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纷纷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改革。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开始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索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由于是集体商议的结果,成功了每个人都有成就感,失败了大家共同承担,这样可以打消很多学生的顾虑,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机会,扩大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也给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空间。它既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又可以满足他们表现的需要。学生个体由于在小组中的努力会获得其他成员的认可,使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参与教学的兴趣。久而久之,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便会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其中,想更好地展示自己,表现自己。那么,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呢?本人现谈一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组建学习小组要合理
组建学习小组要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进行。一般3~6人为一组,组内成员都要有具体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讨论的组织人、记录人、发言人,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他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小组成员间的座位以面对面或相邻形式为好,这样更有利于互相学习讨论。
1、分组的策略。分好小组,小组要好、中、差合理组合,分布在班级座位的同一纵列,选择学习好、责任心强的同学做小组长,负责对学生的检测、辅导、命题等任务。
2、分工的策略。在小组合作中,必须要有一个“责任制”每位同学都应但当一种特定的角色,将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让学生们个个具有主人翁的自豪感,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对学习内容的渴望与探索,最终达到积极的教学效果。
二、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
为了确保小组活动能够真正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组成员之间要建立起真正的合作关系。每个小组成员必须承担相应的角色与责任,并且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采取角色轮换制,为学生提供平等的表现机会,使学生得到不同的锻炼和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小组的共同的目标。为此教师要加强多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素质训练。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启发学生善于敏锐地发现和提出问题,主动地探索问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真正做到发挥小组合作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才能放下精神上的包袱,冲破心理上的枷锁,自由联想,畅所欲言。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共识;不怕见解错,就怕没见解;不怕问题提得不好,就怕没问题。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所犯错误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要引导学生对所发现问题展开讨论。教师要设计好讨论的问题;讨论的问题要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和深刻性。同时,老师还要作好有效的调控,使讨论始终处于宽松的气氛中,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努力营造有疑问、有惊讶、有争论、有竞争、和谐的、生气勃勃的化学课堂氛围,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三、合理设计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基本上都是基于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某些问题,学习效果与问题的难度、趣味性有直接关系。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问题,一方面要保证问题与教学内容高度契合,另一方面要合理控制问题难度,另外还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知识,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最小公倍数》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塑料条,要求塑料条颜色不同、长度不同,每个小组领两种颜色和长度的塑料条。之后教师为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将不同颜色和长度的塑料条连成同样的长度,最少各需要几根?a组学生选择塑料条的颜色为红色和蓝色,长度分别是2cm、3cm;b组学生选择塑料条的颜色为白色和黑色,长度分别是3cm、5cm;c组学生选择塑料条的颜色为紫色和黄色,长度分别是4cm、5cm。小组成员经过交流讨论、动手实践以后,得出这样的结论:a组学生使用3根红色塑料条、2根黑色塑料条;b组学生使用5根白色塑料条、3根黑色塑料条;c组学生使用5根紫色塑料条、4根黄色塑料条。之后教师问大家,这一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呢?这样就顺利引入“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四、科学评价,促进提高
评价,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给教学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后,老师可以对学生去进行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提高。老师可以对学生合作中表现好的方面去进行鼓励,让学生可以去坚持,对于学生表现不好的方面,提出一些解决方法,来让学生得到改变,从而让学生变得更加的优秀,也让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更好。老师毕竟经验丰富,对于学生可以给出更多的指导意见,所以进行科学的评价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科学评价是很有必要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为了保障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有序地进行,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进行明确,保证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到一些有用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郭淑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15)
[2]胡铁丽.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构建与运用探索[J].赤子(上中旬),2015,12(14)
[3]傅开华.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5(10)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索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由于是集体商议的结果,成功了每个人都有成就感,失败了大家共同承担,这样可以打消很多学生的顾虑,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机会,扩大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也给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空间。它既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又可以满足他们表现的需要。学生个体由于在小组中的努力会获得其他成员的认可,使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参与教学的兴趣。久而久之,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便会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其中,想更好地展示自己,表现自己。那么,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呢?本人现谈一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组建学习小组要合理
组建学习小组要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进行。一般3~6人为一组,组内成员都要有具体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讨论的组织人、记录人、发言人,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他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小组成员间的座位以面对面或相邻形式为好,这样更有利于互相学习讨论。
1、分组的策略。分好小组,小组要好、中、差合理组合,分布在班级座位的同一纵列,选择学习好、责任心强的同学做小组长,负责对学生的检测、辅导、命题等任务。
2、分工的策略。在小组合作中,必须要有一个“责任制”每位同学都应但当一种特定的角色,将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让学生们个个具有主人翁的自豪感,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对学习内容的渴望与探索,最终达到积极的教学效果。
二、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
为了确保小组活动能够真正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组成员之间要建立起真正的合作关系。每个小组成员必须承担相应的角色与责任,并且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采取角色轮换制,为学生提供平等的表现机会,使学生得到不同的锻炼和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小组的共同的目标。为此教师要加强多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素质训练。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启发学生善于敏锐地发现和提出问题,主动地探索问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真正做到发挥小组合作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才能放下精神上的包袱,冲破心理上的枷锁,自由联想,畅所欲言。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共识;不怕见解错,就怕没见解;不怕问题提得不好,就怕没问题。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所犯错误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要引导学生对所发现问题展开讨论。教师要设计好讨论的问题;讨论的问题要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和深刻性。同时,老师还要作好有效的调控,使讨论始终处于宽松的气氛中,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努力营造有疑问、有惊讶、有争论、有竞争、和谐的、生气勃勃的化学课堂氛围,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三、合理设计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基本上都是基于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某些问题,学习效果与问题的难度、趣味性有直接关系。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问题,一方面要保证问题与教学内容高度契合,另一方面要合理控制问题难度,另外还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知识,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最小公倍数》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塑料条,要求塑料条颜色不同、长度不同,每个小组领两种颜色和长度的塑料条。之后教师为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将不同颜色和长度的塑料条连成同样的长度,最少各需要几根?a组学生选择塑料条的颜色为红色和蓝色,长度分别是2cm、3cm;b组学生选择塑料条的颜色为白色和黑色,长度分别是3cm、5cm;c组学生选择塑料条的颜色为紫色和黄色,长度分别是4cm、5cm。小组成员经过交流讨论、动手实践以后,得出这样的结论:a组学生使用3根红色塑料条、2根黑色塑料条;b组学生使用5根白色塑料条、3根黑色塑料条;c组学生使用5根紫色塑料条、4根黄色塑料条。之后教师问大家,这一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呢?这样就顺利引入“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四、科学评价,促进提高
评价,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给教学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后,老师可以对学生去进行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提高。老师可以对学生合作中表现好的方面去进行鼓励,让学生可以去坚持,对于学生表现不好的方面,提出一些解决方法,来让学生得到改变,从而让学生变得更加的优秀,也让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更好。老师毕竟经验丰富,对于学生可以给出更多的指导意见,所以进行科学的评价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科学评价是很有必要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为了保障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有序地进行,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进行明确,保证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到一些有用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郭淑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15)
[2]胡铁丽.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构建与运用探索[J].赤子(上中旬),2015,12(14)
[3]傅开华.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5(10)
- 【发布时间】2020/9/4 17:01:49
- 【点击频次】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