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研究

 

【作者】 吕 巧

【机构】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乌石镇紫恩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和能力,对学生进一步发展思维,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正确的培养途径,帮助学生完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途径
  小学语文教学是教育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人品质有重要作用和影响。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情况为基础,针对语文阅读这一方面的教学状况进行分析,结合当下的小学教育环境,归纳出一些对现有的学生阅读能力教学工作有所帮助的培养途径,旨在通过更科学的方法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培养工作。
  一、培养阅读能力的意义
  1.帮助学生理解以及巩固课堂知识
  每种语言均具备其独有的性质,其语句结构、词语组织、习惯用法等均有着一定的规律,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最佳方式就是阅读。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时期,其自身的理解能力相对偏弱,对于语文课堂中学习的某些复杂知识,往往不能及时消化,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有效加深小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对学生而言,理解力的基础是对文字的认读,然后结合自身的原有知识,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比较以及概括之后,实现理解文章词句含义以及思想内容的能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成为阅读能力的基本标准。
  2.有助于小学生自身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
  锻炼小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任务。经验丰富的教师善于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自行表达对内容以及段落的分析与概括,并对文章词句进行解释,或者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将自己对文章内容的见解进行表达。如此一来,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而学生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制造教学氛围,刺激学生主动阅读
  在教学的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激发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其不同的生活经历和认知程度,教师应该以这些学生不同的特点为出发点,结合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设置真实有趣,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放松身心,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课堂学习当中,逐步引导其思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对课文内容进行实体情景的模拟在中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就能够更好地带动学生的思维和情绪,提高教学效率,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上也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在小学语文的课堂当中,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在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不仅要把内容完整的讲述出来,更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产品等有趣味性的工具来向学生展示课文中出现的事物,并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把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这样的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令其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也能够引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强烈欲望。另外,根据小学耀重黑孟髻纂鸽紫喜黑霎裂建势翼窝鬓裂以此加强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课堂也更具趣味性。
  (二)传授阅读技巧,提升写作能力
  教师在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应将各种阅读方法以及阅读技巧传授给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可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1)通读。将文章全部内容阅读一遍,促使其对大概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此方式能够快速掌握文章主旨。(2)跳读。可先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对各段落要点进行重点分析以及掌握。在此过程中,可让学生将有疑点之处做上记号,便于课堂提问,若遇到不能理解之处,可暂时跳过,促使阅读能够具备连贯性,阅读完整篇文章后再对疑难问题进行思考。(3)精读。学生需做到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将文章中较为深刻的语句进行反复的阅读,并将其作为重点理解。(4)写读。学生将整篇文章读懂并掌握知识点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进行摘抄并写出读后感。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做到知识的累积,还能够适当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深入阅读,带领学生理解课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注重方式方法。正确的阅读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提升。针对小学生这一群体,由于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原因,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比较有限,复杂的语言和教学方式不容易被接受和理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来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传授,将课文中小学生不易理解的抽象词句进行转化,变成他们易于接受的表达形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的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深人阅读。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生字词的教学。在课文中遇到生字词,教师应向学生深人解释该字词的含义,以及写作者在这篇课文中运用此字词的目的,同时和学生进行互动式的讨论,帮助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了解。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还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发问,建立沟通和思维对接,对问题的探索和质疑精神对于学生培养阅读能力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的质疑是学习过程的动力,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进一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中有非常大的影响,有了求知的动力,学生才会产生阅读的渴望。通过让学生对比课文中的重点词汇,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进而提出问题,产生自己的想法,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培养阅读习惯,加强课外阅读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阅读能力的养成也不是一墩而就的,而是长期日积月累的阅读过程,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中,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和传授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拓展,以课外学习的方式来增加阅读量,使学生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和习惯,加深理解,透过书本了解社会,体验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及情况,推荐不同类型的课外书籍,让学生对各个方面的知识都能够有所涉猎,培养知识的全面性。同时鼓励学生的阅读行为,帮助其促成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对社会和生活产生新的认知,从而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含义,通过沟通引发思考,把正确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完善。
  (五)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检测
  小学阶段,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除了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展开阶段性的测试。通过测试结果,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并针对学生实际的阅读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提高阅读能力。通过阶段性的检测,能够帮助学生积极了解到自己在阅读中的不足,并及时进行纠正。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的教学,短期时间内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任务,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其进行准备和阅读。然后通过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对学生进行奖励和表扬,使其能够形成对阅读的信心,并能够不断激励其他学生进行阅读,不断进步。教师在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检测时,要及时进行统计,并能够做成简单的图表,使学生能够明确了解自己的阅读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检测时,要注重采用合适的检测方式和方法,不要给学生带来压力,使学生形成对检测的排斥心理。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非常重要,也能影响到学生日后的学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将其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目标。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并开展多种阅读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梁仕容.如何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浅谈低年级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J].课外语文,2016,(05).
  [2]冯利英.浅谈教师科研能力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3]王小平.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哲学,2014.
  • 【发布时间】2020/5/9 20:58:09
  • 【点击频次】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