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法指导 提升表达能力
——以三年级习作话题“这儿真美”为例谈习作学法指导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视角揭示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特别指出课程目标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设计,第一次将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提高到了“三重”之一的位置。因此,教师在研究教法的同时更要研究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会知识,更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在习作教学中也应如此。现以部编教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话题“这儿真美”为例,谈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习作审题、选材、构思、修改等方面,是怎样进行学法指导的。
一、学习“审题”——明确“写作要求”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写作”的目标,定位为“写话”,三年级开始,定位为“习作”。学生初学习作,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试着审题,学习分析习作内容的要求、范围等。审题是习作的第一步,是习作成败的关键。审题准确,意味着学生习作方向正确,习作就成功了一半;审题有误,学生习作可能“跑题”“偏题”。
在习作“这儿真美” 教学时,教师首先出示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试着审题(课件展示):
花园、果园、田野、小河……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你发现了吗?让我们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吧!
教师请同学们擦亮小眼睛,读一读这次习作教材内容,看看这次话题“这儿真美”要求写什么,请学生圈画关键词。学生通过读教材内容,明白这次习作“这儿”是写身边的一处景;“真美”是写出这处景物怎么美,这也是习作的“题眼”。
二、学习“选材”——确定“写什么”
选材,是指写作时材料的选择。在学习本单元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就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一处美景:近到楼下小花园、门前小清河、学校小树林等地方;远到襄阳的古隆中、习家池、黄家湾等家乡景区,看看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观察的目的是为习作“这儿真美”准备素材。那么怎么指导学生从众多的素材中,选取能突出“真美”的材料呢?教师重点引导学生“避生就熟”,选取感兴趣的,有着深切感悟的,了然于心的材料。这样介绍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才能突出“真美”这个主旨,也更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生确定习作材料后,教师为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同学们,我们襄阳诸葛亮文化节马上就要到了,到时会来全国各地的游客,甚至国际友人。那么作为襄阳的小主人,你准备给来自各地的朋友推荐襄阳哪一处美景,让他们了解我们襄阳,热爱我们襄阳。推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说清理由,让朋友们觉得这儿“真美”啊!
生1:我觉得我们家乡的古隆中真美,我想介绍给各地的朋友们。这里的树很多,长得很茂盛。
生2:我觉得我家门前的小清河真美,我想介绍给游客。因为这里的河水清清的,清得像一面镜子,我在河边玩的时候,都可以照出我的影子。阳光照在河面上,像撒了一层银子,亮闪闪的。河面上小鸭子伸出脖子嘎嘎地唱歌,有时还把太阳公公的影子搅碎了,河边的柳树姐姐也伸出长长的辫子跟小河嬉戏。我觉得他们肯定喜欢这个地方。
生3:我觉得月亮湾公园真美,我想介绍给国际友人。因为这里的芦苇长得十分茂盛,芦苇长长的,比我长得还高,芦苇苇杆碧绿碧绿的。远远看去,有点像电演《小兵张嘎》里的芦苇荡,敌人来扫荡时,根本找不到人,我觉得他们肯定会觉得这一处景真美!
……
学生有了“向各地朋友推荐这儿真美”这一情境,表达的情绪高涨,都希望把自己知道的美景介绍给游客。
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大家觉得谁介绍的一处景真美?
生:我觉得某某同学介绍的小清河真美。因为她说出了这里的水很清,还有太阳公公、柳树姐姐与它作伴。
生:……
师:那么,我们就来采访一下某某同学:你能分享一下,怎么说才能让别人觉得这儿真美?表达“真美”的秘诀是什么?
生:我喜欢去小河边玩耍,经过仔细观察,自然就知道它哪里美了。
师:我知道了,发现它的“真美”源于你对它的仔细观察,并且特别熟悉。还有吗?从你说的内容上看,有没有表现“真美”的方法?
生:要多说一点小清河的内容,比如说这里的小河很清,还有太阳、柳树,它们是什么样的。多说一点,朋友就觉得这里真的很美,就会喜欢。
师小结,要想介绍一处景物的美,必须是事先仔细观察到的,对这处景物有“自知之明”,这样才能知道这儿哪“真美”。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回想你对哪处美景很熟悉————知道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是什么样子的,然后选取今天要介绍的美景,完成“选材”。
三、学习“构思”——知道“怎么写”
确定了“写什么”,就要思考“怎么写”。学生选材之后,教师就开始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方法,构思习作,确定怎么写。本单元导读里,告诉我们此单元语文要素是 “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而习作要求是“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显然本单元习作要求把“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一阅读方法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形成“由读到写”的学习路径。单元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和《美丽的小兴安岭》三篇课文中都有“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段落或篇章,这也是这次习作的读写结合点,是学生习作“围绕一个意思写”很好的范例。
1.学习构篇方法
课件出示《富饶的西沙群岛》篇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构篇方法。本篇文章结构是总分总结构,教师通过三个问题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表达的方法:(1)请找出本篇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2)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3)课文结尾又是怎样总结的?
生1:课文是围绕“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句话来写的,是文章的总起句。
生2:从“五光十色的海水;各种各样的海底生物:珊瑚、海参、大龙虾、鱼;茂密的树木是鸟的天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生3:文章结尾“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这句话与文章第一自然的内容首尾呼应,希望这里更加美丽富饶,对文章做了总结。
在学生回顾文章结构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在习作中准备写这些地方的什么景物来突出“这儿真美”。请同学们拿出笔,列在纸上。
生1:这样写文章条理清楚,知道文章总写了什么内容,以及围绕总起句每个自然段写的什么内容。
生2:我准备写小清河的水,小清河的沙滩,小清河两岸的花、草、树等突出“这儿真美”。
……
2.学习构段方法
回顾三篇课文中构段的方法:那么我们又怎样把这些景物的样子写出来呢?请同学们读一读《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五段内容,说说你又有哪些发现?引导学生理清此段的结构。这段话构段方式是“总分”结构,第一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是这段话的中心句,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中心句来写的。
在学生回顾课文表达方法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我们在习作中该怎么围绕一句话来写。
生1:中心句能让我们在读的时候一下子就抓住了段落的主要内容。
生2:这样我们可以把一个意思写清楚,避免杂乱无章。
生3:“围绕一句话来写。”是先把自己想写的内容,用一句精炼的话概括出来,然后围绕它具体来写。如,“小清河两岸的栾树很美。栾树姑娘的头发可真茂密,就像一把大绿伞,上面点缀着黄色花朵。这些小黄花,一团团,一簇簇,一个挨着一个,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引人注目,真美丽!如果刮起风,小黄花纷纷飘落下来,像一只只金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然后落在河面上,把清清的河面打扮得更加漂亮……”
……
教师小结,我们确定了“写什么”——最熟悉的一处美景(知道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又学到了“怎么写”——“围绕一个意思写”,请先把习作提纲简单列出来,再动笔习作。习作的时候可以像廖梓萱同学说的那样试着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写美景。我相信大家介绍的美景一定会打动来自各地的友人。
四、学习“修改”——提升“表达能力”
课标指出:中段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在学生写好习作后,请学生先自己读一读,把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修改过来。再读给同学听,让同学欣赏你笔下的美景,也可以让同学帮你修改一下,使自己的习作更上一层楼。
师:同学们,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那么怎么修改自己的习作,谁有好办法呢?
生1:大声读自己的习作,读着读着就发现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地方,然后改过来。
生2:运用我们学过的修改符号——“小眼镜”改正符号、“小漏斗”增补符号、“小蝌蚪”删除符号来进行修改习作。
生3:看看每一段话是不是“围绕一个意思写”,如果没有,就要修改。
……
教师出示“自改和对子互评”表格:
教师针对三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把大家提出的方法进行整合,请同学们对照要求自主修改,做到有的放矢。学生自主修改后再读给对子听,请对子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习作。这样学生在修改中巩固了习作方法,提高了习作能力。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习作知识和技能,让他们享受习作过程,掌握一定的习作方法,最终学会习作,成为真正的习作主人。在本节课习作教学中,教师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习作兴趣,采用“渗透式、示范式、迁移式、归纳式”等多种方法指导学生习作,循循善诱,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让学生通过“思、圈、说、写、改”等方式的运用,掌握了一定的习作方法,提高了习作能力。
- 【发布时间】2020/9/4 16:52:37
- 【点击频次】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