一场知识竞赛,用课本上的背诵篇目设置题目,通过抢答、必答、接龙、一对一挑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斗志;又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模式,将学生进行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汉字听写、重点字词默写等,发挥出团队的实力;再如以《奇葩说》的形式开展辩论赛,必将引发一场唇枪舌战,活跃班级气氛。
  2.讲座类
  讲座类的课堂呈现的形式是:根据要教授的内容,邀请学生担当主要讲解人员;学生作为主要讲授者,向其他学生展示自我。如在阅读课上,请学生就自己看过的某部经典小说进行内容、艺术特色、社会影响等方面的讲解;再如某节课请学生担任老师角色。这种主人翁的地位无疑会使引起学生的重视。
  3.社会调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大特点是不局限于课堂,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开展学习。社会调查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如就“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家乡风俗”等内容进行调查,之后整理成调查报告,既能了解到当下社会生活,又能过一把当记者的瘾,学生愿意承担这样的任务。在报告完成后,还可以在班内组织一场记者报告会,让学生担当报告者和采访者,以“答记者问”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极富趣味性。
  (二)内容:结合课本,拓展视野
  将通俗文化作为教学本身内容,又可以用两种方式来执行:将其与课本内容进行联合,进行比较教学;将其单独作为教学内容,以常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
  1.比较教学
  比较教学可以运用的通俗文化资源很多。如讲解课本上某篇课文时,可以将作者的其他作品拿来进行比较。以部编版高中必修上册为例,讲解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时,可以安排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伤逝》,了解鲁迅先生文风的多样性、对现实思考的深入程度等;再如讲解《涉江采芙蓉》时,可以引入古风歌曲《如花》,比较二者在古人爱情悲剧原因、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等;又如必修下册中的《雷雨》篇目,可以引入话剧《雷雨》观看,讲解《促织》时,可给学生观看《聊斋》电视剧相关内容。
  2.独立使用
  除了可以与课本内容联动,通俗文化资源还可以被独立使用。如热点新闻作为作文材料,能促使学生关注时事,在尝试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关心民生,了解国家政策的依据。2019年12月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即是非常适合进入作文材料的资源。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国家制度的优势,认识到医务工作者的伟大,致敬一线抗疫人员;通过一些反面事例,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绝不可做,知道什么样的行为需要得到法律的惩治,从而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再如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海南扶贫工作的相关报道,让学生在写作的同时感受到家乡的蓬勃发展。
  四、小结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坚守语文本位的前提下,可以形式多样、资源多样,作为一个极大的、多样的资源库-通俗文化进入课程十分可行且可以拿来利用。教好语文是每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承担的任务,把好的方法和理念送到学生心坎上,把提升自我的功夫下到长久发展的关键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书写下精彩的教学历程。这个过程中,会有困难、疑惑及障碍,也会有希望、机遇以及收获。抱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信念,怀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则将在教育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6.
  [2]教育部编写.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郭元祥主编.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项目基金: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入通俗文化教学探究”(课题编号:QJH201810088)的研究成果。
  • 【发布时间】2020/4/21 19:38:38
  • 【点击频次】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