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感悟教材语言,全面形成能力构建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在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小语种教学存在时间长、负担重、效益差的弊端。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经历了师生之间在无边无际的问题海洋中精疲力竭、效率低下的学习的残酷。问题的症结是什么?如何提高小规模语言教学的效率,有没有一条新的路可走?考虑到这个问题,我们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进行了研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进行新教材的教学。同时,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也一直在不断地总结着经验和教训。实践证明,以下方法是新教材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教学;教材;实践;感悟
语文作为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学科,又尤其是我们的汉语言文学,它在时空上,也算是纵横驰骋;在形式上,也可谓千姿百态;在风格上,也应是各领风骚。新统编教材中的生动场景、具体形象、优美语言等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人格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内在潜力。那么,如何利用教材优势、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呢?我认为必须解决一个语文教学目的的问题。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历程中体现出了两种趋势一种是知识说,一种是技能说。前者主要体现在我们语文教学的历史中,即便是人们没有明确归纳出来,但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已是不自觉地在尽量突出这一点;而后者,主要体现在我们语文教学的现实进行中,人们通过过去的实践发现了知识说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其实,这也不仅表现在我们语文教学中,而其它学科也同样显现出了这一严峻问题,不然,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总是多在奥林匹克竞赛中拿大奖面很少有什么民明创造?为什么真正的华人几乎没有人能拿诺贝尔奖?于是,素质教育的呼声,便在中国教坛一浪高过一浪。在这种背景下,再来谈我们的语文教学目的,就更有其历史教训和现实依据了。
当然,我们这儿所谈的技能说,并不是与知识完全脱离的,任何一项技能的形成是与必要的知识基础分不开的,我们这儿是就终极目的而言的,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教给学生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让学生形成一种技能构建。谈到这儿,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到人类那灿烂的文明历史中去,中国古代用人的基本制度便是科举,而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便是写文章,对于语文知识面,就我们现在所知,应当说没有涉及,但却出现了诗圣、诗仙等名流,出现了文景之治、康乾盛世等繁盛,这应当说是技能运用所至。中国如此,外国不也同样如此吗?金字塔之谜不是现在也还未解开吗?而现在,我们国内小学生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已达到国外中学生所应达到的知识面要求,这似乎让我们感到欣慰,然而,我们的小学生能就一种人文现象写出上万字的论文,这在国内简直是不可能的,或者说是不可思议的,但这在美国(也可以说国外的相当一部分国家)却是较普遍的。究其实质,那就是因为别人的教学注重学生技能的训练,凡事总要让学生动一动,不仅动脑,而且动手。这对于我们的教学改革是不无启示的。
那么,我们的语文技能又应当通过怎样的实践来形成呢?人们常说,学语文主要靠感悟,这是不无道理的。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用了15年时间研究学生的读写技能的形成,结论是:“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4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默读200小时(包括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这400小时,就是一个小学生获得朗读基本技能所必须的训练量,也实际上就是要求有400小时去感悟语言,才能形成必要的朗读技能。
语言的感悟主要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是“感”,其次是“悟”。“感”是“悟”的基础,“悟”是“感”的目的和升华,只有充分的“感”才能全面的“悟”。
“感”就是感知、感受,它是“悟”的前提,它要求我们通过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法,让学生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其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听(听范读)、看(默看)、读(朗读)、说(复述、发挥)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感知新教材,让学生熟悉内容,把握思路,了解主旨,认识文章的体裁、风格、情感、气势、质地、表达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而形成对被感知对象的笼统的整体的感受。
“悟”就是理解及其对理解所得的正确的、合理的运用。它可以从指导学生运用语言的角度入手,抓住某些语感很强的地方,借助语文知识,联系生活体验,深入口味语言。如一位老师在和学生讨论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的“活该”一词时,就反复范读,并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反复阅读,最后学生说出了“活该”一词有作者“巴不得”、“幸灾乐祸”的心理和“该背时”的意思,这种实践活动就远比老师讲有效得多。
当然,在“范读”与“自读”中,我还是主张自读。因为学生通过自己劳动得来不仅有上、助于达到感悟语言的目的,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魏书生老师有两句名言:“凡是学生能够做的事,一定让学生自己做”、“在课堂上不要让学生闲着”,他的教学正好兑现了自己的理论,吸引和促使了学生的参与。
充分感悟新教材语言,全面形成技能构建,应当作为每一个语文老师的执教准则。只有落实这一准则,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职能的基础功能,也才有可能培养出能顺应历史潮流的合格建设者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解军.新课程改革评价与新标准解读分析实用全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3):35
[2]杨明云.小学语文高年级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12):61.
[3]樊鸿波.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1):226.
[4]蔡怀毅.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8(99):49.
关键词:教学;教材;实践;感悟
语文作为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学科,又尤其是我们的汉语言文学,它在时空上,也算是纵横驰骋;在形式上,也可谓千姿百态;在风格上,也应是各领风骚。新统编教材中的生动场景、具体形象、优美语言等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人格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内在潜力。那么,如何利用教材优势、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呢?我认为必须解决一个语文教学目的的问题。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历程中体现出了两种趋势一种是知识说,一种是技能说。前者主要体现在我们语文教学的历史中,即便是人们没有明确归纳出来,但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已是不自觉地在尽量突出这一点;而后者,主要体现在我们语文教学的现实进行中,人们通过过去的实践发现了知识说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其实,这也不仅表现在我们语文教学中,而其它学科也同样显现出了这一严峻问题,不然,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总是多在奥林匹克竞赛中拿大奖面很少有什么民明创造?为什么真正的华人几乎没有人能拿诺贝尔奖?于是,素质教育的呼声,便在中国教坛一浪高过一浪。在这种背景下,再来谈我们的语文教学目的,就更有其历史教训和现实依据了。
当然,我们这儿所谈的技能说,并不是与知识完全脱离的,任何一项技能的形成是与必要的知识基础分不开的,我们这儿是就终极目的而言的,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教给学生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让学生形成一种技能构建。谈到这儿,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到人类那灿烂的文明历史中去,中国古代用人的基本制度便是科举,而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便是写文章,对于语文知识面,就我们现在所知,应当说没有涉及,但却出现了诗圣、诗仙等名流,出现了文景之治、康乾盛世等繁盛,这应当说是技能运用所至。中国如此,外国不也同样如此吗?金字塔之谜不是现在也还未解开吗?而现在,我们国内小学生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已达到国外中学生所应达到的知识面要求,这似乎让我们感到欣慰,然而,我们的小学生能就一种人文现象写出上万字的论文,这在国内简直是不可能的,或者说是不可思议的,但这在美国(也可以说国外的相当一部分国家)却是较普遍的。究其实质,那就是因为别人的教学注重学生技能的训练,凡事总要让学生动一动,不仅动脑,而且动手。这对于我们的教学改革是不无启示的。
那么,我们的语文技能又应当通过怎样的实践来形成呢?人们常说,学语文主要靠感悟,这是不无道理的。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用了15年时间研究学生的读写技能的形成,结论是:“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4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默读200小时(包括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这400小时,就是一个小学生获得朗读基本技能所必须的训练量,也实际上就是要求有400小时去感悟语言,才能形成必要的朗读技能。
语言的感悟主要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是“感”,其次是“悟”。“感”是“悟”的基础,“悟”是“感”的目的和升华,只有充分的“感”才能全面的“悟”。
“感”就是感知、感受,它是“悟”的前提,它要求我们通过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法,让学生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其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听(听范读)、看(默看)、读(朗读)、说(复述、发挥)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感知新教材,让学生熟悉内容,把握思路,了解主旨,认识文章的体裁、风格、情感、气势、质地、表达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而形成对被感知对象的笼统的整体的感受。
“悟”就是理解及其对理解所得的正确的、合理的运用。它可以从指导学生运用语言的角度入手,抓住某些语感很强的地方,借助语文知识,联系生活体验,深入口味语言。如一位老师在和学生讨论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的“活该”一词时,就反复范读,并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反复阅读,最后学生说出了“活该”一词有作者“巴不得”、“幸灾乐祸”的心理和“该背时”的意思,这种实践活动就远比老师讲有效得多。
当然,在“范读”与“自读”中,我还是主张自读。因为学生通过自己劳动得来不仅有上、助于达到感悟语言的目的,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魏书生老师有两句名言:“凡是学生能够做的事,一定让学生自己做”、“在课堂上不要让学生闲着”,他的教学正好兑现了自己的理论,吸引和促使了学生的参与。
充分感悟新教材语言,全面形成技能构建,应当作为每一个语文老师的执教准则。只有落实这一准则,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职能的基础功能,也才有可能培养出能顺应历史潮流的合格建设者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解军.新课程改革评价与新标准解读分析实用全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3):35
[2]杨明云.小学语文高年级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12):61.
[3]樊鸿波.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1):226.
[4]蔡怀毅.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8(99):49.
- 【发布时间】2020/8/18 17:19:35
- 【点击频次】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