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设疑导学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 罗绍权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岩茶乡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疑”即是我们所说的问题,宋代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显然,“疑”能激起人的好奇心,能给人以悬念之感,能催人振奋,能促使人去探究。在农村小学,与城市小学相比,学生的见识相对少点,教学要考虑“因地施教”。语文课堂教学中,依据内容,巧设疑问,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活跃课堂,还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能力。怎样才能协调好设疑导学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呢?
  一、设疑讲究科学和技巧
  1.新课导入巧设疑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有效的教学课堂,应该始终体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过程。好戏开头,锣鼓喧天,自然能够先声夺人。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入“戏”。新课导入巧设“疑”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由“疑”到思,尽快入“戏”。例如,学习《新型玻璃》一课时,设疑:“夜深了,从一座博物馆里突然传出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到,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你也许难以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那么,玻璃怎么会报警呢?”“这节课我们学习《新型玻璃》,从课文中找答案。”这样设疑导入新课,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教师的讲课交融在一起,使师生之间产生共振,学生学习积极性即刻就被调动起来,迫不及待地阅读课文,寻求答案,教学收效良好。
  2.文章题目巧设疑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是记叙的主要内容,是描写的主要对象,是表达的中心思想,是贯穿全文的主要线索。因此,根据题目设疑,能达到以疑促思的目的。例如,在《太阳》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板书课题,设疑:“我们知道太阳早晨东方起,傍晚西方落,可你们知道它离我们有多远、有多大、有多热吗?它和我们人类有没有密切关系呢?”这样,学生急切地打开课本读起来,因为他们心中有疑,想解答心中的疑惑成为学习的动力,效果亦佳。
  3.教材重点难点之处巧设疑
  平铺直叙、没有悬念的课堂教学,显得清淡无味,学生的精力容易分散,心神不定;但如果是满堂提问,则容易使学生神经紧张、疲劳而变得迟钝,导致有疑而不奇,有问而不答。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问”。一般说来,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教学的重心所在,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如果在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之处巧妙设疑,则容易突破认知矛盾的焦点。例如,学习《赤壁之战》一课,设疑:“战争中,以众胜寡的故事不为奇,但以寡胜众的例子亦有之。三国时赤壁之战,曹操兵多将广,号称八十万,而吴军才三万。但曹军却被吴军大败,丢盔弃甲,死其无数,落荒而逃。那么,吴军是怎样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呢?”如此设疑,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精神振奋,情绪高涨,从而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4.内容过渡之处巧设疑
  通篇教材,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段落之间往往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语文教学就应该注意揭示这种联系,使学生系统地获得知识。因此,教师在教材内容的衔接之处设疑,通过正问或反问来提醒学生注意,即便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知识内容。例如,学习《鸟的天堂》时,在学习第一部分后设疑:“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时没有看到一只鸟,感到很失望。‘鸟的天堂’里真的没有一只鸟吗?或是其他的原因呢?”这样,学生就会希望尽快学习下一部分的内容了。
  5.内容枯燥乏味之处巧设疑
  教材中,有些内容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又属于重要知识内容,比如时间、数目、人物等,学生兴趣不高,不易记忆。教师若在此处设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活”知识,“热化”冰点,学生将会平淡之中见神奇。例如,在《开国大典》的教学中,教师在学习第九自然段时设疑:“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这些数字都有其含义,它们象征着什么呢?”这样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接着进行关于这些数字的探讨,学生自然就明白了其中的意义,从而牢记知识,记忆犹新,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课堂结尾巧设疑
  一堂好课,既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波澜起伏的中间,也应该有意味深长的结尾。设疑不容置疑是语文课结尾的一种好方式,它能使课堂词虽尽,而意未穷。教师在课堂即将结束之时,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承前启后地提出一些新的问题,使新旧知识有机紧密关联,不仅使课堂圆满结束,而且激发了学生新的求知欲。例如,学完《牛郎织女(一)》后,设疑:“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和织女结为夫妻,一块儿过日子了。那么,婚后的他们生活是不是很幸福美满,日子是不是风平浪静呢?请同学们课后阅读《牛郎织女(二)》,了解他们婚后的情况。”这样意犹未尽的结尾又激发了学生对故事下文的求知欲望。
  二、设疑应该注意的问题
  凡事恰到好处为宜。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设疑导学,能极大提高课堂效率,但其艺术性很强,如果设疑不当,导学无术,就往往会流于形式,不仅不会使学生积极投入地学习,甚至会引起反感,挫伤学生自信心,打消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运用设疑导学,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适时设问,相机而行
  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启迪和训练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而思维的发展自有它内在规律,我们必须遵循它的发展规律。小学语文课堂设疑导学,要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要求执教者要善于抓住契机,相机行事,问到“点”上。同时,设问次数要适量,切不可“漫无边际”、不分主次地“满堂施问”。若不顾课堂教学实际和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一味滥问,只是表面上热烈,而实质上对教学无益。
  2.教师要因势利导,切勿包办
  小学语文教学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去探索、思考、发现事理,学会明辨是非,从而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年龄特征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当学生有了求知的渴望后,教师切勿包办,填鸭说教,不能用生硬灌输代替学生的独立或合作思考,而应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思维的发展。
  3.要标新立异,切莫平平淡淡
  学生已知的东西,他们兴趣不高。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要平淡无奇,应该蕴含新意,应是学生未知的问题,同时又是可知的。如果完全不可知,则无法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与问题的联系。鉴于此,教师在课前要多观察、多了解、多钻研教材,从而提出富有新意的问题。
  4.要因人设问,难易适度
  课堂设疑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顾及个别,力争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思有所得。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年龄特征进行设疑,要因人设问,且难易适度。如果“疑”偏难,学生理解会很费力,则无法激发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容易造成“启而迟发”、“启而少发”,甚至“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如果“疑”偏易,则学生无兴趣,提问无意义。所以,提问应遵循徐徐渐进的规律,得符合小学生年龄和思维逻辑的特点。为此,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其年龄特点和实际知识水平,以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使不同等级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5.要语言风趣,表达幽默
  莎士比亚说过:“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事实证明,风趣幽默的语言更能吸引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以风趣幽默的语言设疑,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开心快乐中思考和解决问题,印象深刻,所学知识经久不忘。
  6.要气氛融洽,以鼓励为主
  严肃紧张的课堂气氛,容易使学生恐惧、焦虑,影响其思维的发展;而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能使师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产生下一种科学的合力,教学相长。为此,教师要放下身份,尊重和相信学生,大胆质疑,激励他们积极思考,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当学生回答有误时,应继而引导启发,切忌批评责难、讽刺挖苦,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更应以鼓励为主,利用激励的语言让他们找回信心,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对他们勤于思考、敢于回答的优点予以肯定和赞扬,让每个学生都精神饱满,以构建和谐的课堂。
  总之,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设疑导学有其科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只有遵循规律,科学地设疑和科学地把握时机,才能增强其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 【发布时间】2020/4/21 19:41:27
  • 【点击频次】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