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说说“教是为了不教”先生

 

【作者】 王海东

【机构】 河南省商丘市职业教育中心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教师教会学生自学,首先教师得摆正自己的位置。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你不再高高在上,你也不是整个课堂的中心焦点。你是所有学生的仆人,服务员和指路者。你要为他们服务,替他们指路,替他们清理干净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安排他们把课堂的时间科学分开,用于自学训练,读书,思考,讨论和总结。语文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工具,而语文自学能力就是学习好语文这一学科的基本之必需。所以应该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当做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自学能力自学训练;教育改革
  “教是为了不教”先生在叶圣陶老先生的笔下诞生也快有四十年,年头不长不短,按照人类的一般年龄来算,所谓年富力强,按说这个年龄段的人应该大有作为才是,可事实上,大家只是常把它挂在嘴边,这就奇怪了,难道“教是为了不教”先生没腿吗?放在地上不能跑吗?为啥还只是把这句话停留在口头上?
  叶圣陶老先生在他的语文教育论集中是这样说的: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教是为了不教。例如:“‘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说到如何看待‘讲’,我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①(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显然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法,是有问题的。学生们可能很轻松,听不听很任性。但是,所产生的后果,可能是很不好的。试想,学生会不会因为太习惯了老师万事万物都给讲,成为万分依赖老师的人?毕业了参加了工作是不是都要带着老师在身边?如此一来,就算成了高级知识分子这和思想上残疾有何区别?!所以说,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一、发挥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的引导作用
  教师教会学生自学,首先教师得摆正自己的位置。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你不再高高在上,你也不是整个课堂的中心焦点。你是所有学生的仆人,服务员和指路者。你要为他们服务,替他们指路,替他们清理干净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安排他们把课堂的时间科学分开,用于自学训练,读书,思考,讨论和总结。你要引导他们按时完成作业,鼓励他们去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质疑,根据以往的经验去求证,找出处理的办法。如果你还陶醉于口口相传或者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适宜的。口口相传是属于旧式的教育,这是由于科举考试产生的弊病,那个时候从事国文教学的人就像装东西一样,把这个装满所谓知识的布袋,从自己的脑子里拿出来放到他的学生们的脑子里,至于有没有实际的用途,他们不管,科举考试也是如此,你只需要到考场上把打包好的布袋打开,一股脑的全都倾倒出来。现如今口口相传的教育方式依然存在但是很不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要想发挥学生在自学训练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就要完全相信学生的能动性,他们应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还要给学生明确的自学目标。高中阶段学生开始上晚自习,我认为这是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所以晚自习我基本上都是安排学生自己规划自己的时间:整理一天的知识,完成各科的作业,看自己感兴趣的书等。但是,有一次晚自习学生给我提意见,说“老师,你看别的老师晚自习都在讲课,你为什么总是让我们上自习。我们的时间都浪费过去了。”我问她“别的老师讲课时,你有没有认真听。”她说“也没有很认真。只是觉得这样晚自习没有浪费。”学生的话让我思考了许多,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首先,我希望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但是我的想法没有很好的传达给学生;其次,学生在自主学习期间,我没有给他们定一个相对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三、学生习惯了接受学习的方式,自主学习的能力不高,而我没有很好的引导他们。于是,我接受学生的部分意见,用一节课的时间告诉学生“你们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起辅助作用”。我认为这节课非常有必要,想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先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高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六岁到十八岁之间,他们有自己的认识,希望能和老师平等的交流。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应该让学生参与进来,更要让学生了解这堂课为什么这么安排,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有一次,我在班里问学生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学习是苦的还是甜的?”学生的答案不一,但认为“学习是苦的”的比重较大。接着学生们就告诉我学习有多么苦,其中有一点认为学业任务重,没有自己的时间。是的,没有自己的时间使得学习像是被迫地被推着往前走。这也是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的弊病——接受。所以我认为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应该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的学习时间,在这段时间中让学生自我成长。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怎么做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去思考、交流;在课堂上尽量少讲、精讲;有些问题稍加点拨,不给出标准答案;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等。下面举一个实例: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一文以情感人,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先分析课文,虽然能理清写作思路、把握母亲的形象,但分析之后我觉得会影响学生对文本情感的体会。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的第一个学习目标是“画出文中最触动你的句子,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的体会。”课堂的前二十分钟是学生的思考时间,后二十分钟是表达时间,我用一节课只解决这一个问题。而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基本会读三遍以上,在更深刻地体会文章情感的同时,有利于接下来其他问题的教学。同时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自由发言,更能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
  四、激发学生自学热情
  自学能力从心理学上讲,就是知、情、意、行心理的发展过程,既是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又是一种个性特征。理论告诉我们,如果从这些方面入手,一定会取得成功。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应邀讲学告诫老师们说:“培养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提升他们的自学能力,让他们明白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受教育,那他们能更好地从学习中享受快乐,获得成就感。”②所以最基本的就是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鼓起积极向上的学习姿态和生活态度,让他们明白学习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受教育,让他们更好地从学习中享受快乐、获得成就感。使学生从感情上体验到自学的幸福和欢乐。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的自学自励。”学生不仅接受教育,同时还要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那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绝不能仅是一句口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意识,更要在行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作者叶圣陶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2]魏书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再探》见魏书生教育文选.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 【发布时间】2020/8/18 17:44:03
  • 【点击频次】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