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

 

【作者】 曾 理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金坪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我国古代诗歌在千百年的发展中日臻完美。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而且是一种包容了音乐、绘画等在内的综合艺术,是一个丰富的艺术宝库,有着巨大的美学价值。我们在古诗教学时,除了让学生能够理解诗意,更重要是要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力,让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
  关键词:古诗;诗意;意境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这些古诗,很好地体现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美学价值。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所以,我们在古诗教学时,除了让学生能够理解诗意,更重要是要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力。
  一、解诗题,知背景
  所谓“解诗题,知背景”,就是学一首古诗,首先须从题目入手,了解诗人的概况,以及写这首诗的背景,从而懂得题目意思。每一首诗都是与作者的思想、经历密不可分的,而作者的思想、经历又无法脱离“社会”这个大背景、大环境。古诗的时代背景距现代很远,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说要做到细致、深入地了解尚且不够,何况是不谙世事的小学生?教学中只简单地介绍作者无疑显得太过苍白机械,而将作者写诗有关的背景内容以小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不仅能提起学生兴趣,而且对学生理解诗歌有着极大的帮助。如学习《田园乐》这首诗,首先要了解这首诗的题目意思:乐,是快乐,乐趣。诗题的意思欣赏田园美景所得到的快乐。然后,我用讲故事的方式讲出王维的生平。王维(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辋川在今陕西蓝田西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擅画人物、丛竹、山水。古代人都信奉:学而优则仕(仕就是做官),王维也不例外。青年时期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一直在朝廷做官,希望能做出一番大事业。后来因为社会的动荡,时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诗现存约四百首,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诗,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所以题作“辋川六言”。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二、合理联想,深入理解
  古诗词之所以十分美妙,是因为其运用了精炼的语言而达到了生动的意向,营造出作者当时的氛围,让读者进入遐想之中。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于古诗词意境的重现,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教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这是一首著名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词,作者从侧面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这里的“小扣柴扉久不开”,给学生制造了想象的空间,为什么敲不开门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设想一下,诗人敲不开门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开始积极探索这个原因,是外出了呢?还是在院子里干活时没听到敲门声呢?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为什么只看到一枝红杏?院子里还有什么景色?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历,逐一想象院子里的景色:生长茂盛的蔬菜,开满鲜花的果树,还有一群的蜜蜂在采蜜,花间还有蜻蜓和蝴蝶的身影,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这是“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发的思考,由点想到面,由一只杏花想到了院子里看不到的满园春色。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三、利用多媒体资源提升教学效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资源,即使小学也不例外。多媒体是一个能有效帮助教师教学的资源,它能展现教师讲不出来的情境,找不到的资源。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提高古诗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教师在讲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可以先用语言描述,为学生讲解重阳节的由来以及重阳节的习俗,让学生先对重阳节有一个大概的理解,然后在讲解古诗时利用多媒体资源,在多媒体上播放重阳节的相关图片、视频,甚至有些描述重阳节的音乐。小学生是很简单的,他们对于复杂的知识不能很快吸收,可是如果通过多媒体,学生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到重阳节的氛围、习俗等,他们可以更快地吸收多媒体所展现出来的知识。多媒体还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他们学起古诗来也是事半功倍,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四、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针对每一首古诗的特点将它们进行归纳和总结,积极的在课堂上开展各种趣味性的古诗游戏或者是比赛,例如朗诵比赛,编故事,创作古诗歌曲,再次掀起古诗教学和学习的小高潮,让学生不断的融入到积极主动的古诗学习中去,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例如在学习《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演小品的方式,将诗中所描述的场景进行拓展和重现,一个学生扮演诗人贾岛,一个扮演童子,二人在松下下偶遇,贾岛问“请问这位学童,是否知道师傅去了哪里?”学童答到“师傅去山中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大山里面,但是山很大,林很密,具体的也不知道师傅身在何处。”这样一演,既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又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让学生不断的感受到学习古诗的乐趣和意义。只有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实践和运用,才能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促进学生们创造性的学习和发展。
  总之,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也能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体验把握古诗的朦胧美、神秘美、含蓄美,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成长十分重要,因为学生思维处于发展初期,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解古诗背景,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必要时可引入表演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古诗教学质量,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 【发布时间】2020/7/9 8:45:41
  • 【点击频次】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