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数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这种沟通就是数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信息的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从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仅可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实际;引发兴趣;开拓思维
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发挥教师情感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往往由喜欢一位老师,到喜欢老师所教的这一门课,再到这一门课学的很优秀。因此,老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充满爱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条件。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会产生对话的欲望,课堂才能实现智慧的碰撞、经验的共享、心灵的契合和理性的升华。师生之间这种平等的双向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气氛和效果,影响着学生心灵的舒展、愉悦。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一部分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该关心,帮助。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在课堂中应该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教师多设计一些教学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开展适当竞赛,提高学习热情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竞赛中,由于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的表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
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胜的机会增加,激励的作用将会更大,参与的热情就会更高。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十几减8”的巩固练习,教师出示写有下面这道题的小黑板:
然后进行以下形式的练习:(1)移动,全班口答。(2)双人抢答比赛,优胜者当小老师上台前移动ú话此承颍??萌?嗫诖稹#?)按小组“开火车”,看哪列“火车”开得又对又快。(4)插红旗比赛。老师移动卡片,学生出示数字卡片,给全对的小组插小红旗鼓励。
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鲜艳的教具;新颖的谜语、故事;有趣的教学游戏;关键处的设疑、恰当的悬念;变静为动的电化教学等等,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为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供物质内容和推动力。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我设计了一首儿歌引入:“嘀嗒,嘀嗒,铛,铛,铛;滴答,滴答,铛,铛,铛,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同学们猜谜语的兴致很高,通过这样的引入,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
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也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解决的问题上。例如教学《连减应用题》,学生要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第一种解法可以理解为:姐姐有50元,第一天买了衣服用去15元,这时姐姐还剩多少钱?第二天姐姐又用剩下的钱买了一条30元的裙子,姐姐现在还剩多少钱?学生很快地说出;50-15=35(元)35-30=5(元)。从而明白了第一种解法是用连减。情境二:姐姐到商店买衣服用去15元,买裙子用去30元,一共用了多少钱?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钱?列式是:15+30=45(元)50-45=5(元)。学生直观地理解了第二种解法的特点是先求两个部分数的和,再用总数减去两部分之和。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总之,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都能使学生情绪兴奋,从而积极对待学习活动,自觉思考问题。
参考文献:
[1]董春晶.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方法的案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2]陈婵.基于游戏化教学的小学数学案例设计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杨静.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106.
[4]杨福华.游戏化学习下的小学教学案例设计与应用[D].云南大学,2015.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实际;引发兴趣;开拓思维
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发挥教师情感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往往由喜欢一位老师,到喜欢老师所教的这一门课,再到这一门课学的很优秀。因此,老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充满爱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条件。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会产生对话的欲望,课堂才能实现智慧的碰撞、经验的共享、心灵的契合和理性的升华。师生之间这种平等的双向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气氛和效果,影响着学生心灵的舒展、愉悦。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一部分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该关心,帮助。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在课堂中应该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教师多设计一些教学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开展适当竞赛,提高学习热情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竞赛中,由于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的表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
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胜的机会增加,激励的作用将会更大,参与的热情就会更高。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十几减8”的巩固练习,教师出示写有下面这道题的小黑板:
然后进行以下形式的练习:(1)移动,全班口答。(2)双人抢答比赛,优胜者当小老师上台前移动ú话此承颍??萌?嗫诖稹#?)按小组“开火车”,看哪列“火车”开得又对又快。(4)插红旗比赛。老师移动卡片,学生出示数字卡片,给全对的小组插小红旗鼓励。
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鲜艳的教具;新颖的谜语、故事;有趣的教学游戏;关键处的设疑、恰当的悬念;变静为动的电化教学等等,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为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供物质内容和推动力。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我设计了一首儿歌引入:“嘀嗒,嘀嗒,铛,铛,铛;滴答,滴答,铛,铛,铛,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同学们猜谜语的兴致很高,通过这样的引入,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
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也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解决的问题上。例如教学《连减应用题》,学生要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第一种解法可以理解为:姐姐有50元,第一天买了衣服用去15元,这时姐姐还剩多少钱?第二天姐姐又用剩下的钱买了一条30元的裙子,姐姐现在还剩多少钱?学生很快地说出;50-15=35(元)35-30=5(元)。从而明白了第一种解法是用连减。情境二:姐姐到商店买衣服用去15元,买裙子用去30元,一共用了多少钱?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钱?列式是:15+30=45(元)50-45=5(元)。学生直观地理解了第二种解法的特点是先求两个部分数的和,再用总数减去两部分之和。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总之,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都能使学生情绪兴奋,从而积极对待学习活动,自觉思考问题。
参考文献:
[1]董春晶.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方法的案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2]陈婵.基于游戏化教学的小学数学案例设计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杨静.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106.
[4]杨福华.游戏化学习下的小学教学案例设计与应用[D].云南大学,2015.
- 【发布时间】2020/6/12 18:40:11
- 【点击频次】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