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策略

 

【作者】 伍海君

【机构】 四川省蓬安县新园乡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学习来源于生活,且数学学科的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教师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是目前广大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必不可少的环节。?情景教学法主要运用于新课导入、课堂教学以及巩固所学知识,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其主要是通过教学情境生活化的方式以及学生认为抽象的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活跃不安的氛围中快速的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为此,教师在教學中应运用情景教学法给学生引入实际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可见,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也有利于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学科的学习,而且也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创设问题情境
  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想要解决疑惑只有经过思维。我们在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中,都是以问题为开始,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得到发展。由此可见,对于学生来说问题才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关键。因此,教师也应以学生的认知矛盾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有了问题的引导学生的认知矛盾也会被激发,且也更扣动学生的心弦,从而让学生于矛盾出提出相关的质疑,让学生能主动探索知识,这样也能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教师也应创设具有悬念的问题情境,悬念问题情境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如强烈的求知欲望、好胜心等,以此设计更加新颖、科学、合理的情境,促使学生能在探索中主动提问,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于好奇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悬念情境也就成为比较直接的诱发因素。以教学“年、月、日”这部分的内容为例,教师可以满怀自信的给同学们发出邀请:“同学们随便说某一年的某一月,老师都能快速的说出这个月有多少天。”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同学并不相信老师都能很快的说出,但是经过实践之后同学们发现教师确实说的都是正确的。如此,教师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紧接着教师可以把握好时机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校:“老师不用翻开日历本就能知道每年的每个月有多少天,因为老师掌握了一些规律,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吧,学习了之后你们也能像老师一样快速的说出每个月有多少天。”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得到有效的激发,那么学生也会更加主动的学习。
  二、创设游戏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游戏伴随着小学生成长,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游戏,放松心情,冲淡学习紧张带来的诸多压力。加之,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聪明好动的年龄阶段,天生喜欢玩耍的性格有目共睹。有趣的游戏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游戏环节可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舒缓数学知识带给他们的压力,变抽象的数学问题为形象的数学小游戏,在游戏中发现数学问题,在游戏中思考数学问题。例如,在讲解数的大小比较时,不妨利用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收集校园内的垃圾袋等,谁捡到的垃圾数量最多,谁获得胜利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对数的大小比较认识,也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这种游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再如,教师在讲解平均数时,可以让学生把一块饼干按照要求4等分或者6等分,谁分的最好最快,分的方法是什么?如何分的?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大家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实践联系起来,在乐中学,在学中乐,真正感受数学知识的无限魅力,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三、创设生活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充分挖掘并利用生活中的素材,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如此才能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以及已有的数学经验主动的探究,从而发散自身的思维。创设生活情境教学也能让学生切身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分析生活问题,让学生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变为抽象的数学公式,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教师在联系生活进行教学时也应深入的探究,挖掘与生活有关的趣味因素,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探究欲望的生活情境。以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这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并测量这个三角形的边长,之后运用所学的知识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推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最终学生也准确的计算出了三角形无痛的面积。可见,将生活与数学问题有效的结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在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学生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欲望。
  四、创设操作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科的知识比较抽象。若教师想要让学生有效的理解并掌握这部分的知识,创设操作情境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更加深刻的理解这部分的知识,而且也能学以致用。教师在创设操作情境时也应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与思考,直到顺利的完成操作任务。同时,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及时了解学生操作的情况,若学生遇到问题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启发学的建议,让学生在思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以教学“圆柱与圆锥”这部分的内容为例,在学习到圆柱的体积与圆锥的体积时,为了能探讨圆柱的体积与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容器,做好之后用圆锥容器盛水倒到圆柱容器中,探究二者体积有何关系。在此过程中,同学们进行动手操作,很快的就发现了二者体积的关系,即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或者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由此可见,教师也应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五、创设想象情境
  实际上,想象比知识还重要。教师在创设想象情境时主要是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结合一系列的想象活动,将表象重新组合的情境。虽然说其与真实的情境相比是看不见的,也无法触摸得到,但是其意向与真实的情境相比更加广,也更远。通常来说,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的知识也不断的内化,且自身的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也不断发展。以教学“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部分的内容为例,在同学们将两根纸条的长度和等于第三条纸条三根纸条拼成一个三角形后,笔者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三角模型,在此之后告诉同学们想象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在此之后引导同学们理性想象与推理:若将顶点与顶点连接起来,那么连接短纸条还能不能拱起来?如此也能让同学们深刻的体会思想上的实验与事物实验是无法比较的,也就是说数学并不是看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同学们想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解决自己看到的疑惑的过程。
  近年来情景教学策略也已经被广大教育者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且相关的实践也已经表明其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终也让学生更加渴望学习数学知识。为此,教师也应积极的运用情境教学法,发挥其对教育的价值。
  • 【发布时间】2020/4/21 19:45:35
  • 【点击频次】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