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关爱留守儿童
【关键词】 ;
【正文】 城市化进程中,导致了一个特殊群体的出现,那就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社会的难点,也是最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的留守儿童基数很大,虽然在逐年下降,但社会、学校、家庭应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压力仍然较大。
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问题,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匮乏,更主要的是心理上的亲情缺失,是父母的关爱和监护不能及时到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陪伴者,也是法律上的第一监护人,每个留守儿童最大的愿望就是父母陪在身边。然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骨肉分离是不可避免之事。在这种情况下,用信息化技术拉近父母与留守儿童的时空距离就变得非常重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发达的信息网络,以手机和互联网为载体,建立一套外出打工父母与留守在家儿童之间可常态化联系的通信工具,可有效加强亲子交流,“网”住亲情不缺席,“网”住监护不缺位。
一、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为留守儿童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已凸显为教育的主导观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因此,我们积极尝试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大量生动而丰富多彩的文字、图表、图像、动画、声音等,形象、直观地呈现在留守儿童面前,为他们创设优质的心理健康认知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积极开通亲情电话,开设爱心妈妈信箱。建立、沟通心灵的绿色通道,给留守孩子以心理咨询和辅导。成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利用网上聊天室、电子邮件等加强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联系、沟通、交流。同时,由教师在论坛、博客上发表一些案 例或者引人深思的文章,让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进行访问、讨论,通过正面引导,让他们在资料的浏览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二、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提高留守儿童心理承受能力
在对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学校始终担当着一个重要的教育阵地的角色。在我校,设有心理咨询室,可以经常与“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建设心理网站,设立“谈心室”等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以便及时疏导教育。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教育缺失;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消除孤独感、自卑感,促使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同时,学校通过网络也可以搜集到更多的教育资源,通过合理使用这些教育资源,可以对留守儿童的身心起到一个教育的作用,促使其人格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巧用网络资源,为留守儿童搭建心的桥梁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孤独和想念父母是他们心中最大的一个软肋。多数留守儿童,又是独生子女,内心非常孤独。在学校,和同学一起学习和玩耍,对他们来说很快活,放学后回到家,倍感寂夷。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学生联系的平台,通过平台给孩子们的父母上传孩子们成长的图片,让孩子的父母们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发过来的录音,让孩子聆听来自父母的谆谆教诲,甚至还可以通过视频通话,圆了留守儿童与父母见上几面的小小的愿望。这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父母与孩子们的距离。信息技术充当了联络亲情的一条纽带。
四、运用网络,为留守儿童创设心灵自由的空间
每个人都希望能拥有思想的空间、自由的心灵。而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的缺失,大都内向孤僻、敏感多疑,表面冷酷。但他们的内心却非常渴望与人交流,同所有的孩子一样,他们也有着天生的创造力和灵性,他们自由思想的潜能更应该被启发,思维推理和思维判断能力更应被发展。信息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实现了各种资源的共享。因此,在网上我们可以找到大量的有用资源。比如央视推出的“开学第一课”、“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十佳美德少年”等一些具有得到教育意义的视频,通过让留守儿童观看这些教育意义的视频,可以对其人格起到纠正和正确的引导作用,引导留守儿童进入广阔的思考空间,鼓励他们主动与同学交往,注重培养他们乐群、合群、乐观开朗的性格,让他们感受生活的乐趣,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
总之,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留守儿童”问题是多的,也是很复杂的社会问题,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还待我们去努力探索。我相信:只要对“留守儿童”多倾注爱心、多些耐心、多份恒心,利用信息技术对“留守儿童”关爱,将会收到更多更大的收获。
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问题,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匮乏,更主要的是心理上的亲情缺失,是父母的关爱和监护不能及时到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陪伴者,也是法律上的第一监护人,每个留守儿童最大的愿望就是父母陪在身边。然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骨肉分离是不可避免之事。在这种情况下,用信息化技术拉近父母与留守儿童的时空距离就变得非常重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发达的信息网络,以手机和互联网为载体,建立一套外出打工父母与留守在家儿童之间可常态化联系的通信工具,可有效加强亲子交流,“网”住亲情不缺席,“网”住监护不缺位。
一、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为留守儿童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已凸显为教育的主导观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因此,我们积极尝试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大量生动而丰富多彩的文字、图表、图像、动画、声音等,形象、直观地呈现在留守儿童面前,为他们创设优质的心理健康认知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积极开通亲情电话,开设爱心妈妈信箱。建立、沟通心灵的绿色通道,给留守孩子以心理咨询和辅导。成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利用网上聊天室、电子邮件等加强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联系、沟通、交流。同时,由教师在论坛、博客上发表一些案 例或者引人深思的文章,让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进行访问、讨论,通过正面引导,让他们在资料的浏览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二、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提高留守儿童心理承受能力
在对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学校始终担当着一个重要的教育阵地的角色。在我校,设有心理咨询室,可以经常与“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建设心理网站,设立“谈心室”等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以便及时疏导教育。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教育缺失;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消除孤独感、自卑感,促使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同时,学校通过网络也可以搜集到更多的教育资源,通过合理使用这些教育资源,可以对留守儿童的身心起到一个教育的作用,促使其人格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巧用网络资源,为留守儿童搭建心的桥梁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孤独和想念父母是他们心中最大的一个软肋。多数留守儿童,又是独生子女,内心非常孤独。在学校,和同学一起学习和玩耍,对他们来说很快活,放学后回到家,倍感寂夷。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学生联系的平台,通过平台给孩子们的父母上传孩子们成长的图片,让孩子的父母们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发过来的录音,让孩子聆听来自父母的谆谆教诲,甚至还可以通过视频通话,圆了留守儿童与父母见上几面的小小的愿望。这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父母与孩子们的距离。信息技术充当了联络亲情的一条纽带。
四、运用网络,为留守儿童创设心灵自由的空间
每个人都希望能拥有思想的空间、自由的心灵。而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的缺失,大都内向孤僻、敏感多疑,表面冷酷。但他们的内心却非常渴望与人交流,同所有的孩子一样,他们也有着天生的创造力和灵性,他们自由思想的潜能更应该被启发,思维推理和思维判断能力更应被发展。信息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实现了各种资源的共享。因此,在网上我们可以找到大量的有用资源。比如央视推出的“开学第一课”、“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十佳美德少年”等一些具有得到教育意义的视频,通过让留守儿童观看这些教育意义的视频,可以对其人格起到纠正和正确的引导作用,引导留守儿童进入广阔的思考空间,鼓励他们主动与同学交往,注重培养他们乐群、合群、乐观开朗的性格,让他们感受生活的乐趣,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
总之,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留守儿童”问题是多的,也是很复杂的社会问题,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还待我们去努力探索。我相信:只要对“留守儿童”多倾注爱心、多些耐心、多份恒心,利用信息技术对“留守儿童”关爱,将会收到更多更大的收获。
- 【发布时间】2020/9/4 16:50:14
- 【点击频次】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