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语文教学需注重“三个结合”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有效语文教学,需要我们注重“三个结合”,即我们应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思想,加强传统媒体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配合推进的方法进行。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改推进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也有了明显变化,特别是在提高教学有效性中,更与传统“慢、差、费”形成了强烈反差。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在全面践行新课改,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应力图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有活力,课堂富有变化,能用高效的对话,促进学生有效发展。实践告诉我们,新课改对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必须注重“三个结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把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才是适应新课改育人的要求。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五育合一”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应注重“三个结合”思想的实践。
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
教学即师生的互动对话,课堂是师生的共同配合。实践新课改,首先就要求教师从传统“教师中心论”中走出来,以新课标理念武装自己。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角色变化才能真正走进“新酒新瓶装”的实践中去。现在倡导“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体”理念,与之相应的是“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平等中的首席”思想。二者的完美结合,才能使教学本质得以实现,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而致力于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新学习方式中。我们知道,教学活动不是教师的单边行动,而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占于强势地位,就会使学生失去主体地位,就成知识传授的容器。因此,新课标要求我们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正确把握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即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并把两者有效结合。体现在实践中,教师要化教为导,搭建学生学习、交流、讨论平台,让学生有更多接触语文材料机会。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在新课改践行中应积极落实的着力点。
二、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有机结合
小学语文倡导直观化教学,而直观化就需要媒体相助。我们知道,可以作为教学媒体的东西很多,在时间上可以化为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现代科技在教学媒体的发展上,使之由单一媒体转化为多媒体,功能更全面,使用更灵活,但这并没有取代之势。相反,我们更倡导语文直观化教学,应做到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点和长处,这样才能更好地辅助语文教学。例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时,我们利用多种水果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模拟购物中进行语言交际,更利于情境的真实性。在这儿运用多媒体呈现超市情境,就没有这种真实感,学生语言激发也没有实物创设情境所带来的积极效果。而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没有现代媒体渲染气氛,学生就感受不到那种悲痛,就无法理解当时人们的那种心情。所以,我认为,新课改践行中的语文教学,应根据教学实际,来确定教学媒体,不应当认为现代媒体就一定比传统媒体更能助力教学。
三、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两块硬骨头,都担当着学生语文素养培养重任,是我们必须着力实践的。我们知道,阅读能力培养和训练是写作教学成功的最近通道。二者的结合,有利于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共同作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一方面,阅读是学生积极涉书猎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感染,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素材、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就很难把写作当作一种需求,更没有兴趣。而写作,是学生“广积薄发”的结果。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漫谈文艺创作》)。这都说明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分不开的。实践也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丰富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又可以扩大视野,扩宽知识面,引发写作欲望,还可以提高鉴赏能力。“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学生。在平时教学中,应充分践行“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的理念,把课文当范文,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产生写作需求,使之成为“我想写”的实践者。
目前,现行教材的编排,无疑体现了读写结合这一思想,每个单元都是相同类形的文章,在学了之后就是写相类似的作文,这样的编排,就能很好地把读写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边学边实践,学以致用”。实践证明,当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我们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如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要把习得的方法运用于自我的写作中去,才能提升写作能力。
总之,要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促进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应在充分把握上述“三个结合”思想上创新教学策略,注重过程,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加强阅读和写作教学,让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语文教育,这才是我们语文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效益。
参考文献:
[1]彰平,有效语文教学“四结合”[J].教育研究,2016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改推进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也有了明显变化,特别是在提高教学有效性中,更与传统“慢、差、费”形成了强烈反差。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在全面践行新课改,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应力图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有活力,课堂富有变化,能用高效的对话,促进学生有效发展。实践告诉我们,新课改对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必须注重“三个结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把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才是适应新课改育人的要求。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五育合一”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应注重“三个结合”思想的实践。
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
教学即师生的互动对话,课堂是师生的共同配合。实践新课改,首先就要求教师从传统“教师中心论”中走出来,以新课标理念武装自己。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角色变化才能真正走进“新酒新瓶装”的实践中去。现在倡导“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体”理念,与之相应的是“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平等中的首席”思想。二者的完美结合,才能使教学本质得以实现,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而致力于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新学习方式中。我们知道,教学活动不是教师的单边行动,而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占于强势地位,就会使学生失去主体地位,就成知识传授的容器。因此,新课标要求我们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正确把握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即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并把两者有效结合。体现在实践中,教师要化教为导,搭建学生学习、交流、讨论平台,让学生有更多接触语文材料机会。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在新课改践行中应积极落实的着力点。
二、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有机结合
小学语文倡导直观化教学,而直观化就需要媒体相助。我们知道,可以作为教学媒体的东西很多,在时间上可以化为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现代科技在教学媒体的发展上,使之由单一媒体转化为多媒体,功能更全面,使用更灵活,但这并没有取代之势。相反,我们更倡导语文直观化教学,应做到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点和长处,这样才能更好地辅助语文教学。例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时,我们利用多种水果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模拟购物中进行语言交际,更利于情境的真实性。在这儿运用多媒体呈现超市情境,就没有这种真实感,学生语言激发也没有实物创设情境所带来的积极效果。而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没有现代媒体渲染气氛,学生就感受不到那种悲痛,就无法理解当时人们的那种心情。所以,我认为,新课改践行中的语文教学,应根据教学实际,来确定教学媒体,不应当认为现代媒体就一定比传统媒体更能助力教学。
三、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两块硬骨头,都担当着学生语文素养培养重任,是我们必须着力实践的。我们知道,阅读能力培养和训练是写作教学成功的最近通道。二者的结合,有利于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共同作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一方面,阅读是学生积极涉书猎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感染,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素材、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就很难把写作当作一种需求,更没有兴趣。而写作,是学生“广积薄发”的结果。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漫谈文艺创作》)。这都说明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分不开的。实践也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丰富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又可以扩大视野,扩宽知识面,引发写作欲望,还可以提高鉴赏能力。“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学生。在平时教学中,应充分践行“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的理念,把课文当范文,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产生写作需求,使之成为“我想写”的实践者。
目前,现行教材的编排,无疑体现了读写结合这一思想,每个单元都是相同类形的文章,在学了之后就是写相类似的作文,这样的编排,就能很好地把读写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边学边实践,学以致用”。实践证明,当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我们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如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要把习得的方法运用于自我的写作中去,才能提升写作能力。
总之,要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促进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应在充分把握上述“三个结合”思想上创新教学策略,注重过程,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加强阅读和写作教学,让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语文教育,这才是我们语文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效益。
参考文献:
[1]彰平,有效语文教学“四结合”[J].教育研究,2016年。
- 【发布时间】2020/6/12 18:12:34
- 【点击频次】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