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幼儿体验农家乡土游戏
【关键词】 ;
【正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幼儿教师要让乡土资源,走近孩子的视野,走进孩子的生活,从而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而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地处依山傍水,美丽富饶的小舜江源头。丰富的乡土资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觉得要彰显我园的办园特色,应该从“乡土”入手,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把周围的环境和得天独厚的乡土资源逐步纳入到幼儿的课程当中,使其成为一把开启幼儿潜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金钥匙。
一、 乡土教育资源在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一)语言领域
在民间文化中,往往会蕴含丰富的哲理,蕴含具有教育价值的乡土内容。故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去阅读民间故事,让幼儿深入的了解当地的民间文化。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去朗诵民谣或者儿歌等一些简单的乡土内容,让幼儿初步接触与家乡有关的一些文化内容,并引导幼儿去描述民间故事,以训练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2]。此外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将入一些方言,以便让幼儿去感受当地语言的魅力,作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基本载体,方言承载了一个地方的风俗人情,承载了一个地方的人文地理,是该地区本土特色的直观表现。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加入一些方言,以萌发幼儿对家乡文化的尊重。
(二)艺术领域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讲授民间戏曲或者民间的舞蹈,让幼儿能够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美。可以邀请当地的艺人,或者邀请当地的民间艺术团走进幼儿园,在幼儿园讲授传统的民间舞蹈 ,讲授当地的戏曲文化 ,如柳子戏以及山东大秧歌等等。如此一来,幼儿就能够充分的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进而培养幼儿的艺术情感。 此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乡土材料,来对幼儿开展手工活动,使幼儿去体验创造的乐趣。教师可以用乡土材料去制作乐器,或者用乡土材料制作装饰画等,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在音乐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树叶或者玻璃瓶等材料,去教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乐器。在美术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乡土材料去制作装饰画。如此,就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利用乡土资源和废旧材料,丰富区角内容
( 一 ) 将乡土材料巧投于区域活动中,为区域增添更多的活力
众所周知,幼儿每天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操作材料,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能成为他们可利用的资源。随着四季更换,我们经常有不同的材料投放在活动区中,如:春天的野草、野花、各种树叶;夏天的水果、蔬菜、砂石;秋天的种子、果实、昆虫等,不仅节省了大量的资金,还能让幼儿园的活动独具特色。如在造型区中,我们投放的各种色彩丰富、形状各异的瓜果蔬菜,各种蔬菜经过孩子们的粘贴、拼插,辣椒变成了小老鼠,洋葱变成了小娃娃,土豆变成了小肥猪,芸豆变在美工区,用来做美工的材料可谓是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如:玉米、小麦秆、花生皮、狗尾草、树叶、果壳、石头、豆类等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手工材料,将这些材料投放到活动区中,引导幼儿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可为活动区域注入更多的活力。
( 二 ) 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活动材料,丰富活动区的内容
《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实践证明,幼儿往往喜欢那些价格不高的、低结构化的、来自生活中的游戏材料。因为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能充分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农村幼儿园没有足够的资金购置现成的玩教具,利用自然物和废旧物品就成了很好的丰富区域活动材料的形式。如教师和幼儿带来家中的洗发水瓶、化妆瓶子投放到“理发店”;幼儿把以前自己穿过的小衣服带来,变成了“娃娃的盛装”……我们还经常把那些大大小小、厚薄不一的泡沫板切割成各种形状,这样,幼儿就可以用它们来造房子、做蛋糕,为幼儿的游戏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创造空间。幼儿参与制作,动手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增加了,环保意识提高了,也更喜欢区域活动了。
三、家园合作,师幼合作,创设乡土特色的幼儿园环境
环境是课程的一个部分,所以在主题建构的同时,如何创设相应的环境,努力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让他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成长。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怎样利用丰富的自然材料来创设一个既具有农村特色又有利于幼儿活动的和谐环境?我们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材料和农家物件,巧妙地加以组合,使之成为具有教育性和艺术性的教育资源,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突现出农村乡土特色。于是,我们把环境创设分为两部分:欣赏与操作。
1.在欣赏环境中,我们把目标定位在让幼儿感受浓郁的乡土气息,感受家乡的美丽与富饶,体验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产生强烈的爱家乡的情感。
我们对整个幼儿园整体规划,精心构思。室外,我们将创设 “亲亲泥巴场”“苗苗植物园”“豆豆果园区”,草坪内,堆放小山坡,利用木头和竹子制作凉亭和爬梯,让幼儿在宽敞舒适的环境中陶冶性情,发展能力。室内,我们利用空室、过道等公共活动区域开辟 “宝贝厨房”“稻草梦工场”“欢乐大舞台”等操作性活动区域。在各个活动室中,开辟生活活动区、音乐活动区、数学活动区、手工操作区,里面放置泥巴、稻草、野草、丝瓜茎、玉米梗等各种自然材料。
同时,我们将精心选材,巧手制作,合理布局,真正实现我园欣赏性环境的目标。楼梯转角处的“我爱家乡”“有趣的竹制品”“稻草世界”等,都展示着由教师或家长制作和收集的各种传统的、现代的手工艺品。这些欣赏性环境用无声的语言启迪着幼儿的心灵,激发着他们无限的创造欲望。
2.在操作性环境的创设上,我们把目标定位在创设开放自主的操作环境,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想象力。
在环境的创设中,充分发挥本地自然优势,在材料选择上,一是大量选取农村自然材料,如稻草、竹子、芦苇、贝壳、螺蛳、松果、树枝、野草、泥巴等,让幼儿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气息;二是选取农家院里的物件,如竹梯、鸡笼、暖窝、草鞋、米刷、蒸笼、竹篮等,让幼儿了解农家生活的历史文化和农具的演变,体验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三是选取农村丰收的农作物,如稻穗、玉米、花生、山芋、大豆、芝麻、南瓜、苹果、橘子等,让幼儿感受到了家乡的美丽,产生强烈的爱家乡的情感。在制作上,我们精心构思,巧手制作,采用教师制作、幼儿制作、师幼合作、亲子制作等形式,使一样样不起眼的自然材料,变成了“美丽的帘子”“五彩草龙”“贝壳组画”“叶的世界”“草编相框”等系列作品,凸现我园利用农村资源,创设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农村环境特色。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利用乡土资源开展主题活动,它是书本所无法代替的活教材,不仅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促进了幼儿的智力和社会性地发展;还培养了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真正起到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作用。让幼儿从小就埋下爱家乡的种子,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他们的心田,这将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会使他们终身受益。事实证明,乡土教育资源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要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乡土教育资源定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为幼儿教育事业贡献应有的力量。
一、 乡土教育资源在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一)语言领域
在民间文化中,往往会蕴含丰富的哲理,蕴含具有教育价值的乡土内容。故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去阅读民间故事,让幼儿深入的了解当地的民间文化。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去朗诵民谣或者儿歌等一些简单的乡土内容,让幼儿初步接触与家乡有关的一些文化内容,并引导幼儿去描述民间故事,以训练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2]。此外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将入一些方言,以便让幼儿去感受当地语言的魅力,作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基本载体,方言承载了一个地方的风俗人情,承载了一个地方的人文地理,是该地区本土特色的直观表现。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加入一些方言,以萌发幼儿对家乡文化的尊重。
(二)艺术领域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讲授民间戏曲或者民间的舞蹈,让幼儿能够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美。可以邀请当地的艺人,或者邀请当地的民间艺术团走进幼儿园,在幼儿园讲授传统的民间舞蹈 ,讲授当地的戏曲文化 ,如柳子戏以及山东大秧歌等等。如此一来,幼儿就能够充分的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进而培养幼儿的艺术情感。 此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乡土材料,来对幼儿开展手工活动,使幼儿去体验创造的乐趣。教师可以用乡土材料去制作乐器,或者用乡土材料制作装饰画等,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在音乐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树叶或者玻璃瓶等材料,去教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乐器。在美术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乡土材料去制作装饰画。如此,就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利用乡土资源和废旧材料,丰富区角内容
( 一 ) 将乡土材料巧投于区域活动中,为区域增添更多的活力
众所周知,幼儿每天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操作材料,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能成为他们可利用的资源。随着四季更换,我们经常有不同的材料投放在活动区中,如:春天的野草、野花、各种树叶;夏天的水果、蔬菜、砂石;秋天的种子、果实、昆虫等,不仅节省了大量的资金,还能让幼儿园的活动独具特色。如在造型区中,我们投放的各种色彩丰富、形状各异的瓜果蔬菜,各种蔬菜经过孩子们的粘贴、拼插,辣椒变成了小老鼠,洋葱变成了小娃娃,土豆变成了小肥猪,芸豆变在美工区,用来做美工的材料可谓是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如:玉米、小麦秆、花生皮、狗尾草、树叶、果壳、石头、豆类等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手工材料,将这些材料投放到活动区中,引导幼儿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可为活动区域注入更多的活力。
( 二 ) 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活动材料,丰富活动区的内容
《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实践证明,幼儿往往喜欢那些价格不高的、低结构化的、来自生活中的游戏材料。因为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能充分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农村幼儿园没有足够的资金购置现成的玩教具,利用自然物和废旧物品就成了很好的丰富区域活动材料的形式。如教师和幼儿带来家中的洗发水瓶、化妆瓶子投放到“理发店”;幼儿把以前自己穿过的小衣服带来,变成了“娃娃的盛装”……我们还经常把那些大大小小、厚薄不一的泡沫板切割成各种形状,这样,幼儿就可以用它们来造房子、做蛋糕,为幼儿的游戏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创造空间。幼儿参与制作,动手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增加了,环保意识提高了,也更喜欢区域活动了。
三、家园合作,师幼合作,创设乡土特色的幼儿园环境
环境是课程的一个部分,所以在主题建构的同时,如何创设相应的环境,努力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让他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成长。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怎样利用丰富的自然材料来创设一个既具有农村特色又有利于幼儿活动的和谐环境?我们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材料和农家物件,巧妙地加以组合,使之成为具有教育性和艺术性的教育资源,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突现出农村乡土特色。于是,我们把环境创设分为两部分:欣赏与操作。
1.在欣赏环境中,我们把目标定位在让幼儿感受浓郁的乡土气息,感受家乡的美丽与富饶,体验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产生强烈的爱家乡的情感。
我们对整个幼儿园整体规划,精心构思。室外,我们将创设 “亲亲泥巴场”“苗苗植物园”“豆豆果园区”,草坪内,堆放小山坡,利用木头和竹子制作凉亭和爬梯,让幼儿在宽敞舒适的环境中陶冶性情,发展能力。室内,我们利用空室、过道等公共活动区域开辟 “宝贝厨房”“稻草梦工场”“欢乐大舞台”等操作性活动区域。在各个活动室中,开辟生活活动区、音乐活动区、数学活动区、手工操作区,里面放置泥巴、稻草、野草、丝瓜茎、玉米梗等各种自然材料。
同时,我们将精心选材,巧手制作,合理布局,真正实现我园欣赏性环境的目标。楼梯转角处的“我爱家乡”“有趣的竹制品”“稻草世界”等,都展示着由教师或家长制作和收集的各种传统的、现代的手工艺品。这些欣赏性环境用无声的语言启迪着幼儿的心灵,激发着他们无限的创造欲望。
2.在操作性环境的创设上,我们把目标定位在创设开放自主的操作环境,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想象力。
在环境的创设中,充分发挥本地自然优势,在材料选择上,一是大量选取农村自然材料,如稻草、竹子、芦苇、贝壳、螺蛳、松果、树枝、野草、泥巴等,让幼儿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气息;二是选取农家院里的物件,如竹梯、鸡笼、暖窝、草鞋、米刷、蒸笼、竹篮等,让幼儿了解农家生活的历史文化和农具的演变,体验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三是选取农村丰收的农作物,如稻穗、玉米、花生、山芋、大豆、芝麻、南瓜、苹果、橘子等,让幼儿感受到了家乡的美丽,产生强烈的爱家乡的情感。在制作上,我们精心构思,巧手制作,采用教师制作、幼儿制作、师幼合作、亲子制作等形式,使一样样不起眼的自然材料,变成了“美丽的帘子”“五彩草龙”“贝壳组画”“叶的世界”“草编相框”等系列作品,凸现我园利用农村资源,创设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农村环境特色。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利用乡土资源开展主题活动,它是书本所无法代替的活教材,不仅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促进了幼儿的智力和社会性地发展;还培养了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真正起到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作用。让幼儿从小就埋下爱家乡的种子,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他们的心田,这将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会使他们终身受益。事实证明,乡土教育资源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要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乡土教育资源定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为幼儿教育事业贡献应有的力量。
- 【发布时间】2020/9/4 16:52:57
- 【点击频次】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