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十步模式在中职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传统语文课堂的小说阅读教学对中职生来说只是一个消遣阅读,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以“三段十步模式”在中职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应用,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入手,利用信息化手段等平台,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能够极大提高小说阅读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关键词:智慧教学;三段十步模式;信息化;教学效率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对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也有着实际的作用。但学生对语文学科却抱着类似于消遣阅读的科目,特别是小说阅读篇章,大多数学生会进行自主阅读,但也仅停于浅显的阅读,传统课堂中当教师讲解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及人物特性时,学生却是无法或是不想深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需要我们勇于破除传统教学手段,跟进“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教学。
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含有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在小说阅读的教学中,虽然课前自主阅读的完成率是较高的,但和课中学习效率和课后完成度一样其实都是流于表面。基于智慧教学,课前深入学生的真实学情,根据实际预习情况制定的教学设计才能真正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课中环节的学习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结合任务驱动,在研讨中互动,在互动中达成高效的教学质量;及时化、信息化、个性化的课后环节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我们的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学习“三段十步模式”的智慧教学模式。
一、三段十步模式的概述
三段十步模式,是一种智慧课堂教学的实用流程,是将教与学融为一体,基于智慧课堂
信息化平台的支持,从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设计智慧课堂教学整体的流程结构。在教学实践运用中,智慧课堂教学的实用流程由3个阶段和10个环节组成,这些阶段和环节包括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以及它们的互动关系。
◆课前环节
①学情分析:教师通过课前了解,掌握学生的的第一手学情资料,预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向学生推送微课或富媒体预习及检测的内容。
②预习测评:学生预习教师推送的富媒体学习材料,完成和提交预习题目,并可在平台上进行相关讨论,提出疑问或见解,并记录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③教学设计:教师根据学情分析结果和学生预习检测统计反馈的情况,以学定教,确定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优化教学方案设计。
◆课中环节
①课题导入:教师采取多种方法导入新课内容,主要通过预习反馈、测评练习和创设情
境等方式导入新课,学生展现课前自学成果,围绕新课导入进行演讲展示、分享观点。
②探究学习:教师下达新的学习探究任务和成果要求,学生开展协作探究学习,主要包括小组合作探究、游戏学习等方式,教师设计活动,为学生分组,进行互动讨论,学生开展小组协作后提交成果并展示。
③实时检测:学生完成学习探究任务后,教师将随堂测验题目推送到每个学生终端上,
学生完成随堂测验练习并及时提交,进行实时诊断和反馈。
④总结提升:教师根据实时检测反馈结果对知识重点、难点进行总结和点评,对薄弱环
节补充讲解,重点进行问题辨析,学生针对教师布置的弹性分层作业和任务,对所学习的新内容进行运用巩固,拓展提升。
◆课后环节
①课后作业:教师利用平台发布个性化的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并及时提交。
②微课辅导:教师依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结合批改作业,录制讲解微课,有针对性地
推送给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
③反思评价:学生在线观看教师所录制的解题微课,与老师、同学在线讨论交流,教师
进行在线指导,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性评价和反思,为后续授课做准备。
智慧教学中的“三段十步模式”教学,实现了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增进了课堂学习的交互与协作,实现了动态开放课堂。于学生而言,促进了合作探究学习,更有助于个性化学习,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
二、三段十步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理论构建的目的和归宿在于应用,“三段十步模式”必须围绕在学校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下面我将以《走,到桥边数数去——在桥边》为例,谈谈三段十步模式在中职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前环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前需要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除了了解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期望,还要包括学生对小说阅读已掌握的认知能力,以及学生对小说阅读学习产生的心理。这一方面的了解需要我们在初次接触学生时就着手准备学情档案,客观观察评价外加学生的自评,综合分析制定学情档案,随着时间的接触逐步完善档案。保证学情分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制定有效的课程教学设计提供了依据。
课前预习阶段是学生初步接触学习内容,微课导学将知识点聚焦于视频内容中,帮助学生知悉课文并能发布课前任务。微课的时间一般不长,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我在视频中以动画结合ppt的形式讲解了作者、时代背景以及写作技巧,趣味性较多,学生不易产生懈怠心理,而当学生对讲解的某一处存在疑问的时候,可以通过反复回看去听取、去理解。在任务上,我针对背景,结合情节,分别布置了两个任务,一是在微课的基础上自主查找深入时代背景,加深自己的感受体会;二是根据微课中的小说技巧概括课文情节,为课堂教学奠基础。在对所要完成的任务不甚了解的时候,学生可以在平台互动中进行提问讨论,教师跟进解说,逐渐融进课堂教学内容。基于以上两个课前调研后,再根据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设计。
(二)课中环节
课堂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关键,枯燥无趣的开端预示了一节课的乏味。情境创设是语文课堂导入较适用的一种,分析情境中相似的关节引出课堂的主题,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存储,又能切入文本。在《在桥边》教学中,我用诗词中的情境创设了一种暗恋的情愫,代入课文主人公的思绪,联系生活,发散思维,找到和主人公的思想契合之处。
随着上课时间的加长,学生的注意力相对逐渐降低,因此我在课堂伊始就将课文的重难点抛出来,逐一攻破。首先通过自主探究,结合课前任务,完善对课文情节的概括,学生画出情节流程图,通过平台提交,显示到屏幕上,择其一二展开讨论。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避免课堂气氛过于低迷,让人人都参与到讨论中,其间放出相关微课,提供解答思路。在完成初步识解后,提问文本重点,思考文本中“姑娘”于主人公的意义,小组合作探究,归纳个人想法,在合作中提升了交往能力,在探讨中构建了文本的重要环节。在解决了重点之后,随之抛出难点,趁热打铁,迎难而上,感悟小说主题。以微课来回忆课文所处的时代背景,加之课前自主查阅的历史,再次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材料,共享资源。在合作过程中,主要看重学生的协同程度,轻学习结果和个人表现,锻炼了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有思,有说,有争,有论,动静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语文的特殊性让它无法像其它专业一样解决一个知识点后加之巩固练习就好,它是由点带面,像涟漪一样四向散开。因此我在实时检测环节上稍加修改,将随堂测验题目改之为“问题填充课文”。分析小说的细节才能真正走进小说的灵魂,根据文章重难点,巧设了七个问题,逐步挖掘为何会产生像主人公这样的人、有着这样的心理。将问题发布到每个学生终端上,自主查找课文细节,找寻问题答案并提炼词语,思考后提交答案。学生通过探寻问题,完成自我巩固,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既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激发创新意识。在反馈并讲解之后,学生可以检验自己学习的效果,反思行动结果与学习目标,以调整、完善自主学习活动,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课堂的尾声是一个验收的过程,我将总结提升环节分为了三小节,学生的自评自测、课堂的德育小结和作业的布置。本节课的收效成果如何,我将相关的课程内容编写成了选择题,发送至平台,通过选项的选择,可以直观看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大部分是清晰无误的,检验课文的教学成果是可观的,但在小说的写作技巧上,可以看出了解不足之处,这也为了以后的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改进数据。语文教授的不仅是知识,也是拾拣人生的一个过程,课堂的德育小结我主张由学生自己思考,提问:通过文本你能学到什么与自身息息相关的?结和课文展现的主题思想,代入自己,从中找寻人生的碎片,拼成自己的世界。在作业布置上,遵循弹性原则,分层布置作业,我一般会在读、写、思、研中根据情况布置相应的三层作业。读,即对文本的诵读,在发声诵读中再次巩固课文,找寻情感共鸣;写,基于随堂作业或是相应的写作;思,是对下一节课的预习;研,可有的作业形式是多变的,作为一个大任务小组完成,根据相应内容可以是合作完成一篇小论文,也可以是一场辩论的准备,这个一般以“精”为主,不要求次数。学生针对布置的弹性分层作业,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运用巩固,拓展提升。
(三)课后环节
基于信息化,将作业通过平台发布,从时间上,从内容上都能够有效地分析作业完成质量。对于一些作业,比如“研”的作业,可以进行微课指导,讲解小论文的写法思路,建议相关的网络查询链接,给学生提供有效的途径。还有一类,也需要相应的微课指导,在此次布置的作业中,有的学生对小说情节的描写技巧还是无法分辨,我将其录制成解题微课,对技巧做了详细的讲解,并推送给学生,做到了个性化辅导。反思评价上,学生在观看解题微课后,可在线讨论交流,再次巩固反思,也帮助老师分析是否可以进行新课文讲解。打破时间、空间的师生协作,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习资源。
三、三段十步模式在教学应用的反思
本次的三段十步模式课堂教学运用了“雨课堂”平台,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连接成智能学习系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效率。课前,将微课、课前预习教案发送至平台;课中,上课ppt同步运行在学生手机终端上,并在课程结束后保存在该课堂的平台上,以供随时翻看;课后的作业提交均设有打分和评价栏,学生可查看老师的评析,并做出相应改正。此平台将保留所有学习痕迹,提供学习成效的对比。
此次的教学试验是比较成功的,特别是微课预习环节,增强趣味性的同时,保证了作业的完成率,解决了传统预习作业无法落实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全程实施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学习,实时推送教学资源,打破时空限制,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但想要将完整的模式体系在语文教学中全程使用的话,还是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制作系列微课是重中之重,在逐渐试行中形成完整的微课系列后,对教师而言,前期准备将会轻松很多,这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一起去探究、去思考、去解决。
参考文献:
[1]孙曙辉、刘邦奇.智慧课堂[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05.
[2]胡宇航.高职院校“三段十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施[N].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第22卷第4期.
[]3卞今今、徐福荫.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设计与研究效果[J].中国电化教育,2016,(2):64-68.
[4]刘晓琳、黄荣怀.从知识走向智慧:真实学习视域中的智慧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6,(3):14-20.
关键词:智慧教学;三段十步模式;信息化;教学效率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对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也有着实际的作用。但学生对语文学科却抱着类似于消遣阅读的科目,特别是小说阅读篇章,大多数学生会进行自主阅读,但也仅停于浅显的阅读,传统课堂中当教师讲解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及人物特性时,学生却是无法或是不想深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需要我们勇于破除传统教学手段,跟进“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教学。
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含有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在小说阅读的教学中,虽然课前自主阅读的完成率是较高的,但和课中学习效率和课后完成度一样其实都是流于表面。基于智慧教学,课前深入学生的真实学情,根据实际预习情况制定的教学设计才能真正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课中环节的学习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结合任务驱动,在研讨中互动,在互动中达成高效的教学质量;及时化、信息化、个性化的课后环节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我们的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学习“三段十步模式”的智慧教学模式。
一、三段十步模式的概述
三段十步模式,是一种智慧课堂教学的实用流程,是将教与学融为一体,基于智慧课堂
信息化平台的支持,从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设计智慧课堂教学整体的流程结构。在教学实践运用中,智慧课堂教学的实用流程由3个阶段和10个环节组成,这些阶段和环节包括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以及它们的互动关系。
◆课前环节
①学情分析:教师通过课前了解,掌握学生的的第一手学情资料,预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向学生推送微课或富媒体预习及检测的内容。
②预习测评:学生预习教师推送的富媒体学习材料,完成和提交预习题目,并可在平台上进行相关讨论,提出疑问或见解,并记录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③教学设计:教师根据学情分析结果和学生预习检测统计反馈的情况,以学定教,确定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优化教学方案设计。
◆课中环节
①课题导入:教师采取多种方法导入新课内容,主要通过预习反馈、测评练习和创设情
境等方式导入新课,学生展现课前自学成果,围绕新课导入进行演讲展示、分享观点。
②探究学习:教师下达新的学习探究任务和成果要求,学生开展协作探究学习,主要包括小组合作探究、游戏学习等方式,教师设计活动,为学生分组,进行互动讨论,学生开展小组协作后提交成果并展示。
③实时检测:学生完成学习探究任务后,教师将随堂测验题目推送到每个学生终端上,
学生完成随堂测验练习并及时提交,进行实时诊断和反馈。
④总结提升:教师根据实时检测反馈结果对知识重点、难点进行总结和点评,对薄弱环
节补充讲解,重点进行问题辨析,学生针对教师布置的弹性分层作业和任务,对所学习的新内容进行运用巩固,拓展提升。
◆课后环节
①课后作业:教师利用平台发布个性化的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并及时提交。
②微课辅导:教师依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结合批改作业,录制讲解微课,有针对性地
推送给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
③反思评价:学生在线观看教师所录制的解题微课,与老师、同学在线讨论交流,教师
进行在线指导,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性评价和反思,为后续授课做准备。
智慧教学中的“三段十步模式”教学,实现了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增进了课堂学习的交互与协作,实现了动态开放课堂。于学生而言,促进了合作探究学习,更有助于个性化学习,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
二、三段十步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理论构建的目的和归宿在于应用,“三段十步模式”必须围绕在学校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下面我将以《走,到桥边数数去——在桥边》为例,谈谈三段十步模式在中职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前环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前需要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除了了解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期望,还要包括学生对小说阅读已掌握的认知能力,以及学生对小说阅读学习产生的心理。这一方面的了解需要我们在初次接触学生时就着手准备学情档案,客观观察评价外加学生的自评,综合分析制定学情档案,随着时间的接触逐步完善档案。保证学情分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制定有效的课程教学设计提供了依据。
课前预习阶段是学生初步接触学习内容,微课导学将知识点聚焦于视频内容中,帮助学生知悉课文并能发布课前任务。微课的时间一般不长,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我在视频中以动画结合ppt的形式讲解了作者、时代背景以及写作技巧,趣味性较多,学生不易产生懈怠心理,而当学生对讲解的某一处存在疑问的时候,可以通过反复回看去听取、去理解。在任务上,我针对背景,结合情节,分别布置了两个任务,一是在微课的基础上自主查找深入时代背景,加深自己的感受体会;二是根据微课中的小说技巧概括课文情节,为课堂教学奠基础。在对所要完成的任务不甚了解的时候,学生可以在平台互动中进行提问讨论,教师跟进解说,逐渐融进课堂教学内容。基于以上两个课前调研后,再根据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设计。
(二)课中环节
课堂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关键,枯燥无趣的开端预示了一节课的乏味。情境创设是语文课堂导入较适用的一种,分析情境中相似的关节引出课堂的主题,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存储,又能切入文本。在《在桥边》教学中,我用诗词中的情境创设了一种暗恋的情愫,代入课文主人公的思绪,联系生活,发散思维,找到和主人公的思想契合之处。
随着上课时间的加长,学生的注意力相对逐渐降低,因此我在课堂伊始就将课文的重难点抛出来,逐一攻破。首先通过自主探究,结合课前任务,完善对课文情节的概括,学生画出情节流程图,通过平台提交,显示到屏幕上,择其一二展开讨论。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避免课堂气氛过于低迷,让人人都参与到讨论中,其间放出相关微课,提供解答思路。在完成初步识解后,提问文本重点,思考文本中“姑娘”于主人公的意义,小组合作探究,归纳个人想法,在合作中提升了交往能力,在探讨中构建了文本的重要环节。在解决了重点之后,随之抛出难点,趁热打铁,迎难而上,感悟小说主题。以微课来回忆课文所处的时代背景,加之课前自主查阅的历史,再次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材料,共享资源。在合作过程中,主要看重学生的协同程度,轻学习结果和个人表现,锻炼了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有思,有说,有争,有论,动静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语文的特殊性让它无法像其它专业一样解决一个知识点后加之巩固练习就好,它是由点带面,像涟漪一样四向散开。因此我在实时检测环节上稍加修改,将随堂测验题目改之为“问题填充课文”。分析小说的细节才能真正走进小说的灵魂,根据文章重难点,巧设了七个问题,逐步挖掘为何会产生像主人公这样的人、有着这样的心理。将问题发布到每个学生终端上,自主查找课文细节,找寻问题答案并提炼词语,思考后提交答案。学生通过探寻问题,完成自我巩固,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既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激发创新意识。在反馈并讲解之后,学生可以检验自己学习的效果,反思行动结果与学习目标,以调整、完善自主学习活动,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课堂的尾声是一个验收的过程,我将总结提升环节分为了三小节,学生的自评自测、课堂的德育小结和作业的布置。本节课的收效成果如何,我将相关的课程内容编写成了选择题,发送至平台,通过选项的选择,可以直观看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大部分是清晰无误的,检验课文的教学成果是可观的,但在小说的写作技巧上,可以看出了解不足之处,这也为了以后的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改进数据。语文教授的不仅是知识,也是拾拣人生的一个过程,课堂的德育小结我主张由学生自己思考,提问:通过文本你能学到什么与自身息息相关的?结和课文展现的主题思想,代入自己,从中找寻人生的碎片,拼成自己的世界。在作业布置上,遵循弹性原则,分层布置作业,我一般会在读、写、思、研中根据情况布置相应的三层作业。读,即对文本的诵读,在发声诵读中再次巩固课文,找寻情感共鸣;写,基于随堂作业或是相应的写作;思,是对下一节课的预习;研,可有的作业形式是多变的,作为一个大任务小组完成,根据相应内容可以是合作完成一篇小论文,也可以是一场辩论的准备,这个一般以“精”为主,不要求次数。学生针对布置的弹性分层作业,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运用巩固,拓展提升。
(三)课后环节
基于信息化,将作业通过平台发布,从时间上,从内容上都能够有效地分析作业完成质量。对于一些作业,比如“研”的作业,可以进行微课指导,讲解小论文的写法思路,建议相关的网络查询链接,给学生提供有效的途径。还有一类,也需要相应的微课指导,在此次布置的作业中,有的学生对小说情节的描写技巧还是无法分辨,我将其录制成解题微课,对技巧做了详细的讲解,并推送给学生,做到了个性化辅导。反思评价上,学生在观看解题微课后,可在线讨论交流,再次巩固反思,也帮助老师分析是否可以进行新课文讲解。打破时间、空间的师生协作,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习资源。
三、三段十步模式在教学应用的反思
本次的三段十步模式课堂教学运用了“雨课堂”平台,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连接成智能学习系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效率。课前,将微课、课前预习教案发送至平台;课中,上课ppt同步运行在学生手机终端上,并在课程结束后保存在该课堂的平台上,以供随时翻看;课后的作业提交均设有打分和评价栏,学生可查看老师的评析,并做出相应改正。此平台将保留所有学习痕迹,提供学习成效的对比。
此次的教学试验是比较成功的,特别是微课预习环节,增强趣味性的同时,保证了作业的完成率,解决了传统预习作业无法落实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全程实施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学习,实时推送教学资源,打破时空限制,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但想要将完整的模式体系在语文教学中全程使用的话,还是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制作系列微课是重中之重,在逐渐试行中形成完整的微课系列后,对教师而言,前期准备将会轻松很多,这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一起去探究、去思考、去解决。
参考文献:
[1]孙曙辉、刘邦奇.智慧课堂[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05.
[2]胡宇航.高职院校“三段十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施[N].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第22卷第4期.
[]3卞今今、徐福荫.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设计与研究效果[J].中国电化教育,2016,(2):64-68.
[4]刘晓琳、黄荣怀.从知识走向智慧:真实学习视域中的智慧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6,(3):14-20.
- 【发布时间】2020/7/9 8:35:06
- 【点击频次】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