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徐 宇

【机构】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乌石镇沙江永牟福善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通过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获得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初中语文课堂中问题教学法的研究,对于学生发现问题,感悟规律,不断开拓学生创新空间,催生创新胚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新课程;问题教学法
  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说过:科学的第一特征是“它始于问题,实践及理论的问题”,“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由此可见,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孜孜以求地探索解决问题,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培养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应该是培养未来创造型人才的突破口。语文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赏析文章的能力, 为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本文阐述如何利用问题教学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问题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问题教学”并不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才提出来的新概念,而是早已有之的,并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我国古代早有关于问题教学的论述,如孟子的“重思存疑”,朱熹的“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陆九渊的“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等等。国外也早有问题教学的若干模式,如杜威的“疑难的情景——确定问题——提出假设——推理——验证”,当代美国的“选择问题——明确问题——寻找线索——解决问题”,巴班斯基的“创设问题情景——组织集体讨论——证实结论——提出问题作业”等等。这些都说明了问题教学是一种教学的理念,是一种教学的过程,是一种教学的方式。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的教育家的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设计理论都把问题解决作为建构性学习的基本策略,对此问题也作了深入的研究,认为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思维发展过程,提出了 “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世纪末我国的教育家逐步提出了“问题教学法”,并在部分大城市的小学阶段及初中的部分学科进行了研究和有意的探索。宋朝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需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
  二、小学语文教学采取问题教学方法的作用
  问题教学法有助于教师设置教学情境并对学生展开提问, 能够让学生更快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学生通过自主教学提出相应问题, 契合“以生为本”的相关教学理念, 学生之间也可以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吸纳语文知识, 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 保持更加积极的学习状态。
  三、在小学六年级教学中巧用问题教学法
  1在课前应用问题教学法
  问题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小学语文教师如果想在课堂上应用问题教学法, 需要在课前做些准备, 例如设置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 并且保证问题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 进而产生继续教学的欲望, 完成由被动教学到主动教学的转变。
  例如: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卢沟桥烽火》时, 就可以利用网络下载有关卢沟桥的资源信息, 《卢沟桥》的歌词、“七七事变”等都可以让学生对本篇文章产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学生通过观看有关卢沟桥的历史画面, 在学习时就会集中精力, 教师可以在学生情绪比较高涨的时间点问, “你觉得你以后应该为祖国做什么?现在的你又可以做什么?”学生在回答问题时, 教师不能片面的说错对, 而是要考虑学生的思维方式, 寻找闪光点, 给予学生足够的肯定。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历史上卢沟桥事变的印象和对课文的理解, 引导学生重点教学, 这也是教学重心和学生个性化整合的有效手段。
  2. 课时采取问题教学法
  开展小学语文教学, 就需要确定文章的核心问题, 并以此为主要线索引导学生进行教学, 寻找关键语句, 对文章的关键部分进行重点分析和讲解。课文中出现的具体名词或动词需要学生仔细研读, 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针对课文中的某一个关键点加以引导, 让学生发现问题。
  例如:在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时, 教师主要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此前提下展开课堂的问题教学, 首先“我死后, 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 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这句话是谁说的?什么情况下说的?通过这句话, 可以知道他具有怎样的品格?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本节内容的学习, 在学生对课文有一定了解后, 加深课堂问题的层次“肖邦既然爱自己的祖国, 为什么还要离开自己的祖国?”“埃斯老师送给肖邦盛满泥土银杯的意义”“肖邦为什么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的担忧倾注在自身的音乐创作之中?”并且, 让学生对“瓜分”“陷入深渊”等字词进行研究, 寻找肖邦离开祖国的真正原因。在课堂教学结束后, 教师可以根据本节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总结核心思想, 并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升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3. 课后应用问题教学法
  在教学结束后采取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课堂总结方式。通过上述的学习过程, 学生对教学中蕴含的思想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但是可能对整体的框架还不是很了解, 因此在课后运用问题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对本节内容的回顾。小学教师也要根据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 进一步凸显教学的主要目的, 逐渐让学生形成教学总结的习惯。
  教师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时也会遇到许多问题, 需要几位教师在一起针对教学主题进行研究, 因此学生出现不能理解文章思想的情况很正常。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应该想着怎样批评学生, 而是应该考虑采取何种办法才可以起到最好的引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 小学教师也应该多进行这方面的反思。
  四、结束语
  总之, 教师要善于在运用问题教学法, 开展教学改革, 充分调动学生对教学的兴趣。只有学生自身对语文教学有积极的态度, 才可能主动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充分领会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进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冯莎.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课外教学中的运用[J].课外语文 (下) , 2016 (04) .
  • 【发布时间】2020/5/9 20:49:32
  • 【点击频次】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