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谈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之有效性

 

【作者】 何 艳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宗场镇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毋庸置疑,青少年是我国经济和科技得以不断发展的坚实后备力量他们身上需要具有健全的文化知识,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同样为了保证其学到的知识有效应用到社会和国家建设中,为社会主义服务,我们还要强化其思想道德建设和完善,而这一培养和强化的过程就主要集中在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故而,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不可忽视。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所接纳和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个“必要”的过程中,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创设、对于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相关问题,以加深理解,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引发动力,积极参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应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使学生有兴趣去读、去学。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 氛围营造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可以说,人们在心理上往往趋向于轻松愉快而躲避紧张压力。只有在和谐融洽、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有安全感和愉悦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自由地深入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老师要改变思想观念,转换角色,从神圣不可侵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一切为了学生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援助者,放下架子,要学会热爱、尊重学生,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以营造一种宽松的、愉快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
  2. 图片展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在每堂课教学之前,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的亢奋状态。比如说,可以进行图片展示,如“理解他人”一课主要是要教育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懂得尊重他人,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在课堂教学伊始,展示图片“少女还是老妇”“酒杯还是人像”让学生观察。这种图片的展示,形象直观,不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让学生明白,同样的画,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结果。世界上的人也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看问题也有各种各样的差异,所以要相互理解。
  二、密切联系生活,思品教学生活化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丰富多彩的生活是教师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也是学生思想认识的重要源泉,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思想品德教育只剩下空洞的说教,就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大降低。联系生活既可以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也可以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比如学习《学会合理消费》这一课时,在学习绿色消费这一知识时,可以联系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低碳环保是世界趋势,绿色消费符合低碳生活,也可以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比如超市禁塑、喜欢买绿色无公害产品、垃圾的分类处理等做法,通过这些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对绿色消费的认识不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联系生活使思品课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更是学生践行的指南。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配合教学任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同时强其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如教授《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时,要求学生回家问家长在消费过程中是否有过买到假货、被商场强制消费、在消费中没有得到尊重的经历;然后,调查自家周围的商场是否张贴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相关规定。每一组学生都要汇报的调查结果,并向全班同学展示。
  这样的活动设计,使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环境及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引起学生自觉思考身边的事情和问题,就会把品德课学习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途径,品德课学习就会成为自发和主动的行为。假期里,教师还可以安排(下转第97页)(上接第96页)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作业,让学生自由分组、自主选择,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的课题。例如,笔者为学生设计了“心理健康调查”、“男女生交往的误区”、“网络游戏的危害”等课题。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提高了学生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调查的设计、分析和总结,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课外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锻炼了学生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等综合能力。
  四、合理设计课堂练习,灵活调整运用
  课堂练习是巩固与运用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初中思想品德课本上的练习数量较少,难度偏低,科学合理的设计课堂练习就成为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与练习时间的长短,增减练习的数量和题型。准备一些备用练习题,来调控课堂练习的量,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练习,尽可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对于不同班级的学生,课堂练习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根据课堂教学状况灵活调控练习的要求,有的题目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师生尽量探讨不同的解题思路方法并加以推广。
  在设计多样化练习的同时,应依据课堂教学过程实际情况,适时调控,交换练习形式。如有时可以将判断题改为改错题,并指出错误地方加以改正。有的独立练习,可改为竞赛性练习,增加趣味性等。练习题目的难度可以成阶梯分布,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课堂练习题目的设计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可以规定学生设计的题型题量和基本要求,让学生尝试填空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连线题、论述题的编写设计技巧,体会不同题目的特色,以及答题的不同要求。教师将可以部分学生设计得比较好的题目组合成测试试卷等,让这些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总之,研究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探索的课题。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时刻关注学生,时刻以他们的发展为己任,努力进行探索和实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发布时间】2020/9/4 17:07:03
  • 【点击频次】300