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道德培养与初中历史教学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量自然资源的使用与消耗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因此,目前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而学校的教育正是提高全民生态道德的水平的良好途径。历史教材里蕴含着生态文明教育的无限潜能,通过对历史教材的运用,打破传统教学,转变教学理念向学生们传达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生态道德水平刻不容缓。
关键词:生态道德培养;生态环境变化;初中历史;教学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教育成为人民关注的热点。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生态道德的意识,唤起更多人注重生态环保成为教学的重点。历史的长河见证了一系列生态环境的变化,为我们生态环境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历史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让历史教育顺应时代的潮流。
一、历史教学对生态道德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环境的恶化程度随之增加,人类必须开始正视生态污染所带来的问题,从中学生的教育入手,以历史的角度,深化对生态道德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人由类人猿转变而来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因素所引起的作用不可忽视。类人猿长年栖居于树上,受第四纪气候的影响,气候干燥,森林面积急剧缩小,被迫从树栖生活转移阵地,向地面生活转移,从四肢爬行的动物转而成为直立行走靠手劳动生活的人类。由此可见,生态环境变化是实现人类转变的强有力因素,生态环境造就了现在的我们,我们应该谨记这个事实,那么历史的教学就很有必要了,唯有了解历史,我们才能明白生态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
(二)生态环境变化对历史迁徙的作用。从生态环境看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中心的变化。由历代几个重要都城的地理位置来看,都城的迁移自西向东移动,对于文明发展中心地理位置的选择都与生态环境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口分布密集的程度离不开大自然的供给,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地理优势是人类选择居住环境的主要因素。历史上的人口大迁徙,不可否认战争、政策等要素对此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但我们必须承认,自然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变化密切关联,初中历史的教学注重生态道德的培养很有必要。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生态道德培养的主要措施
(一)运用历史教材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理念
初中历史教材中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素材很多,因此,如何应用历史教材来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理念至关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应以历史教材作为载体,从各个方面向学生传输正确的道德理念。从历史的角度去挖掘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他们正确的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且于无形之中潜移默化了环保的意识。就好比在讲历史课本里《古代商业的发展》中的唐朝都城长安城时除了重点讲解商业的发展之外,可以结合长安城生态环境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即通过教材的运用,将环保意识渗入到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二)提高教师素养,转变教学理念
(1)提升教师自身的生态环保意识及理论水平。教师肩负传授知识的重任,在学生的教育培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是深化学生生态道德理念的关键,因此,拥有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起着传输知识的作用,只有提升自身的环保理念,才能将自己的理念正确地教授给学生,进而转化为学生的理念。所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生态道德意识尤为重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落实到实际中,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是一个关键点。
(2)转变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人类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刻不容缓。在多媒体盛行的当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往的历史课程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和技能,忽略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体验以及感悟,因此,将多媒体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手段应用到课堂中,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结果。就好比在讲解《火烧圆明园》这一课时,仅凭文字的描写是无法完全让学生感受到被烧毁的情景,直观的文字描述,过于抽象,学生无法体会当时的情景,而通过多媒体来呈现的视频及图片,更能深入人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摒弃传统历史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意识在教学上的重要性,转变观念,将历史融入到生态环境中去,是深化学生生态道德理念的基础。
三、结束语
环境日益严重,造成如今这个局面,很大的一点正是人类对生态道德观念的淡薄,甚至是缺失,这极大程度的说明了我国目前在教育中对生态道德培养的不重视化,甚至逐渐弱化了对生态道德的培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的供给,它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能源,促使经济高速的发展,它功不可没,而我们带给它的却是毁灭性的伤害。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增强这个意识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杨敬堂.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20).
[2]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曹海英.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价值观[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2).
关键词:生态道德培养;生态环境变化;初中历史;教学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教育成为人民关注的热点。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生态道德的意识,唤起更多人注重生态环保成为教学的重点。历史的长河见证了一系列生态环境的变化,为我们生态环境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历史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让历史教育顺应时代的潮流。
一、历史教学对生态道德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环境的恶化程度随之增加,人类必须开始正视生态污染所带来的问题,从中学生的教育入手,以历史的角度,深化对生态道德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人由类人猿转变而来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因素所引起的作用不可忽视。类人猿长年栖居于树上,受第四纪气候的影响,气候干燥,森林面积急剧缩小,被迫从树栖生活转移阵地,向地面生活转移,从四肢爬行的动物转而成为直立行走靠手劳动生活的人类。由此可见,生态环境变化是实现人类转变的强有力因素,生态环境造就了现在的我们,我们应该谨记这个事实,那么历史的教学就很有必要了,唯有了解历史,我们才能明白生态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
(二)生态环境变化对历史迁徙的作用。从生态环境看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中心的变化。由历代几个重要都城的地理位置来看,都城的迁移自西向东移动,对于文明发展中心地理位置的选择都与生态环境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口分布密集的程度离不开大自然的供给,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地理优势是人类选择居住环境的主要因素。历史上的人口大迁徙,不可否认战争、政策等要素对此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但我们必须承认,自然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变化密切关联,初中历史的教学注重生态道德的培养很有必要。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生态道德培养的主要措施
(一)运用历史教材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理念
初中历史教材中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素材很多,因此,如何应用历史教材来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理念至关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应以历史教材作为载体,从各个方面向学生传输正确的道德理念。从历史的角度去挖掘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他们正确的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且于无形之中潜移默化了环保的意识。就好比在讲历史课本里《古代商业的发展》中的唐朝都城长安城时除了重点讲解商业的发展之外,可以结合长安城生态环境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即通过教材的运用,将环保意识渗入到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二)提高教师素养,转变教学理念
(1)提升教师自身的生态环保意识及理论水平。教师肩负传授知识的重任,在学生的教育培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是深化学生生态道德理念的关键,因此,拥有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起着传输知识的作用,只有提升自身的环保理念,才能将自己的理念正确地教授给学生,进而转化为学生的理念。所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生态道德意识尤为重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落实到实际中,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是一个关键点。
(2)转变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人类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刻不容缓。在多媒体盛行的当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往的历史课程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和技能,忽略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体验以及感悟,因此,将多媒体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手段应用到课堂中,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结果。就好比在讲解《火烧圆明园》这一课时,仅凭文字的描写是无法完全让学生感受到被烧毁的情景,直观的文字描述,过于抽象,学生无法体会当时的情景,而通过多媒体来呈现的视频及图片,更能深入人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摒弃传统历史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意识在教学上的重要性,转变观念,将历史融入到生态环境中去,是深化学生生态道德理念的基础。
三、结束语
环境日益严重,造成如今这个局面,很大的一点正是人类对生态道德观念的淡薄,甚至是缺失,这极大程度的说明了我国目前在教育中对生态道德培养的不重视化,甚至逐渐弱化了对生态道德的培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的供给,它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能源,促使经济高速的发展,它功不可没,而我们带给它的却是毁灭性的伤害。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增强这个意识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杨敬堂.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20).
[2]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曹海英.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价值观[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2).
- 【发布时间】2020/8/18 17:14:22
- 【点击频次】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